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蘇軾,北宋著名的詩人,流傳後世的佳作據載有近4000首之多,他的詩詞風格萬千,時而奔放豪邁,時而深情入骨,他詩詞中所表現的浪漫主義,也為宋詞發展開闢了歷史先河。

他一生波折,雖有天縱不凡的學識,卻終敵不過現實中仕途和情感的恣意肆虐,好在他天生的樂觀心態時常讓他能險中求生,困境中磨礪出堅韌不拔的詩情,這些曲折我們也常能在他清新豪健的詩詞中不經意的發覺。

“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今天我們來賞析的,是他被貶黜惠州時作的一首詞曲,有人說這是為他的小妾王朝雲所作,我們先來看看原詩詞:

​《蝶戀花 · 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這首詞其實從表面上理解並不難,讀者很容易被帶入春景清新婉麗的意境中:

眼看已到暮春時節,也正是這百花開始凋零的時候,小小青澀的果實在杏樹上也偷偷冒了出來,燕子劃過長空,村鎮上的人家被河流環繞,水邊的柳絮越發少了,但其實也沒什麼,因為這四處可見的還有生機勃勃的芳草。

“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依稀聽到附近圍牆之內,有少女盪鞦韆不時發出的動聽笑聲,讓牆外邊路過的行人有點想駐足探望,但可惜這笑聲卻慢慢地消失不見了,讓想聽的人有點茫然若失,只感覺自己的自作多情被少女消逝的笑聲無情的傷害了,不由得心頭一陣苦惱……

整首詞的畫面感非常強,雖只是樸實無華的一些辭藻描述,卻讓人能有身臨其境的舒適感。上闕在表達晚春風光消逝的嘆息傷感之餘,最後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也算是對自己的勉勵,直接點出了柳暗花明的感慨,這寫物喻情的手法,不拘一格地把自己的仕途沉浮也做了一個深沉的感慨,可見在蘇軾心中,即使身處困境,也從未丟失過那份灼灼的嚮往。

“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下闋把從聆聽佳人笑聲,到無緣與她一見,怪自己的多情付之東流,“多情”與“無情”其實只是轉眼間,心中難免有些悲哀。這有點像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間情愛片段,也無需過多去揣度其中的寄託。有人把下闋的“佳人”看成的上闕蘇軾苦苦追求的“芳草”,而他則是化身“行人”,在默默守候……

“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如果正要深挖,其實這跟蘇軾戀戀不捨的朝廷狀況也算一樣的,本有滿腹經綸和報復,它卻總是對自己不屑一顧,這種無情真是讓人惱恨……

蘇軾寫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情,卻始終無法寫出心中的萬千嚮往,有時候不是奮發上進就會有所回報,時運不濟的時候,再好的願望也只能是奢望,這首詞朦朧之中,看似清麗哀怨,卻難掩他心中的“痴心難過”,令人讀完無不感嘆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