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每月工资350块大洋,换成现在的人民币值多少钱?

陈池边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1909年,28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等职务。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做大总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并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北京大学兼职讲师。

鲁迅共做了14年的中华民国政府公务员,级别是荐任,机关是教育部,单位是社会教育司(司长是夏曾佑),历任第1科科长和佥事(辅助司长的高级幕僚)。

从鲁迅的简历可以看出,鲁迅的任职用现代人的视角基本上有:高中老师、二本学校的校长、教育部科员、科长、副处长、一本学校教授、985学校讲师。

特点:1.教育系统矜矜业业的工作者;2.一直都在体制内。


那么他的工资,每月工资350块大洋,基本也就是处在这一时期。虽然民国时期和现代有一些差别,但总的来说,体制内的工资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都差不太多,属于富不了也饿不死,有房住有保障的一列。


所以仅以社会地位,工资水平来看,跟现在的情况比应该是,社会的中上等水平。

以所在的一线城市北京来说,大约就是现在的10000-15000块钱。

我们再以购买力平价验证一下

1912年的北京,一块大洋能买60斤普通大米(孟天培、甘博《二十五年来北京之物价、工资及生活程度》,北京大学出版部1926年版),也可以供6个人去东来顺吃一顿羊肉火锅(据《吴虞日记》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我们在大众点评里找到东来顺,发现人均消费100元左右,团购人均70元。平均算下来,6个人去东来顺大约花费480元。

那么480*350=168000


鲁迅先生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现在16万8000元的购买力!!!!


结论:

由此感慨不是鲁迅先生的工资开得高了,那个时期的公务员和教授基本都是这个标准。

而是现代的物价真的膨胀了,十倍有余!


想去吃东来顺的小伙伴,赶紧摸摸钱包,还是省着点吧。


家族财富密码高级研究员:金镰刀


家族财富密码


鲁迅每月工资350块大洋,换成现在的人民币值多少钱?

其实这个问题有人专门研究过,鲁迅的确不穷,但是也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夸张,正好我看过相关的记载,在这里也与大家分享一二!


当年的350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350块大洋一个月是鲁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候的收入,我们要搞清楚必须与当年的物价进行对比,正好鲁迅日记等文献里有一些蛛丝马迹,我们就来看看吧:

如果比米价350块大洋差不多八千元左右!

据《鲁迅日记》记载,1931年鲁迅买米每次都是买50磅(1磅=0.9072市斤),价在5元7角到6元之间,一般在5元9角,就是说每磅1角1分8厘,合每斤1角3分左右。2018年的米价多少钱呢?我看3块钱一斤应该是要的,那么就是23倍。当年的350块大洋相当于8076元。

如果比书价350块大洋最多七千元左右!

鲁迅的《毁灭》1元一本,拿到今天,这样的书也就20元左右。1927年,鲁迅离开北京后,由许羡苏记录的鲁迅家用账目反映:《世界日报》四版每月1元2角,现在恐怕要每月15元左右。这就是14倍左右的倍率。

如果比下馆子350块大洋可能相当于3.5万元!

鲁迅和许广平刚到上海时,通过“包饭作”包饭,每餐三菜(二荤一素)一汤4角,二荤一素2角5分。按照目前的物价算起来,二荤一素起码25元,那就是100倍。

如果比工业用品350块大洋可能还不到五千!

1927年1月10日鲁迅在厦门买中山表一只,价2元;买箱子一个,5元。像中山表这样的低档产品,现在恐怕50元都不到,那就最多只有10倍。至于那个箱子,不知是哪一只,现存鲁迅与许广平到上海时的小皮箱,拿到现在来,也未必值几百元。

最后的结论:如果比生活日用品的物价那么当年的350大洋差不多现在的5000到35000之间,我们就取个中位数吧,差不多2万,其实并不多,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他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挣的同现在的一般老师也差不多!



第二:我们看看鲁迅的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怎么样!

鲁迅日记比较详细的记录了从1912年到1936年的25年中的实际收入状况,其总体水平是逐渐提高的,但中间起伏极大:

收入情况:他的收入在当年那个年代属于较高水平!

总平均在每月423元左右,在北京的14年,平均为250元左右。1926、1927年两年在厦门、广州平均为300到350元左右。只是到上海以后,尤其是把北新书局克扣他的版税收回后,收入水平才急剧上升到每月700元左右。如果这笔钱没有追回,那么月平均收入也就在四五百元。

1920年代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典型的五口之家(相当于四个成年人,称为“等成人”),每月66元银元为一般市民经济状况(每个“等成人”16元左右),每月100元以上到200元左右(每人每月50元)为中等生活水平,200元以上为上等生活水平,而30元以下为贫民生活水平。按此算法,单看鲁迅的收入状况是属于较高水平的。


生活水平:他的生活水平在当年那个年代属于中等与较高水平之间!

