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家財萬貫,為何每月只贈給馬克思5英鎊?

袁勇建


如果把5英鎊換個相同價值的說法,恩格斯每月贈給馬克思15兩白銀,一年贈送180兩白銀,題主會不會感覺錢不算特別多但也很不少了。另外恩格斯每月不止資助馬克思5英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恩格斯馬克思的時代,5英鎊並不是一個小數目。當時英國實行金本位,一英鎊相當於黃金7.32238克。5英鎊摺合黃金36.6119克,當時金銀比價約15:1,5英鎊摺合成白銀,相當於同時期的滿清白銀15兩。

(清代銀元寶)

這個數目已經相當不抵了,遠高於當時普通人的收入水平。像清朝的正規軍綠營兵,騎兵每月餉銀2兩白銀,步兵每月才一兩白銀。1859年英國紡織業,男工月平均工資18先令6便士,女工月平均工資10先令2便士,都不到一英鎊(英國當時的貨幣,一英鎊等於20先令,一縣令等於20便士)。

即使用黃金價格計算,當時的5英鎊按現在金價算也相當於9885元人民幣。5英鎊在當時的相對價值,肯定比簡單用黃金價格換算成今天貨幣高很多。如果有個土豪朋友每月無償資助你一萬塊,你會覺得這筆錢太少是塑料友情嗎?

當然,每月5英鎊這個數字是錯誤的,實際上恩格斯資助馬克思的數目遠不止這點。可以考證的1840-1859這20年裡,恩格斯共資助了馬克思2002英鎊,摺合每月8.34英鎊。不過恩格斯的資助也肯定不是每月不變的數目,也隨著自己的經濟狀況變化。

恩格斯雖然出身富家子弟,但不意味著自己能支配的錢很多。1850年30歲之前,恩格斯是給自己家裡做事沒有收入的,可支配錢財不多。1850年開始,父親給他每月200英鎊,1855年漲到265英鎊,後面幾年逐漸漲到500英鎊、1000英鎊。1860年,恩格斯父親去世,恩格斯放棄了繼承遺產,換來向家族借款1萬英鎊入股父親為創辦人之一的歐門-恩格斯公司,恩格斯有公司百分之二十的分紅和流動資本的收入,這個階段可以算實現財務自由了。

恩格斯其實很厭惡經商,有足夠錢後就逐漸將股權退出變賣,1868年開始,恩格斯逐步退出了歐門-恩格斯公司。

(馬克思和恩格斯)

1860年後,恩格斯對馬克思的資助沒有詳細的統計,但可以肯定遠遠高於之前的20年。1868年恩格斯準備退出歐門-恩格斯公司時,曾經問馬克思以後五六年每年資助350英鎊是否足夠。350英鎊按現在金價算摺合69萬多人民幣,有個土豪朋友每年資助你69萬人民幣你會覺得太少嗎?

1870年,恩格斯在英國買了兩套別墅,其中一套送給了馬克思。送你別墅的土豪朋友,你會覺得是塑料友情嗎?

馬克思的經濟狀況有的時候很差,有恩格斯不同時間段能夠資助的金錢不同的因素,也馬克思本人不善理財的因素。除了恩格斯資助,馬克思曾經也繼承了2000多英鎊遺產,自己給報紙寫文章之類也有一定收入。

1895年,恩格斯去世,遺產有三萬英鎊,恩格斯將遺產主要部分的八分之三給馬克思的女兒勞拉和愛琳娜;三分之一給馬克思長女小燕妮的孩子們。

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確是人類歷史上難得的友情。


仁勇校尉


用現在的話來說,馬克思(1818年——1883年)是一個窮小子,而恩格斯(1820年——1895年)是一個富二代。好像是上帝註定要讓這兩個身份差別巨大的人走到一起,建立起真摯的友誼,化身為無產階級偉大導師。上帝並註定讓恩格斯比馬克思多活10多年,以便整理出他們兩人共同的思想結晶,從而造福於整個人類。

馬克思雖然出生在一個律師家庭,但家境很一般,1841年,23歲的馬克思從柏林大學畢業後,由於學習成績十分有益,並且在校期間在各大報紙上發表了大量文章,因此,剛一畢業,他就被德國著名報紙《萊茵報》聘為主編,開啟了令人羨慕的工作。

