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六盤山處於寧夏南部和甘肅東部,呈南北走向,長約240公里,寬約30~40公里,北面可接上賀蘭山,南部與隴山相接,古時把現在的六盤山和隴山統稱為隴山。所謂隴東、隴右之說,皆以現在六盤山加隴山這一整條山脈而言的。

說起來,六盤山並不算大,但由於它處於農耕區和遊牧區的交界處,所以,自古以來就為兵家必爭之地,這裡發生了無數次戰爭,留下了不少英雄的足跡。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第一次出巡,來的就是這裡;漢武帝曾六次駐蹕六盤山,指揮對匈奴的戰爭;漢光武帝劉秀也曾兩次親征高平(今固原),平定河西走廊的割據勢力……在這一系列英雄人物中,最有影響的當是二十世紀的人民領袖毛澤東,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紅軍長征翻越六盤山。毛澤東在這裡只住過兩個晚上,卻留下了兩首雄視古今的詩詞名作,這個山名也隨著他那豪邁的詩詞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

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毛澤東

紅軍長征歷經千難萬險,在艱苦的征途中,毛澤東甚至連張照片都沒留下來。這幅照片是到達陝北後,由美國記者斯諾拍攝的,其時,長征已經結束一年。毛澤東在長征中由於無法理發而留的披肩長髮已經剪短,他面容削瘦,表情堅定,目光悠遠而深邃,讓我們想到他在《念奴嬌·崑崙》一詞中對世界未來的規劃與構想。

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六盤山秋色

十月初的六盤山風光。毛澤東也就是在這個季節翻越六盤山的,正是這種絢爛的秋色,激發出他的豪情與詩意。

1

1935年10月5日,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由甘肅靜寧縣的界石鋪出發,黃昏時分,抵達今寧夏興隆鎮的單家集村,當晚住宿於此。毛澤東、張聞天等中央領導同志拜訪了這個小村子裡清真寺的阿訇馬德海,並向他介紹了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單家集,地處好水川西口,距宋夏好水川古戰場只有2公里左右。這個村子是清代中期由陝西遷來的回民建立起來的,如今,這座清真寺前建起了一座紀念碑,紀念毛澤東與阿訇的會談,毛澤東會見阿訇的房屋尚在,保持著古樸的原貌。

10月6日拂曉,毛澤東又率隊出發,當晚宿在張易堡(今寧夏固原州區的張易鎮),這個張易堡,就是好水川之戰中,任福擊潰元昊誘敵之兵的張義堡,距好水川古戰場40多公里,由此可見,當時紅軍的行軍速度一天也就是40~50公里。

如今,張易鎮為領袖的這次駐留修建了紀念碑,這個鎮子現在發展得規模不小,街道的命名很有氣魄,如“長征路”、“興海街”等。

10月7日,毛澤東率隊離開了張易堡,途經固原青石嘴時,在一個小山頭上,毛澤東直接指揮紅軍一縱的三個大隊(相當於團級建制),殲滅了國民黨軍何柱國騎兵軍兩個連,繳獲戰馬百餘匹,並以這批戰馬為基礎,建立起紅軍的第一支騎兵部隊:紅軍騎兵連,後來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被彭德懷譽為“萬歲軍”軍長的梁興初任首任騎兵連連長。殲滅這股敵人之後,紅軍翻越了六盤山,據毛澤東的警衛員陳昌奉回憶:小勝之後的毛澤東興致非常好,邊走邊向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六盤山地區自古以來發生的戰爭。中途歇腳的時候,毛澤東看著天上南飛的雁陣,詩興大發,說:“這裡真是個好地方呀,以後可以好好寫一寫,你們看,天高雲淡,紅旗漫卷,大雁南飛,六盤山的景色多好啊。”那首著名的《清平樂·六盤山》,就是在這時打下腹稿的。

