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關中:關中究竟在哪,又如何造就?

圖解關中:關中究竟在哪,又如何造就?

點擊圖片可放大。作於發現中國 (ageeye.cn)

“關中”的名稱為人流傳,大概是戰國晚期才開始的。它最初見於記載是在《戰國策》中。

《戰國策·秦策》四中記載,楚頃襄王派遣黃歇入秦說秦昭王事。黃歇說秦,主要是希望秦國停止對楚國的進攻,並且打算說服秦國與楚國聯合起來對付其它國家,這樣就可以轉移秦國的視線,使它不至於再打楚國的主意。

根據黃歇的計劃,秦楚合而為一,則秦國能從容對付韓國和魏國。如果這樣,“韓必為關中之候”,“而魏國亦關內候矣”。從此以後,稱道關中的人們很多,關中二字成了大家慣用的名稱了。

圖解關中:關中究竟在哪,又如何造就?

關中的由來。製圖:曹江

一、函谷關以西還是四關之間

關中的得名自然是和函谷關有關的。函谷關在現在河南靈寶縣境。函谷關有所變遷,也就影響到關中範圍的大小。

漢武帝時函谷關向東遷徙,改置在現在河南新安縣境。大致到了東漢末年,設關的地方又改在現在陝西潼關縣。函谷關由靈寶縣移到新安縣,名稱並沒有改變。一般稱在新安縣的函谷關為新關,以別於原來的舊關。

東漢末年,置關的地方改變了,原來的名稱卻未曾帶來,也是從那時起才開始有了潼關的名稱。名稱地址雖不一樣,作用卻是相當的。

本來關中的名稱只是表示函谷關以西的地方,但是人們卻往往給它規定著一個範圍。有人說它是在四關之中,所謂四關指的是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

有人說它是在兩關之間,所謂兩關也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函谷關和散關,一種是函谷關和隴關。說法雖然不同,卻都和原來關中的含義不盡相合。這在《關西和關中》一文中另有闡述,不再在這裡贅敘。

圖解關中:關中究竟在哪,又如何造就?

關中的山和水。製圖:曹江

現在人們習慣是以汧隴以東,至於黃河西岸,秦嶺以北的涇渭流域作為關中的地區的。汧隴以東的關中地區平原廣袤,沃野千里,確是一個肥饒的所在。

因此,在秦漢王朝統一的局面下,關中長期成為都城的所在地。

二、高平之地為原,適宜生活棲息

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關中地區的自然環境也是不斷有所變遷的,秦漢以前可以提到的也還不少。不過變遷的幅度並不是那麼很大,甚而有些情形使人們都不會感受出來。

關中是一個平原地區,但周圍還是多山的。以前的人們往往稱關中地區為四塞之國。四塞的解釋各有不同,可是關中周圍多山究竟是事實。

終南的重巒碧嶂,隴山的巖壑高深,以及太華的岧嶢,梁山的奕奕,加上涇水兩岸的九嵏、嵯峩,洛水東西的黃龍、堯山,都彷彿是關中的屏蔽。

這些起伏的山巒在以往的歲月中,阻隔著關中與其鄰近地區的交通。人們固然利用了其中的山埡低梁,作為與四方往來的通道,然西登隴坻,行人徘徊瞻顧,輒起悲思;南赴巴蜀,初越秦嶺,就得開始走上千裡的棧道。

函谷一線,為關東西的人們交往必經的道路,可是崤坂的險峻,一樣會使人們躊躇不前。天長地久,情形都相彷彿,好像古今一致。

其實山崩地裂的現象也還是有的,譬如西周末年,岐山就曾經崩墜過;涇、渭、洛三水也因沿河的山嶺崩墜,而同時斷流。

春秋時,梁山也還有過崩墜的現象。就是現在西安城南翠華山頂的湫池,說者也謂系由於山峰崩塌,壅閼山洞所致。不過那已是後來的事情了。

圖解關中:關中究竟在哪,又如何造就?

關中的原。製圖:曹江

關中群山之下一片平原,為當地人們主要的活動地區。歷時悠久,它也是一樣有若干變遷的。關中於《禹貢》屬雍州:“原隰底績”,原是高平的地方,隰是下溼的地方。有原也就有隰,因為它是原下的溼地。

關中山麓與河旁的髙地一般都是稱為原的,因此原是很多的。就渭河沿岸說,從隴山以東起,就有和尚原、石鼓原,順渭水往東,一個原接一個原,可以說是連綿不斷的。

這些高出河面的原,與作東西向的渭河並列。北岸的原面積大而平坦,南岸的原為渭河的若干支流所切割,呈不連續的長條狀態。涇水、洛水兩岸的情形也是這樣的。

關中東部較西部為低下,可是在接近黃河的地方也還是有不少的原的。那裡的強梁原和商原都是很早見於記載的。就是在長安附近,原也是不少的。

圖解關中:關中究竟在哪,又如何造就?

長安周邊的原。製圖:曹江

在渭水和霸水之間有銅人原,渭水和霸滻之間有龍首原。滻水與潏水、皂水之間有樂遊原、風棲原、鴻固原、少陵原。霸水與滻水之間有白鹿原,滻水上源有風涼原,潏水與交水之間有神禾原,交水與灃水之間有細柳原。

圖解關中:關中究竟在哪,又如何造就?