但是,馬克思是一位有良知有擔當的人,一直關注著社會上的陋習。剛進入報社幾天,馬克思就寫了一篇批評性文章《關於林木盜竊法的辯論》,譴責政府不關心百姓的疾苦,甚至剝奪了老百姓撿拾枯枝當柴燒的權利。此文在報紙上發表後,引起普魯士政府的強烈不滿,政府很快查封了報紙,馬克思被迫辭去了主編職務,同時也看清了普魯士政府的真面目。

大約一年後,《萊茵報》正常運行,馬克思成為報紙的撰稿人。在1843年,馬克思又在此報發表了一篇批評文章。這次他批評的對象是沙皇俄國,控訴沙皇俄國的統治有多麼不人道。沙皇尼古拉一世看到此文章後暴跳如雷,向普魯士強烈施壓。《萊茵報》又一次被查封,馬克思直接被攆出報社大門。

失業後流落街頭,生活落魄的馬克思,正是在這個時候認識了他一生的好朋友恩格斯,並且,恩格斯是一個有錢的主,是工廠主的兒子。因為兩人都信仰共產主義,都對勞動人民有深刻同情,都有拯救人類的偉大願望,並且,兩人都很欣賞對方,所以,他們自然而然走在一起。

尤其恩格斯非常欣賞馬克思的才華和思想,因此,他就對馬克思說:您以後不用工作了,我每月資助你的生活,你只需寫文章就可以以了。

最終,恩格斯決定每月資助馬克思5英鎊生活費,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當時在德國生活,5英鎊足夠解決基本生問題。

馬克思因為性格直率、散漫,具有詩人氣質,實質上,他另一個身份就是詩人,所以,他花起錢來比較大手大腳。

如果給他更多的錢,也會被他揮霍掉,為了控制馬克思把主要精力用在寫作上,恩格斯就每月只給他5英鎊生活費。

其二,當時的社會形式非常複雜,他們要做的工作非常多,他們的工作艱苦而漫長,為了細水長流,他們只能節省著用錢。

當時他們要做很多工作,如,領導工人運動,推行第一國際,實現共產主義,還要出版大量書籍和印刷各種資料,為他們的工作進行鋪墊和造勢。這些都需要錢來解決問題。

最終,依靠他們在各方面高瞻遠矚的計劃,我們今天才有幸看到了偉大著作《資本論》、《共產黨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鉅著,這些書籍也成為人類精神的燈塔,他們也成為人類最偉大的導師之一。


鴻鵠迎罡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很簡單,當年的5英鎊可不是今天的5英鎊。

在19世紀,英國政府的官員,月薪也不過5英鎊。

普通的工人飽受壓榨,收入很低,勉強維持溫飽,通常只有2英鎊左右。

當時恩格斯給馬克思每月5英鎊,維持馬克思全家生活是大體夠了。

馬克思的窮困,第一來自他並沒有什麼謀生能力,因為他是文人,哲學家,又不會像魯迅一樣寫讀者愛看的文章;

第二來自於投資失誤。創辦《新萊茵報》,總編輯馬克思幾乎將絕大部分家產投進去了,包括自己從母親繼承的遺產,以及富人燕妮從舅舅搞到遺產。然後這個報紙辦了1年,就被政府查封,導致所有投資雞飛蛋打,至少損失了7000塔勒(德奧地區的通用貨幣單位)。而當時馬克思鼎盛時期,在《德法年鑑》的薪水是一年也不過500塔勒。

第三因為政治問題,親友多不願意大幅度接濟馬克思一家。比方說大名鼎鼎的飛利浦公司,就是馬克思的姨媽姨夫創辦的。

不過恩格斯還是夠哥們,每個月5英鎊,1年也就是60英鎊了。

要知道,當時恩格斯自己一年不過只有父親給的200英鎊。

而且救急不救窮,恩格斯卻整整救了馬克思一家10多年的窮,這絕對比親兄弟還講義氣了。

話說回來,馬克思過的也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即便在馬克思最艱難的1850年,全家7口人擠在一個3個房間的房子裡,他們仍然有女僕女僕海倫·德穆特·琳蘅。

大家知道這個海倫·德穆特·琳蘅是什麼人嗎?