由于鲁迅需要赡养的人比较多,所以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第一时期:中等生活水平

1917年4月以前,鲁迅月收入在230元左右,赡养对象除母亲、朱安外,还有周建人、周作人及其家属,并佣工两人。虽然后来周作人一度在绍兴任教,也有收入,但收入很微薄,对鲁迅多有依赖。实际总赡养人口至少可算6人,平均每人每月40元左右,属于中等生活水平。

第二时期:中等生活水平

1917年到1923年7月,周作人到北京大学任教,每月有240元收入,这对鲁迅的压力大为减轻。但周作人一家人口多,也很倚赖鲁迅,兄弟合爨,大致可以这样算:鲁迅250元(名义工资300元,但1919年起欠薪日甚,实际收入约为此数)、周作人240元(实际到手200元左右),共450元,赡养人口12人(鲁迅、母亲、朱安,作人夫妇及俩孩子,羽太重久及福子等,建人夫妇及俩孩子,还有管家、女工),则每人每月38元左右,也属于中等生活水平。

第三时期:中上等生活水平

1923年7月以后,与周作人决裂,不再承担作人方面人口的赡养义务,仅赡养自己和母亲、朱安及女工,并补贴周建人、朱安亲属,月收入230元左右,每人每月约合50元,已接近上等生活水平。

第四时期:上等生活水平

1926年8月到厦门、广州后,收入增加到400元到500元,再加稿费,而这时候周建人也有了工作,可以减少补贴,他实际要承担的赡养人口仅为三人,再加上北京寓所的女工。到1927年到上海之前,平均每人每月可达100多元,属于上等生活水平(这时候许广平还在工作,有收入,完全可以不计入赡养对象)。

第五时期:上等生活水平

1927年10月以后,到1929年9月海婴出生之前,这段时间虽然许广平不工作,但也只有四人(母亲和朱安另有北京方面所得版税,这里的另两人是鲁迅的学生,所谓“义子”夫妇),而收入由于从北新收回大量被扣版税,是他一生中收入最多的时候,所以收入达到每人每月150多元,是状况最好的时候。这段时间中,与周建人夫妇及其孩子们合爨,生活费上,鲁迅难免多负担一点,至于究竟负担多少比例,还不清楚,但是生活水平不低。

第六时期:上等生活水平

1929年9月以后,海婴出生,又在上海寓所增加了女工,一度曾达到两个女工,但每人每月也达100元以上,也是很宽裕的。虽然也经常接济周建人,但已不住在一起,毕竟不像早年那样照顾了。但看鲁迅的日记,1929年11月25日有“以商务印书馆存款九百五十元赠克士”,一次就赠送这么多,实在不算少了。

有人称鲁迅每千字“八九十大洋”,主编每次签发稿费时手都要发抖,但是属于传闻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鲁迅生平疑案》这本书,王锡荣编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解读,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心安理得君


鲁迅先生每个月工资350块,相当于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来观察。

1,粮食价格。

1927年在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面粉1包3.30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原文中的“石”,应为两百斤;1包面粉,应为44斤。

面粉一斤0.1元,大米一斤0.07元,而我们现在大米白面大概一斤3-5元,算下来一块大洋有30到50元人民币。

那么,鲁迅的收入大概是10000块人民币以上。

鲁迅的工资好低啊!

2,房租价格。

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圆左右;一间20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4-5圆……鲁迅所购买的西三条胡同21号四合院有好几间房屋和一个小花园,售价国币1,000圆。

单身宿舍,在今日北京每月要用4000块,民国只要4元人民币。

1块大洋=1000元人民币。

这种算法,看到鲁迅工资相当于月薪人民币35万。名副其实的高工资!

3,工资水平。

看购买力虽然实际,但远不如看我们的工资相对水平有意义。

20年代初期,开滦煤矿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日工资由原来的0.90元增至1.26元,即月薪从27元涨到37元以上。

如今的煤矿工人,月薪大约5k到20k。

一块大洋相当于300元人民币。鲁迅如果是他的十倍工资,就是5万到20万工资。

4,黄金价格。

1920年,每两21元,1927年37元。民国一两相当于31.25克。一块大洋能买一克黄金。

现在一克黄金300元,一块大洋300元。那鲁迅的收入也是10万出头。

以上四个维度,民国一块大洋分别相当于30元,1000元,300元,300元。

民国的粮食是真贵啊!民国的房子是真便宜啊!

但是,这远不是鲁迅的实际收入!鲁迅当时是著名作家,青年偶像,相当于现在的网红,大v,畅销书作家,流量明星。

郭敬明,年收入1000万。咪蒙,年收入8000万。吴晓波,年收入600万。

你觉得鲁迅大师能达到以上几个作家谁的收入水平?