和尚原衛星圖。製圖:曹江

這些原的形成大致說來也都是很早的。譬如岐山縣的周原,咸陽縣的畢原,都是在西周初年已為人們所稱道。又如長安附近的鴻固原和細柳原,都是在西漢時已見於記載。

其它各處的原見於文獻雖為時略遲,但不能即說它們的形成時期就是很晚。

原的廣袤各有不同,卻都很早就成為人們生活棲息的所在。西周時詩人所歌詠的“周原膴膴”,正說明它與當時人們的關係。

三、原下溼地為隰,沒於自然變遷

較原低下的隰,雖是下溼之地,但卻也不是沮洳地帶,一樣可以經營農業。“原隰底績”的意義,歷來解釋的人們說是原隰皆已致功。

怎樣才算致功?據說是在田野修浚畎澮,使積水都流到附近的川裡。這是一種排水工程。低溼之地經過排水自然可以從事耕作。

《詩》三百篇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原隰。《大雅·公劉》曾說過“度其原隰”。這還是一般的說法。《信南山》篇卻說得更為明白。這篇詩一開首即說:“信彼南山,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孫田之”。

圖解關中:關中究竟在哪,又如何造就?

原與隰示意圖。製圖:曹江

從現在關中地形看來,這篇詩中所說的正是實在情形。終南山之下,有原有隰,髙者為原,低者為隰,高者低者都已經開墾種植。

現在關中的人們早已不用隰的名字了。以前稱隰的地方現在也稱起原來了。這不是現代的人們對原隰的概念和古代有所不同,而是自然情況有了變遷。

這種較低下的原和原來在高地的原不盡相同。人們為了分別它們,低下的原被稱為頭道原,再往上去,依次按數字排列相稱。這種習俗的說法,和古代稍有不同,由這些名稱的演變,也可以反映出地理條件的古今差異。

現在關中的各個原上,不論其為頭道原,抑為二、三道原,都是相彷彿的,若無水流浸灌,就顯出一片乾旱的景色。

現在最低的原已經不是什麼下隰之地,自然也更無需再有什麼排水的設備。即令有畎澮,那只是為了灌溉,而不是為了排水。這種今古的差異,也正是自然環境變遷的一種表現。

原隰的差別和變遷,主要是由於水流對於土壤的侵蝕和沖刷的結果。原與原之間經常有很深的溝,就是沖刷的具體表現。這種現象由來已早。

四、涇、渭從前不那麼分明

關中屬於黃土地帶,黃土又是相當疏鬆,所以也是最容易受到侵蝕和沖刷的地方。直到現在,還未能避免。

關中諸水首推涇、渭。《詩》三百篇《邶風•穀風》篇曾經說過“涇以渭濁”。毛氏《傳》解釋這句話,說是:“涇渭相入而清濁異”。朱熹作了補充說明,說是:“涇濁渭清,二水會合而清濁益分”。

涇水一石,其泥數鬥,固然是十分渾濁,但是渭水卻也不是什麼清沏的。涇渭二水源流都比較長遠,出乎關中範圍以外。

圖解關中:關中究竟在哪,又如何造就?

二水上游的水土流失情況現在還十分嚴重,涇水支流馬蓮河與蒲河之間的董志原,本是一個很大的原,當地的人們甚至以它和關中平原相比較,但是現在已因不斷的水土流失,而逐漸縮小。

渭水上游的武山縣,也是一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近來人們把它作為推行水土保持的重點。由於上游不斷的沖刷,無數泥沙經常隨水俱下,使涇渭兩水成為渾濁的河流。

但這並不等於說,這兩條河水及其支流在關中地區就沒有這些現象了。固然在平原地區,侵蝕和沖刷作用不如山區坡地的顯著,在悠久的歲月中,破壞的程度也頗為嚴重。

現在華縣柳子鎮附近的護泉村與騫家窯之間有一座古城,位於高地之上,考古學者認為它是周代的遺址。可是現在這個高地上的古城卻被老窪溝由中間沖斷,形成兩半,可見平原地區—樣也有侵蝕和沖刷作用的。

一般說來,若干原的邊緣都有無數的溝壑正在向原的內部伸長它們的起點,並且也向溝壑的兩旁擴張它們的寬度。久而久之,現在的原雖然仍保持它的原來的名稱,實際已和古代的原有了―定的差別。

水流的沖刷不僅浸蝕了原的地形,而且也使它自己的河床一再加深。關中的水利工程,以鄭國渠為最早,而且規模也最大。

鄭國渠有關的問題後文當另行論及,這裡只先涉及它的引水口。鄭國渠是引涇水灌溉的,它的引水口在現在涇陽縣西北仲山的西面,鄭國渠後來湮塞不通。

另外開鑿的白渠,雖是出於同樣的目的,似並不是鄭國渠的規模,首先是引水的渠口就不在原來的位置。為什麼鄭國渠未能恢復,而白渠也未能因襲它的遺蹟?

這在宋代就已經有人作過說明。他們指出:當鄭國渠初開鑿時,涇河平淺,可以直入渠口,暨年代寖遠,涇河也就陡深,水勢漸下,離渠口懸遠,不能流入。因此白渠不能不另選地址,開鑿新的引水口。

白渠後來也是一再移動它的引水口,可見涇水沖刷的劇烈。當然,這種沖刷河床的情形不僅是涇水所有的現象,而是當地河流共有的規律。關中河流兩旁的原的數目一道一道的加多,就是明顯的記錄。

* 本文摘自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著作《河山集》。發現中國將從中整理知識點,形成“河山集摘”系列知識地圖。


關注“發現中國”,看精彩知識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