當然,紅軍翻越六盤山也是付出犧牲的,而且很離奇。據黨史專家記載,紅軍翻越六盤山後,一支部隊在附近宿營,一夜之間,竟突然莫明其妙地死亡300多人,當即組織力量偵破,經過數月調查,未找到任何線索。過了半個多世紀,直到1989年,才揭開了謎底。原來山谷的泉水含有大量有毒氣體,人若攝入,會使中樞神經失去知覺而死亡,當年那些紅軍喝了這裡的泉水,導致了沒有想到的慘痛事件。

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單家集清真寺前廣場上的紀念碑

1935年10月5日,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長征到達單家集南村,並拜訪了清真寺裡的馬德海阿訇。紀念碑上用阿文和漢文寫著“人民救星,偉大領袖”。

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毛主席會見馬德海阿訇的老屋

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毛主席親筆題寫的清真寺匾額

1940年2月,延安回民救國協會建議,在延安建立清真寺,得到邊區政府同意。延安清真寺落成後,毛澤東親筆題寫了“清真寺”匾額。當時,陝甘寧邊區政府的財政極端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還撥專款修建清真寺,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對伊斯蘭教的尊重和對廣大穆斯林同胞的愛護。此匾現在陳列在寧夏自治區鹽池縣博物館。但筆者以為,單家集清真寺的正門上,也可以懸掛此匾額,以表達對毛主席的紀念之情。

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張易鎮

張易古鎮,東依六盤山,南傍葫蘆河,距固原市區38公里,古來為兵家必經之地,無數英雄打馬而過,宋代好水川戰役中,任福部就是先在這裡擊潰西夏誘兵、中計南下的。1935年10月6日,毛澤東率中央紅軍北上陝北時,夜宿此處,給這座古鎮又添佳話。如今,這座小鎮已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村鎮。

2

毛澤東關於六盤山的詞有兩首,第一首是《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詞的意境豪邁,氣象開闊,詞義也很好理解,標題點明是六盤山。歷來詞家註釋者對這首詞的內容和寫作地點沒有爭議,只是在“蒼龍”象徵什麼上,有人曾解釋說是指“北方的日本帝國主義”,毛澤東後來自己註釋說:“蒼龍,指蔣介石,不是日本人。因為當時全副精神要對付的是蔣,不是日。”

毛澤東在六盤山寫的另一首詞是《念奴嬌·崑崙》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關於這首詞與六盤山的關係。可能會有所爭議,因為詞名寫明瞭是崑崙啊,不是六盤山,而我把這首詞歸為毛澤東行進在六盤山中的創作,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毛澤東給這首詞作過一段註釋說:“前人所謂‘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說的是飛雪。這裡借用一句,說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遠望,群山飛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說,當年孫行者過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滅了火,所以變白了。”這個前人是誰呢?就是我們在本刊《仁者誤國》一文中提到的那位從大宋投靠元昊的士人張元。張元的這兩句詩並不是很出名,毛澤東能記起來,一方面是由於他博學多才,記憶超群;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觸景生情。我猜想他在六盤山上與身邊工作人員談論這裡發生過的古代戰爭時,一定講起了好水川戰役,並由此想到了張元,想起張元的詩句。

(2)毛澤東這首詞是在1957年第一次公開發表在《詩刊》上的,當時註明的時間是1935年10月,而毛澤東過岷山的時間應是在1935年夏季之末,毛本人註釋中已經說明白了:他是由岷山想到崑崙山的,可他為什麼沒把這首詞的寫作時間定在1935年夏天,而是定在他已行進到六盤山地區的10月呢?可見,他本人明白,夏天過岷山時,只是起個初步的念頭,這首詞真正醞釀成熟,是在六盤山中。

實際上,毛澤東這兩首詞都不是在六盤山的行軍過程中寫的,據黨史專家鬱之記載,解放後,寧夏自治區主席楊靜仁曾當面問毛主席,《清平樂·六盤山》是否是在長征途中寫的,毛主席說,長征時千難萬險,哪有時間寫!這是到了延安感懷長征的情景時寫的。據有關專家推測,這兩首詞實際上應寫於1935年底到1936年初,紅軍到達陝北後,稍微安定的一段時間內。現在所註明的寫作日期,是建國以後毛澤東回憶該詞具體成形的時間所確定的。

