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銀系基金公司面臨“大考”

□本報記者 李良

儘管早已知道這一天會到來,但面對著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陸續公告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公募基金行業還是難以淡定,擔心既有業務受到衝擊。

上海某基金公司銷售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公募基金銷售中佔比很高,而隨著業務存在競爭關係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大概率會重新切分產品銷售的蛋糕,這對於缺乏銀行背景的基金公司,是一個明顯的利空。

即便是銀行系基金公司,也會因此承受一定的壓力。一位銀行系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認為,儘管總行可能存在統籌安排,但同一平臺下的競爭在所難免,銀行系基金公司“背靠大樹”的優勢將會受到明顯削弱,這或將倒逼銀行系基金公司進行戰略調整。

貨基首當其衝

公募基金的業務結構中,首先遇到銀行理財子公司衝擊的,是以貨幣基金為代表的固定收益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從規則上而言,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可以覆蓋公募基金的大部分業務領域,但無論是從人才儲備還是實戰經驗上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目前可以直接與公募基金業分庭抗禮的,主要還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尤其是規模體量大的貨幣基金。

基金公司負責銀行渠道銷售的小王,就對未來非銀系基金公司貨幣基金的發展表示悲觀。小王認為,相對於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並不具備收益率上的優勢,而且貨幣基金的收益中,有相當部分來自於銀行存單等利率產品,在這方面,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優勢反而突出。因此,如果銀行對理財子公司的支持力度足夠大,就有可能重構貨幣基金的格局。

但這並不意味著公募基金就會在競爭中完敗。小王也指出,從與銀行多年溝通的情況來看,貨幣基金的定位與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有一定差別,除非銀行理財子公司全力發展貨幣基金產品業務,否則,公募基金在投資專業性方面的優勢,還是能夠提供一定的“護城河”。

除了貨幣基金外,部分基金公司近年來發力的超短債產品,也將迎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嚴峻挑戰。由於此類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相似度很高,一度被視為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產品的替代品。但業內人士指出,對於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此類產品卻很有可能和貨幣基金一起成為佈局的突破口,這對相關基金公司形成嚴峻考驗。

“蛋糕新切法”尚未明確

很多中小型基金公司的銷售部門擔心,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後,銀行在銷售支持力度上會“厚此薄彼”,中小型公募基金將因此處於更加劣勢的地位。

這種憂慮,在非銀行系基金公司中比較普遍。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許多基金公司一線員工抱怨,伴隨著基金公司總數量的增加,新基金產品發行的扎堆現象越發劇烈,這令沒有銀行做“靠山”的非銀系基金公司的渠道維護工作愈發艱難。而他們更擔憂的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基金銷售中佔很大權重,他們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成立後,將會進一步擠佔現有的渠道資源,讓更多中小型基金公司生存受到進一步的威脅。

其實,銀行系基金公司也多少有這方面的憂慮。在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後,如何在內部業務競爭中劃好“楚河漢界”,將成為影響銀行系基金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某銀行系基金公司市場總監向記者表示,過去基金公司規模中有很大部分來自於銀行的支持,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展業務後,如何合作和競爭,目前還在等待總行政策的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