薩沙說:嘿嘿嘿!


薩沙


沒毛病啊!你就算是億萬富翁每月給朋友寄生活費也不是幾千萬的給。按著當時的計價規則,一英鎊含黃金7.35克,按著現在的金價來計算,這麼一英鎊的價值就在2500元上下,五英鎊大約是12500元。如果按著當時的物價計價方式應該更高,我們換算一下,一英鎊=20先令,1先令=12便士。一個便士便可以買下5磅麵包,按著算大約是20塊錢,折算下購買力大約是4800人民幣,5英鎊大約是24000元。

當時一個英國教師的年收入也就40英鎊左右。恩格斯每月給了馬克思5英鎊,年收入就有60英鎊,比一名教師錢還多了。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恩格斯對馬克思這種資助不叫做資助,更像是一種付薪水,這是一種尊重。可以這麼去理解,馬克思就是恩格斯簽約下來的作者,他付給他薪水讓他寫作。


優己


知道英鎊是啥意思你就明白為啥只給五英鎊了。

在英國的英格蘭銀行(央行,相當於我們這邊的中國人民銀行)讓英鎊脫離銀本位之前,一英鎊就掛鉤一磅(454克白銀),也就是英國的政府(央行)取得一磅白銀,才能發行一英鎊鈔票,這樣算起來,只個月2.2公斤白銀作為生活費其實就不少了,因為哪怕是現在的先進開採和冶煉條件下,2.2公斤白銀也摺合7000元左右的人民幣,一百多年前,這個2.2公斤(中國應該是紋銀六十兩,中國銀價較高,折算起來相當於50兩左右吧)的購買力足夠三個左右中等家庭的月生活費而且有結餘。

所以馬克思每月拿到的接濟並不算少,相當於現在一萬多甚至兩萬多了。


奇葩中的戰鬥葩21192043


馬克思是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其實,他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恩格斯。可以說,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但是,有人說恩格斯家財萬貫,每月只贈給馬克思5英鎊,好吝嗇,兩人的友誼簡直就是“塑料友情”特別假?

恩格斯的父親是普魯士貴族,家裡是辦工廠的,不缺錢,在當時算是英國富二代吧!在恩格斯接班的時候,又賺了不少錢,當時還有“棉花大王”的稱號,且擁有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可見恩格斯擁有牛逼哄哄的經濟實力,一般人是無法與其相比的。

馬克思呢?家裡很窮,窮到典當自己的衣服,一星期都沒有肉吃,最後連典當行都把他列入“黑名單”。更可憐的是妻子和女兒生病了,他連看病的錢也拿不出來。好在馬克思有恩格斯這個家財萬貫的朋友,可以寫信給恩格斯訴苦。恩格斯見馬克思這麼貧困,決定就每個月給馬克思寄去了5英鎊。等恩格斯更有錢了,後來對馬克思的經濟援助由原來的5英鎊,提升到了10英鎊。可能有的人會說,10英鎊也不多啊!

要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在的年代,英鎊是很值錢的,當時英國最英鎊已經採用了金本位,英鎊直接和黃金掛鉤。當時1英鎊相當於7克黃金,也就是說英鎊和黃金同等的價值,在一戰之前,直接拿英鎊就可以兌換黃金。國際流通的貨幣也包括英鎊,現在的英鎊也很值錢,其價值比美元還高!當年李鴻章在歐洲考察,英國人馬克沁在1883年,發明了一種機槍,也就是後來的“馬克沁機槍”當時每分鐘的射速達到了600發,李鴻章覺得這機槍好快。他想購買,英國人開價是30英鎊,李鴻章感嘆說了三個字:“太貴了!”當時清政府採用結算貨幣是白銀,30英鎊等於多少白銀呢?當時的30英鎊等於200兩白銀,要知道清政府在英國購買一首軍艦才10萬兩白銀,一挺機槍就要200兩白銀,可見價值不菲啊!不過從側面也反應出,英鎊的確很貴啊!