至於詞中所提到的崑崙,有人將岷山作為其支脈來解釋,這是過於牽強附會了。岷山和六盤山一樣,是南北走向的山,而崑崙是東西走向的山,這兩座山在地理上扯不到一起去的。詩歌是想象的藝術,毛澤東之所以以“崑崙”命名此詞,不是因為他看到了崑崙山,而是因為崑崙山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多次提及的最大、最遠、又最富神話色彩的山,他以此作為一個象徵而已。

相對《清平樂·六盤山》,《念奴嬌·崑崙》不那麼好理解。因此,我們不得不再費些筆墨來加以說明。這裡的“崑崙”象徵的是有史以來的人類社會,毛澤東以悲天憫人的情懷思考人類社會所經過的自然災害和人為戰爭,感嘆於人類出現過的無數次生靈塗炭,人不成其為人、而成為“魚鱉”的滄桑鉅變,他的理想就是終結這種綿延千古的慘禍,在全世界範圍內,改造人類,與歐洲、美洲、亞太地區的人民一起,創造出一個嶄新的“太平世界”。他後來對這首詞的主旨解釋說:“崑崙: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

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毛澤東手書《清平樂·六盤山》

3

六盤山不大,它240公里的長度,只相當於崑崙山的十分之一;六盤山不高,最高峰的海拔僅2943米,還不如西藏拉薩的平地高。但毛澤東站在這裡,卻看見了常人站在珠穆朗瑪峰上也難以看到的東西:祖國和全人類。他的第一首詞,寫的是重整祖國山河的信念,表達的是建立一個新中國的堅強意志;後一首詞談的則是國際問題,表達出對世界戰略格局的規劃思路,以及對全人類未來命運的超前關切。如果再想一想他當時的實際處境,就會發現,他確實是駐足過這個地區的、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英雄。當時,他所謂的在手的“長纓”即工農紅軍,只有區區八千人,而且經過一年的萬里長征,已經衣衫襤褸、面黃肌瘦,遠遠不能與已據有天下核心地區的秦皇、漢武相比,但他所表現出的氣勢和眼界,卻遠遠是那些先輩英雄們難以望其項背的。他不僅表現出憑這數千人馬就敢打天下的豪邁,更表達出中國傳統文明中從不具有的全球意識和人類意識。

每每想到這樣一幅場景,我們的心中都充滿感動,無論面臨怎樣的困境,就會又燃燒起理想的火焰:一位衣衫襤褸的中年男人,披著長髮,騎著瘦馬,帶著一群和他一樣削瘦而堅定的弟兄,立馬在秋風凜冽的六盤山頂,想著祖國和人類美好的未來。山真不在高,而在於站在山巔之上的人的高度,毛澤東在六盤山頂的一次駐足,使這座山峰成為中國現代思想史的最高峰。它告訴我們:中華民族不僅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還對全人類的未來負有更大的責任,積極參與全球事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這是七十多年前毛澤東的理想,也是此後相當長時期,中華民族優秀子孫的任務。

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

位於六盤山峰頂,佔地面積2159平方米,由展廳、紀念碑、紅旗造型的影壁牆、青銅雕塑等部分組成。1935年10月7日,中央紅軍翻越六盤山時,毛澤東等曾登臨這裡。

追憶歷史,六盤山上的毛澤東

◎六盤山頂峰上的紅軍長征紀念碑

碑上是毛澤東書寫的《七律·長征》。1935年9月18日,紅軍翻過天險臘子口,進入甘南,10月2日,佔領通渭,在通渭召開的紅軍副排級以上幹部會議上,毛澤東朗誦了這首詩。

/ END /

入酒友群加微信shoucheng234

珠海航展新聞傳真‖開幕式首日的十大閃光點,你看全了嗎?

不是所有的酒都適合吃海鮮 ——推薦幾款適合吃海鮮的酒

中國白酒的最大泡沫破了:茅臺暴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