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颱風重創十多艘航母拍斷一艘 數百架艦載機被吹飛八百人喪命

超級颱風重創十多艘航母拍斷一艘 數百架艦載機被吹飛八百人喪命

二戰後期美軍艦隊航母雲集

二戰爆發後,美國依靠強大的工業爆發力短時間內建造了大量航母,到戰爭結束時光埃塞克斯級、博格級和卡薩布蘭卡級航母就分別建造了24艘、45艘、50艘。太平洋戰爭前期美軍由於航母比日軍少一度處於劣勢,多艘航母被擊沉,但隨著新航母大量服役,很快就扭轉了局勢,到後期日本聯合艦隊毫無招架之力。有意思的是,二戰末期幾次行動中美國艦隊多次遭到重創,十多艘航母和大量其他類型艦艇遭到重創,數百架艦載機報廢,近800人喪命,然而這些損失卻不是日軍造成的,而是來自大自然的力量——超級颱風!

超級颱風重創十多艘航母拍斷一艘 數百架艦載機被吹飛八百人喪命

在風浪中嚴重傾斜的CVL-27蘭利號

大概是上帝看綽號“蠻牛”的美國海軍哈爾西上將不順眼想要教訓下他,1944年和1945年兩場超級颱風先後襲擊了哈爾西指揮的大型艦隊,令他狼狽不堪。1944年12月17日,美國海軍7艘大型航母、6艘護航航母、8艘戰列艦、15艘巡洋艦和約50艘驅逐艦組成的第38特遣艦隊航行在菲律賓呂宋島以東480千米的海域,準備對菲律賓境內的日軍機場發起攻擊,以牽制住日軍的陸基航空兵,掩護主力艦隊在萊特灣與日本聯合艦隊進行決戰。

超級颱風重創十多艘航母拍斷一艘 數百架艦載機被吹飛八百人喪命

飛行甲板被眼鏡蛇颱風吹飛的航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哈爾西命令艦隊進行燃油補給以準備進攻時,艦隊所在海域突然風浪大作,大風捲起數米高的巨浪使得加油作業不得不中斷。大風由烏利西以北形成的熱帶擾動引起,在向第38特遣艦隊靠近的過程中迅速增強,並形成了後來的眼鏡蛇超級颱風。受當時天氣預測手段限制,加上風浪走向與冬季的東北風一致,使哈爾西的艦隊未察覺到超級颱風降至。

超級颱風重創十多艘航母拍斷一艘 數百架艦載機被吹飛八百人喪命

甲板嚴重變形的本寧頓號航母艦

18日清晨海面風浪加劇,不過氣壓比較穩定,且風浪走向仍與冬季的東北風一致,致艦隊天氣預報錯誤,造成哈爾西誤判,命艦隊再次進行加油作業,期間一些艦艇因為風浪開始掉隊。上午10點,氣壓迅速下降,海面狂風大作,巨浪滔天,風向呈逆時針走向,形成了風力達17級、風速達61米每秒的“眼鏡蛇”超級颱風!有的艦艇雷達探測到了颱風風眼,顯示離艦隊非常近,哈爾西立即命令艦隊往西南躲避,但由於許多艦艇掉隊導致艦隊行動混亂,一些艦艇甚至誤闖了風眼。

超級颱風重創十多艘航母拍斷一艘 數百架艦載機被吹飛八百人喪命

直到下午4時,艦隊才駛出風暴,晚上6時天氣轉晴後艦隊開始搜救落海官兵,共救起93人。要命的是當時艦隊還沒意識到有3艘掉隊的驅逐艦沉沒,直到19日凌晨才發現3艘驅逐艦失去聯絡!此外艦隊中13艘航母全部受到不同程度損傷,至少10艘遭到重創,多艘航母甲板被吹飛。大量艦載機被捲入海中,共造成146架艦載機失蹤或直接報廢,此外艦隊共有近800名官兵命喪大海,大部分是沉沒的3艘驅逐艦上的艦員。這次颱風襲擊事件也是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海軍損失最慘重的一次。

超級颱風重創十多艘航母拍斷一艘 數百架艦載機被吹飛八百人喪命

1945年被科尼颱風重創的CV-12號航母

美國高層起初認為第38特遣艦隊的損失與哈爾西誤判天氣有直接關係,之後哈爾西被停職四個月,期間還被軍事法庭調查。大概是為了諷刺哈爾西,當時一些人將“眼鏡蛇颱風”稱為“哈爾西臺風”。經過調查後哈爾西官復原職,畢竟當時艦隊給出的天氣預報不準確不能怪他頭上,何況颱風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然而,倒黴哈爾西可能命裡犯臺風,1945年6月他指揮的太平洋第三艦隊第1特混大隊又遭遇了颱風,而且風力更強。

超級颱風重創十多艘航母拍斷一艘 數百架艦載機被吹飛八百人喪命

在科尼颱風中被風浪拍成兩截的CVE-94號航母

1945年6月5日,包括大量航母在內的艦艇組成的第1特混大隊航行在沖繩以東海域,他們剛完成了打擊日軍沖繩和九州機場的任務。航行中,艦隊突然遭遇了名為科尼的超級颱風,要命的是科尼颱風比1944年哈爾西遭遇的眼鏡蛇颱風風力更強,好在持續時間要短一些,不過第1特混大隊仍然遭到了重創,損失慘重。艦隊中的CVE-94號航母艦體直接被攔腰拍成了兩截,艦艏甲板還斷了一大節,CA-72號重巡洋艦的艦艏也被拍斷,艦艏部分沉入了海中。

超級颱風重創十多艘航母拍斷一艘 數百架艦載機被吹飛八百人喪命

艦艏被拍斷的CA-72號巡洋艦還能自主航行

科尼颱風共造成2艘大型空母、2艘輕型航母、4艘護航航母、3艘戰列艦在內的大量艦艇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有的航母甲板被掀飛,不知所蹤,145架艦載機失蹤或報廢。畢竟都第二次遭颱風襲擊了,有了經驗,科尼颱風雖然重創了大量艦艇,但只造成6人失蹤,4人重傷,相比眼鏡蛇颱風給第38特遣艦隊造成的人員損失小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