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所同名大學,一所在臺灣,一所與河南大學有關,卻已成歷史

高校雜談第5期

本期談兩所同名大學,知道的人不多,一所在臺灣,一所與河南大學有關,卻早已成為歷史。這兩所大學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

中原大學”。

臺灣“中原大學”

兩所同名大學,一所在臺灣,一所與河南大學有關,卻已成歷史

在臺灣的這所大學,是所私立學校,由一些篤信基督、熱心教育人士於1953年創建。希望以基督救世愛人的精神,為國家造就高深科學與工程人才。

從學校名字上,可以看出創辦人的拳拳愛國之心,雖身處祖國南疆寶島,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比如,該校校歌前兩句:“滔滔黃河滾滾長江,中原是我們的故鄉。”

《聖經》中有句話:“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有了信心,就有盼望;有了盼望,就有愛心;這三樣是分不開的:失掉信心的,就失掉盼望;失掉盼望的,也失掉愛心。

臺灣中原大學的校訓是篤信力行;校風是虔敬上主、摯愛國家、敬業樂群、崇尚簡樸,教育宗旨是“中原大學之建校,本基督愛世之忱,以信、以望、以愛,致力於中國之高等教育,旨在追求真知力行,以傳啟文化服務人類”。

這些都可看出,“有信、有望、有愛”是這所學校的一大特色

大陸“中原大學”

兩所同名大學,一所在臺灣,一所與河南大學有關,卻已成歷史

說起大陸的“中原大學”,估計沒幾個人知道。這所學校成立於1948年,於1953年撤銷,僅僅辦了5年學,時間雖然短暫,卻為我國革命事業、高等教育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說起這所學校,就不得不提河南大學。歷史上,河南大學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學府,與清華、北大齊名。而這所“中原大學”與河南大學有很深的淵源。1948年國立河南大學左右翼分裂,左派師生(佔河大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在范文瀾教授帶領下投奔解放區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大白莊村,成立新的河南大學,為與開封河南大學區分,將其命名為中原大學,學校除革命幹部外基本上都是河大人。

中原大學的發展歷程

1948年7月10日,中原大學籌委會成立。

1948年8月1日,中原大學正式成立,校址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肖旗鄉大白莊關帝廟。

1948年10月,中原大學第一屆校領導班子正式組建,范文瀾任校長。

1948年11月,中原大學遷往開封河南大學原校址

1949年6月,中原大學遷往武漢,私立武昌藝術專科學校併入中原大學。

1949年,中原大學(醫學院、師訓班)併入河南大學,醫學院幾經演變,成為現在的第三軍醫大學。

1950年,湖南大學(部分)併入中原大學。

1950年,中原大學(藝術系科)改為中南文藝學院,後發展為武漢音樂學院、廣州美術學院。

1951年,中原大學教育學院併入公立華中大學,現發展為“華中師範大學”。

1953年,中原大學政法學院組建中南政法學院,現發展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953年,中原大學撤銷。

從這所“中原大學”的發展歷程上,就可以瞭解河南大學當初的輝煌和成就。解放後,因國家發展戰略和地方原因,河南大學辦學實力已大不如前,實在令人扼腕嘆息。但分出去的一些院系,現在都成了國內知名高校,也著實令人欣慰。

兩所同名大學,一所在臺灣,一所與河南大學有關,卻已成歷史

瞭解了這兩所學校,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1953年,大陸“中原大學”撤銷,臺灣“中原大學”成立。“大陸和臺灣是一家”“一箇中國永不改變”,在這裡不是被充分體現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