在馬克思所在的年代,一個普通男性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據說是18先令,應該是最低標準。1英鎊等於20先令,也就是說,普通家庭,一個月一英鎊就足夠了。而恩格斯給馬克思5英鎊,也是很闊綽的了,且後來提升到了10英鎊,馬克思絕對是小康生活了。所以,我們說恩格斯吝嗇沒有道理,畢竟自己的錢也不容易,在當時恩格斯不可能給馬克思幾十萬,幾百萬英鎊吧!我覺得馬克思能專注學術研究衣食無憂就可以了,何必在乎錢的多少。如果,不是恩格斯救濟他,馬克思能專心學術研究嗎?肯定不能。如果,沒有恩格斯,馬克思估計整天為生計而忙碌,為了生活,哪裡有心思做搞學術研究呢,所以說馬克思有今天的成就真的離不開恩格斯啊!這個和齊桓公離不開管仲,管仲離不開齊桓公是一樣的道理。恩格斯就是馬克思生命當中的貴人,沒有他萬萬不能的。


謀士說


當年的5英鎊可比現在的五英鎊值錢多了。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準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也就是說,馬克思的五英鎊是值36.5克黃金的。


1847年出版的《簡·愛》中提到簡·愛當鄉村教師的時候年薪15英鎊,那個時候的中等收入群體年收入為30英鎊。當時紡織工人週薪40便士左右(一英鎊等於240便士),而紡織工人在1850年左右的地位類似於現在的高級技工,是最核心的生產力,他們的工資可以接近現在的都市白領。


這麼看來,恩格斯已經算是馬克思非常要好的兄弟了,他給馬克思的錢足以讓馬克思過上中等偏上的生活。但馬克思是共產主義活動者,他需要非常多的資金去活動。由於經常被當地政府騷擾所以他不得不頻繁搬家,但即便是他最窮的時候他也住著三間房子並擁有女傭。


看球人


這位親,19世紀的5英鎊可不是小錢啊!

你不能拿現在5英鎊的購買力跟19世紀5英鎊的購買力相比啊!

19世紀的英國還實行金本位。

當時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至於現在的1英鎊等於100便士的貨幣制度是上世紀70年代才確立的。

按照當時英國人的金融制度,一盎司黃金(31.103克)3英鎊17先令10.5便士!換算下一下,一英鎊的價值等於7.3克多黃金!

當時英國還有價值1英鎊的金幣,也就是小說裡常出現的金鎊。

那要是換算成中國的銀兩有多少呢?

在18世紀中後期,金價與銀價的比率大概是1:15.5,所以當時1英鎊相當於當時3.25兩白銀。

也就是說,5英鎊可是36.5克金子或16.25兩白銀,這哪是塑料友誼?這是真金白銀的友誼啊!


當然,可能有很多朋友被那些網絡小說誤導,大家動不動吃個飯就幾百兩白銀。

我再說一下,當時5英鎊在當時的購買力吧!

先說英國,在倫敦一個吃住免費的女傭每年能掙到16英鎊,警察的年工資在50英鎊左右,英國財政部的一個低級辦事員的年薪是52英鎊,一個理髮師的年收入為65英鎊。所以每個月5英鎊,是可以保證一個家庭的溫飽的。


那要是在當時的北京呢?

當時一個北京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的花費大約是49兩銀子。


也就是每月5英鎊,也就是一年195兩銀子,能在當時的北京養得起4個五口之家了。

對了,當時北京一套四合院一年的房租是38兩銀子。

當時戶部一個五品官員(可以想象成現在財政部的一個處長)的年薪大約是320兩白銀。


看到了嗎?

一個月5英鎊可不少啊!

當時一個月肯給你5英鎊的朋友,可絕對是真金白銀的鐵哥們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再說一下馬克思的收入問題。

馬克思1850年到1869年的小二十年裡,有記載的收入為4562英鎊,平均每年228英鎊。這其中恩格斯一共資助了2002英鎊,平均一年100英鎊!一個月8.33磅呢!

誰說的恩格斯每個月資助5英鎊啊?剩下那3.33英鎊被他吃了回扣嗎?

那可是20多克黃金啊!


