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養老保險-退休金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是商業保險的一種,它以人的生命或身體為保險對象,在被保險人年老退休或保期屆滿時,由保險公司按合同規則支付養老金。

目前商業保險中的年金保險、兩全保險、定期保險、終身保險都能夠在不同水平起到養老的目的,都屬於商業養老保險範疇。 商業養老保險也能夠當作一種強迫儲蓄的手腕,協助年輕人未雨綢繆,防止年輕時的過度消費。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獲得養老金為主要目的的長期人身險,它是年金保險的一種特殊方式,又稱為退休金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

商業性養老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交納了一定的保險費以後,就可以從一定的年齡開端領取養老金。這樣,固然被保險人在退休之後收入降落,但由於有養老金的輔佐,他仍然能堅持退休前的生死程度。

商業養老保險,如無特殊條款規則,則投保人交納保險費的時間間隔相等、保險費的金額相等、整個繳費期間內的利率不變且計息頻率與付款頻率相等。

商業養老保險-退休金保險

傳統型養老險

傳統的養老保險是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經過簽署合同,雙方商定肯定的領取養老金的時間,商定相應的額度領取,通常來說,其預定利率是肯定的,普通在2.0%-2.4%。歷史上,這個預定利率是變化的,普通都會與當時的銀行利率堅持相當水平。銀行利率高時,這個預定利率也高。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高利率時期,商業養老保險的預定利率曾高達10%,但目前不會超越2.5%。

賣點:報答固定,風險低。由於這類產品的報答是按照合同商定的預定利率來計算,而不受外界銀行利率變

養老保險

動的影響。因此,即使是在呈現零利率或者負利率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養老金的報答利率。利率曾經下調到3.9%左右,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出賣的一些養老產品,仍然按照當時10%的利率設計的報答來支付養老金。

缺陷:很難抵禦通脹的影響。由於置辦的產品是固定利率的,假設通脹率比較高,從長期來看,就存在貶值的風險。2003年的一萬元與今天的一萬元,價值確實差很遠。而且,這部分投入到養老保險的資金,同時也失去了在股票、基金等渠道里獲利的投資機遇。

適宜人群:以強迫儲蓄養老為主要目的,在投資理財上比較激進者。

商業養老保險-退休金保險

分紅型養老險

分紅型養老通常有保底的預定利率,但這個利率比傳統養老險稍低,普通只需1.5%-2.0%。分紅險除固定的最低報答外,每年還有不肯定的紅利獲得。

優勢:除了有一個商定的最低報答,這部分資金的收益還與保險公司運停業績掛鉤,理論上可以逃避或者部分逃避通貨收縮對養老金的要挾,使養老金相對保值以致增值。

弊端:分紅具有不肯定性,紅利的幾和有無,與保險公司的運營狀況有關係,也有可能因該公司的運停業績不好而使自己遭到損失。目前我國規則,保險公司應當將可分配虧損的70%以紅利的方式分配給投資人。但是,保險公司的規範化管理依然是問題。

適宜人群:既要保證養老金最低收益,又不甘於坐看風雲者。

商業養老保險-退休金保險

萬能型壽險

萬能型壽險在扣除部分初始費用和保證本錢後,保費進入個人投資賬戶,有保底收益,普通在1.75%-2.5%,有的與銀行一年期定期稅後利率掛鉤。除了必需滿足商定的最低收益外,還有不肯定的“額外收益”。

優勢:萬能險的特性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頂,每月發佈結算利率,大部分為5%-6%,按月結算,複利增長,可有效抵禦銀行利率動搖和通貨收縮的影響。賬戶比較透明,存取相對比較靈活,追加投資便當,壽險保證可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進步或降低。萬能型壽險可以靈活應對收入和理財目的的變化。

弊端:萬能險普通承諾有1.75%-2.5%左右的保底收益,但是,儲蓄利息的計算基數是進入銀行賬戶的一切本金,而萬能險的收益計算基數是保單的賬戶價值,即個人所繳保費中,扣除初始費、賬戶管理費等費用以外的資金。若以30歲男性客戶每年分別將固定資金投向某公司萬能險和銀行儲蓄相比較,到第5年,這位客戶無論是每年投5000元、1萬元還是5萬元,收益率都不如銀行儲蓄高。

適宜人群:理性投資理財者,堅持長期投資,自制才幹強。

商業養老保險-退休金保險

投資連結保險

投資連結保險是一種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產品,設有不同風險類型的賬戶,與不同投資品種的收益掛鉤。不設保底收益,保險公司只是收取賬戶管理費,盈虧由全部客戶自傲。

優勢:以投資為主,由專家理財選擇投資品種,不同賬戶之間可自行靈活轉換,以順應資本市場不同的形勢。假設堅持長線投資,有可能收益很高。

弊端:是保險產品中投資風險最高的一類,假設受不了短期動搖而盲目調整,有可能損失較大。

適宜人群:該品種有可能血本無歸,因此不適宜將養老寄予於此的人。適宜年輕人,風險承受才幹強,以投資為主要目的,統籌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