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养老保险-退休金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保险的一种,它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对象,在被保险人年老退休或保期届满时,由保险公司按合同规则支付养老金。

目前商业保险中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定期保险、终身保险都能够在不同水平起到养老的目的,都属于商业养老保险范畴。 商业养老保险也能够当作一种强迫储蓄的手腕,协助年轻人未雨绸缪,防止年轻时的过度消费。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方式,又称为退休金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

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端领取养老金。这样,固然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降落,但由于有养老金的辅佐,他仍然能坚持退休前的生死程度。

商业养老保险,如无特殊条款规则,则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的时间间隔相等、保险费的金额相等、整个缴费期间内的利率不变且计息频率与付款频率相等。

商业养老保险-退休金保险

传统型养老险

传统的养老保险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经过签署合同,双方商定肯定的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商定相应的额度领取,通常来说,其预定利率是肯定的,普通在2.0%-2.4%。历史上,这个预定利率是变化的,普通都会与当时的银行利率坚持相当水平。银行利率高时,这个预定利率也高。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高利率时期,商业养老保险的预定利率曾高达10%,但目前不会超越2.5%。

卖点:报答固定,风险低。由于这类产品的报答是按照合同商定的预定利率来计算,而不受外界银行利率变

养老保险

动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在呈现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养老金的报答利率。利率曾经下调到3.9%左右,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卖的一些养老产品,仍然按照当时10%的利率设计的报答来支付养老金。

缺陷:很难抵御通胀的影响。由于置办的产品是固定利率的,假设通胀率比较高,从长期来看,就存在贬值的风险。2003年的一万元与今天的一万元,价值确实差很远。而且,这部分投入到养老保险的资金,同时也失去了在股票、基金等渠道里获利的投资机遇。

适宜人群:以强迫储蓄养老为主要目的,在投资理财上比较激进者。

商业养老保险-退休金保险

分红型养老险

分红型养老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普通只需1.5%-2.0%。分红险除固定的最低报答外,每年还有不肯定的红利获得。

优势:除了有一个商定的最低报答,这部分资金的收益还与保险公司运停业绩挂钩,理论上可以逃避或者部分逃避通货收缩对养老金的要挟,使养老金相对保值以致增值。

弊端:分红具有不肯定性,红利的几和有无,与保险公司的运营状况有关系,也有可能因该公司的运停业绩不好而使自己遭到损失。目前我国规则,保险公司应当将可分配亏损的70%以红利的方式分配给投资人。但是,保险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依然是问题。

适宜人群:既要保证养老金最低收益,又不甘于坐看风云者。

商业养老保险-退休金保险

万能型寿险

万能型寿险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证本钱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底收益,普通在1.75%-2.5%,有的与银行一年期定期税后利率挂钩。除了必需满足商定的最低收益外,还有不肯定的“额外收益”。

优势:万能险的特性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顶,每月发布结算利率,大部分为5%-6%,按月结算,复利增长,可有效抵御银行利率动摇和通货收缩的影响。账户比较透明,存取相对比较灵活,追加投资便当,寿险保证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进步或降低。万能型寿险可以灵活应对收入和理财目的的变化。

弊端:万能险普通承诺有1.75%-2.5%左右的保底收益,但是,储蓄利息的计算基数是进入银行账户的一切本金,而万能险的收益计算基数是保单的账户价值,即个人所缴保费中,扣除初始费、账户管理费等费用以外的资金。若以30岁男性客户每年分别将固定资金投向某公司万能险和银行储蓄相比较,到第5年,这位客户无论是每年投5000元、1万元还是5万元,收益率都不如银行储蓄高。

适宜人群:理性投资理财者,坚持长期投资,自制才干强。

商业养老保险-退休金保险

投资连结保险

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产品,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收益挂钩。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全部客户自傲。

优势:以投资为主,由专家理财选择投资品种,不同账户之间可自行灵活转换,以顺应资本市场不同的形势。假设坚持长线投资,有可能收益很高。

弊端:是保险产品中投资风险最高的一类,假设受不了短期动摇而盲目调整,有可能损失较大。

适宜人群:该品种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不适宜将养老寄予于此的人。适宜年轻人,风险承受才干强,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统筹养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