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台风重创十多艘航母拍断一艘 数百架舰载机被吹飞八百人丧命

超级台风重创十多艘航母拍断一艘 数百架舰载机被吹飞八百人丧命

二战后期美军舰队航母云集

二战爆发后,美国依靠强大的工业爆发力短时间内建造了大量航母,到战争结束时光埃塞克斯级、博格级和卡萨布兰卡级航母就分别建造了24艘、45艘、50艘。太平洋战争前期美军由于航母比日军少一度处于劣势,多艘航母被击沉,但随着新航母大量服役,很快就扭转了局势,到后期日本联合舰队毫无招架之力。有意思的是,二战末期几次行动中美国舰队多次遭到重创,十多艘航母和大量其他类型舰艇遭到重创,数百架舰载机报废,近800人丧命,然而这些损失却不是日军造成的,而是来自大自然的力量——超级台风!

超级台风重创十多艘航母拍断一艘 数百架舰载机被吹飞八百人丧命

在风浪中严重倾斜的CVL-27兰利号

大概是上帝看绰号“蛮牛”的美国海军哈尔西上将不顺眼想要教训下他,1944年和1945年两场超级台风先后袭击了哈尔西指挥的大型舰队,令他狼狈不堪。1944年12月17日,美国海军7艘大型航母、6艘护航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和约50艘驱逐舰组成的第38特遣舰队航行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480千米的海域,准备对菲律宾境内的日军机场发起攻击,以牵制住日军的陆基航空兵,掩护主力舰队在莱特湾与日本联合舰队进行决战。

超级台风重创十多艘航母拍断一艘 数百架舰载机被吹飞八百人丧命

飞行甲板被眼镜蛇台风吹飞的航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哈尔西命令舰队进行燃油补给以准备进攻时,舰队所在海域突然风浪大作,大风卷起数米高的巨浪使得加油作业不得不中断。大风由乌利西以北形成的热带扰动引起,在向第38特遣舰队靠近的过程中迅速增强,并形成了后来的眼镜蛇超级台风。受当时天气预测手段限制,加上风浪走向与冬季的东北风一致,使哈尔西的舰队未察觉到超级台风降至。

超级台风重创十多艘航母拍断一艘 数百架舰载机被吹飞八百人丧命

甲板严重变形的本宁顿号航母舰

18日清晨海面风浪加剧,不过气压比较稳定,且风浪走向仍与冬季的东北风一致,致舰队天气预报错误,造成哈尔西误判,命舰队再次进行加油作业,期间一些舰艇因为风浪开始掉队。上午10点,气压迅速下降,海面狂风大作,巨浪滔天,风向呈逆时针走向,形成了风力达17级、风速达61米每秒的“眼镜蛇”超级台风!有的舰艇雷达探测到了台风风眼,显示离舰队非常近,哈尔西立即命令舰队往西南躲避,但由于许多舰艇掉队导致舰队行动混乱,一些舰艇甚至误闯了风眼。

超级台风重创十多艘航母拍断一艘 数百架舰载机被吹飞八百人丧命

直到下午4时,舰队才驶出风暴,晚上6时天气转晴后舰队开始搜救落海官兵,共救起93人。要命的是当时舰队还没意识到有3艘掉队的驱逐舰沉没,直到19日凌晨才发现3艘驱逐舰失去联络!此外舰队中13艘航母全部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至少10艘遭到重创,多艘航母甲板被吹飞。大量舰载机被卷入海中,共造成146架舰载机失踪或直接报废,此外舰队共有近800名官兵命丧大海,大部分是沉没的3艘驱逐舰上的舰员。这次台风袭击事件也是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超级台风重创十多艘航母拍断一艘 数百架舰载机被吹飞八百人丧命

1945年被科尼台风重创的CV-12号航母

美国高层起初认为第38特遣舰队的损失与哈尔西误判天气有直接关系,之后哈尔西被停职四个月,期间还被军事法庭调查。大概是为了讽刺哈尔西,当时一些人将“眼镜蛇台风”称为“哈尔西台风”。经过调查后哈尔西官复原职,毕竟当时舰队给出的天气预报不准确不能怪他头上,何况台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然而,倒霉哈尔西可能命里犯台风,1945年6月他指挥的太平洋第三舰队第1特混大队又遭遇了台风,而且风力更强。

超级台风重创十多艘航母拍断一艘 数百架舰载机被吹飞八百人丧命

在科尼台风中被风浪拍成两截的CVE-94号航母

1945年6月5日,包括大量航母在内的舰艇组成的第1特混大队航行在冲绳以东海域,他们刚完成了打击日军冲绳和九州机场的任务。航行中,舰队突然遭遇了名为科尼的超级台风,要命的是科尼台风比1944年哈尔西遭遇的眼镜蛇台风风力更强,好在持续时间要短一些,不过第1特混大队仍然遭到了重创,损失惨重。舰队中的CVE-94号航母舰体直接被拦腰拍成了两截,舰艏甲板还断了一大节,CA-72号重巡洋舰的舰艏也被拍断,舰艏部分沉入了海中。

超级台风重创十多艘航母拍断一艘 数百架舰载机被吹飞八百人丧命

舰艏被拍断的CA-72号巡洋舰还能自主航行

科尼台风共造成2艘大型空母、2艘轻型航母、4艘护航航母、3艘战列舰在内的大量舰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航母甲板被掀飞,不知所踪,145架舰载机失踪或报废。毕竟都第二次遭台风袭击了,有了经验,科尼台风虽然重创了大量舰艇,但只造成6人失踪,4人重伤,相比眼镜蛇台风给第38特遣舰队造成的人员损失小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