說起來,馬克思其實自己的收入還可以,每年100多英鎊呢,1600多兩銀子啊!

馬克思的主要問題是收入不固定,所以才需要親友援助,所謂“救急不救窮”。

但每年給1600兩銀子的哥們!這已經不止是鐵哥們了!教科書上那句偉大的革命友誼,可不是白說的!


冷兵器研究所


馬恩是齊名的。恩格斯如果不是為了馬克思一家人的生存,他不會違心地回家做生意,更不會違心地經營祖業。馬克思千古後,是恩格斯挑起了馬克思家庭的擔子,並負責《資本論》三三卷的整理出版。馬克思著作是不值錢的,《資本論》第一卷只換了個香菸錢。二三卷出版很可能會恩格斯墊資出版。恩格斯一生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他的祖業很可能全用在《資本論》的出版上了。


李198588733


馬克思(Karl Marx),1818.5.5日出生於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成的一個律師家庭。由於馬克思有著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並付諸行動,因而他受到各國反動政府的迫害,長期過著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

從1844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第二次會晤起,40年裡,他們在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緊密團結協作,患難與共,建立了真摯的、牢不可破的友誼,共同創立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友誼經歷了政治風雨的洗禮,也經受了艱辛生活的考驗。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他們曾身處兩地近20年,但他們幾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談各種政治事件和理論問題,共同指導著各國的工人運動。

實事求是地講,以馬克思在經濟學、哲學、政治學、歷史學、法學等科學領域的造詣以及敏捷的思維、雄辯的口才,做一名大學教授或職業律師,完全可以勝任。完全可以憑自己的才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養活一家人。但是,毫不隱諱:馬克思由於全身心投入浩繁的科學理論的研究和親自指導工人運動,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此外,馬克思所處的政治環境也十分惡劣,經常受到各國反動政府的迫害,舉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因此馬克思幾乎沒有經濟來源,致使他一生多數時間裡生活拮据困頓。1861年,由於美國內戰爆發,馬克思失去了生活中主要收入的來源——為《紐約每日論壇報》撰稿,這使馬克思一家生活陷入極度貧困狀態。不少債主上門討債,馬克思家中幾乎一切值錢的東西,例如妻子燕妮的披肩、孩子們的鞋和衣服,統統被送進當鋪典當。馬克思的孩子病了,也沒有錢買藥、治病,家中吃的麵包和土豆也不是天天都有。

1858.1.28日,已經成為摯友的馬克思寫信給恩格斯說:“親愛的費雷德里克,這裡嚴寒已經降臨,我們家裡一點煤都沒有,這逼得我又來壓榨你,雖然對我來說這是世界上最苦惱的事。”

恩格斯為了“保存最優秀的思想家”,在經濟上資助生活囧困的馬克思,使其能夠專心致志致力於革命理論的研究,總是儘自己所能,給予最大限度的幫助。儘管恩格斯一直很討厭“該死的生意經”——從事商業活動,但為了馬克思一家免於餓死,他違心的到父親經營的公司工作。

開始的時候,恩格斯也沒有固定的收入,僅從父親那兒得到大約200英鎊的交際和生活費用,所以恩格斯每個月,有時甚至是一個星期,只能每次寄給馬克思1英鎊、2英鎊、5英鎊。從1852年開始,恩格斯可以從公司每年得到大約100英鎊和5%的利潤分紅。因此對馬克思一家的救助逐漸增加到10英鎊或15英鎊。1856——1859年間,他的收入增加到1000英鎊,可以經常性的幫助馬克思一家了。這些錢加起來,大大超過恩格斯的家庭開支。

正是恩格斯這種無私的資助,才使得馬克思專心致志的從事《資本論》的寫作。可以這樣說,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兩位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任何友誼都無法比擬的。他們之間的友誼跟錢沒有關係,純粹發自信仰和人生觀、世界觀的高度契合。正是因為這種默契,貧困潦倒的馬克思才能後人仰視的經濟學家和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甚而成為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的創立者。他的學說影響了世界上數十億人,馬克思在經濟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資本論》至今依然受人推崇。他的學說,為世界勞苦大眾自身的解放指明瞭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