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人一生,丢不开的就是食与欲。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记得早年看李安的《饮食男女》,大厨的一句话非常哲理:人一生,丢不开的就是食与欲。

你的饮食,我的烟火。

稍微懂点烹饪的人都知道,电影里朱老爷子心底美好的事物,大抵就是各种食材。对它们情不知所起的挂念,就好似对亲人对故友对旧居的挂碍。

而我心里的挂念,就是这一晚儿时的酱油饭。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年幼时,玩罢饿了回家后,便会可怜巴巴地对外婆说,“我饿了”。外婆总是会轻轻地拍我的头一下,佯装生气地说,“没饭了,饿着吧”。

说完之后,她便拿出一碗早就留好的热的白米饭。盛一小勺猪油,再加两勺酱油进去,用勺子轻轻一拌,那香味不住地往鼻子里钻,然后笑着说:“快吃吧,别凉了。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像按下开关的机器一样,我听到这句话之后,便狼吞虎咽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碗酱油饭便见了底。那四溢的酱油香,是我闻过最好闻的味道。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或许是儿时记忆的影响,我总觉得酱油是个神奇的调味料,不像别的调味料只有单单一种味,酱油里的味道有很多,却又不会给人杂乱的感觉。

我总觉得酱油这么好,放到哪里也不显得突兀,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这些年奔波在外,有时候只想一碗简单的酱油饭足矣。

我总是想找到当初的味道,可每次买回家的都感觉不太对。于是我便再也没尝到过那个味道。

—那个十二道锋味里的惊喜—

老恒和,这是我买的最后一个牌子的酱油。有我记忆中的味道,钟爱至今。

也许大家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谢霆锋《十二道锋味》的御用调味品”这个标签。

殊不知,他背后百年的传承的坎坷传奇,这些传奇的背后是一代代人坚守的信念,那就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会丢失记忆中的味道。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老恒和-始创于清咸丰年间,首席掌柜钱蓉江自本号开办之初就“恒以持之,和信为本”作为经营的根本,一直延续至今。

这也是“恒和”二字的由来。也正是“持之以恒”这四个字,让老恒和走了这么久,让中国人的家中从未断过那一缕醇厚的酱香。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到了近代,老恒和成为民国陈氏的家族产业,故老恒和在民国时期盛极一时,并为多位民国要员所钟爱。

掌握了传统酿造技艺的老恒和,在湖州三十多家酱园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湖州最大的酱园之一,并且被授予“官酱园”的称号。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近代将近百年的风雨飘摇,老恒和走得又何尝容易。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湖州后断绝了对抗日武装的商品供应,尤其是盐。老恒和私下赠盐,为日军所知。

日军随即打上门来,妄图通过查处老恒和时抢走秘方,为了保住秘方,当天上工的50多名员工惨死日本人枪下,将老恒和洗劫一空、付之一炬。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1945年老恒和老员工重新聚集,员工盛传歌谣:五斤酱油一斗米,派个学徒送送去,销售货款带回来,不可收取苦力费。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国有企业转型之际,新掌门陈卫忠接手老恒和,为了全面恢复古方生产,他做好了暗中转让股权的准备。

这时却被两家日本企业盯上,妄图假借一家上海的一家小公司,买下老恒和的 80% 的股权,获得传统秘方,陈卫忠毅然拒绝,是为了老恒和老一辈人用生命捍卫的尊严。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懂酱油的人都知道, “恒和太油”是酱油中的极品,所谓“太油”即是酱油的“太爷”辈,按照祖传的配方,初伏第一天投料,后而每天翻拌,酱醅逐渐呈现红褐色并光泽鲜艳。

如此经日晒夜露,风吹霜打六个月以上,至霜降后所得第一抽酱油,方可称“太油”。酱油倒出来呈油状,色泽黑亮滋润,芳香柔和四溢,味道丰满醇厚。

用六个多月的时间,去做一抽酱油,在做什么都讲究速度的当下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却又是正是这种坚持,让一家创始于清代的小铺子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雨飘摇,成为了今天的老字号。

“恒以持之,和信为本”,这祖宗传下来的训诫,他们从不敢忘记。


霆锋,请问你的酱油在哪买的?


食物是台面上的东西

“情”才是台面下的实质问题

对于老字号,我从来都是带着一份情的

我怕再吃不到那一碗原汁原味的“酱油饭”

也怕再没有那值得百年回味的“酱油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