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府有好幾次全殲陝西農民起義軍的機會,為什麼最後都白白葬送了?

微影悼紅


怎麼說呢,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明朝末年遇到小冰河期,導致糧食產量大幅下跌,加之西北連年乾旱,許多百姓生存困難

地利:因為滿清崛起於東北,導致明朝兩線作戰,往往顧此失彼。好幾次在差一步就要在剿滅農民軍的關鍵時刻,滿清大舉入侵,好比盧象升洪承疇等被調走,導致功虧一簣

人和:一是不體恤民力,農民本來就是因為吃不飽而起義,還像百姓加徵遼餉等,逼得你不得不反,這也是農民軍幾次接近覆滅,又立馬死灰復燃,還更加壯大的原因。二是內耗不斷,言官是誰幹活罵誰,文官集團又壓制武將。加上崇禎自己用人不當,如曹文昭、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每次都被調走,新接任的文官,自己或水下收了錢,招降放了農民軍一馬,然後脫困後,立馬反叛,惡性循環


湖水太涼錢謙益


維護封建統治的武力基本上就是刀矛弓箭,火槍火炮數量不多殺傷有限,人到了沒飯吃的時候,拿起刀槍拼命,你幾個人敢上去抓人?基層官府衙門不是不想繼續維持統治,但是,面對當時的天災,災民是普遍的,你滅了東邊西邊起來了,怎麼都控制不了,你不可能為此造成千裡赤野。怎麼辦?只有聽天命。


我戴錶


因為內鬥,每次剛剛佔上風,就開始有人搶功,總之朝綱混亂,其實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明朝都有希望的,本來暫時答應李自成的條件,走宋朝召安梁山的老路讓義軍去山海關抵擋清軍,後面不說也清楚,三五年後一切都擺得平,因為闖軍無大志,只有一個李巖有定天下的才能,但也受李自成排擠,最後還乾脆殺了。


悲傷雄鷹


時間都放到維穩上了


西城老王頭兒


打仗成了做生意。


歲月如梭


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