历史知事


鲁迅先生每个月工资350块,相当于多少钱?

好的,我们用房价来算一算。呵呵,那可多了去了。

想当年鲁迅先生在北京买一套三进的四合院花了3500大洋,加上中介费什么的一共大概4000大洋吧,那鲁迅先生就是相当于花了一年的工资买了一座四合院。


2014年在北京成交了一座四合院是花了11亿8000千万。平均价19万。这算比较大的四合院,鲁迅的是三进的四合院,那么三进的四合院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多少平?


上图是网上搜索的房价,平均价格也是18万多。

三进的四合院大概有800多平。那么就是19乘于800就是1亿8000万。那你自己算算鲁迅先生换成今天的人民币是多少钱。

当然了我们不能以房价来换算,因为四合院的房价是根据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来增值的,只当是娱乐吧。


泰岩车世界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虽然鲁迅先生每月拿350块大洋,不太好与现在的工资相比,但肯定是当时中国少数高收入人群之一。

据史料记载, 当时的政府曾经进行过收入调查,那个时期在北京人均月工资普遍为十五块银元,折算下来,普通人一年的工作下来才可以挣到一百八十块。如果现在北京市居民北京月收入7000元标准算折算,鲁迅先生的350块大洋相当现在人民币【(350大洋/15大洋)乘以7000元=163333.33元;如果折算成年薪可过196万元,这在当时中国应该是不多的高收入人群。

同时,当时一百八十块在当年的北京可以买两间瓦房带个院子。而鲁迅自己用薪水第一次买房就买了一套两进两出的大宅子,面积相当于半个篮球场。而且是在西城的内环。当时这套房子的成交价为三千五百块银元。就是说鲁迅先生用不了一年的收入就可在北京买一套房子。按现在北京这个地区的房价每平米10万元,这么大的面积可能得花5000万元人民币。这样折算下来,普通人可能需要一辈子都买不起,年薪过百万元的高收入人群可能也得花上二十几年时代才能买得起。如此折算下来,鲁迅先生的350大洋也要相对现在年薪20万元以上人民币购买力。

这只是一个大概数据,真实的情况也难以准确测算。


财经深思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在北大当过图书管理员,月薪是八个大洋。拿到手后,毛主席很高兴,后来还念念不忘,可见是有些超期望了。当时是单身汉,在北京还得租房子,还说要每月省两元寄给母亲。这么算一月六个大洋,在北京这个大城市应该够用了,应该不会太拮据。现在北漂在北京,达到这种水平,月薪得4000左右吧,合每个大洋约现在的600一700元左右。


还有个上海的例子,上海一个工人,每月工作28一29天,每天工作12小时,月薪大约15个大洋,养活一个5口之家,日子是过得比较好的了,而且还可以承受的了孩子的基础教育支出。现在上海一个五口之家,两个老人加一家三口,每月支出9000元估计还是要的吧?这样一个大洋也大约在600元左右。

我们按低线算,350大洋×600,21万左右月薪,年薪250万多。

当然,鲁迅先生一年收入绝不止于此,稿费,出席一些讲作活动等,也是有收入的,大约还能拿到相当于工资的收入。一年500万左右吧!也有被欠薪的时候,也有支付的不是现洋,而是易贬值的纸钞,这些在他文字中也有记载。

时代不同,不好硬比。现在全国性的知名教授,应该不止拿这么多。有些金融类的,更多。

作家更不好比,年入千万的网络作家不少吧?呵呵


净月暖阳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你要知道当时的一块大洋是什么概念。

按照老百姓的正常开支情况,一家三口一个月只需要一块大洋就足以。



而鲁迅先生的收入是350块,也就是能够养活350个家庭,1050个人,整整一个月。

换算到现在,正常的普通三口之家开销一个月怎么也得1000块吧。

而鲁迅先生的月收入是1000×350=35万……


恐怖如斯。

然而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我们再看看用时下最热门的计量单位来换算,350块大洋是多少钱。


1919年,鲁迅和其弟共同买下一套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四合院,房产总额为3500元。

链家统计的2018年10月份平均房价为61870元/平,所以……一套400平的房产总额为2400万左右。也就是说,现在的房价是当时的6800倍。


也就是说……

鲁迅当时的收入,350块大洋,是今天的……350×6800=238万!

各种换算方式不同,得出的具体金额不同。

但不可否定的是,鲁迅先生绝对是当时的有钱人!


最后,小方想说,

鲁迅虽拥有金钱,却从未被金钱迷住眼睛。

相反,金钱是他最强大的后盾,让他的腰杆子和笔杆子更加的挺拔。


小方论古


鲁迅的工资是非常的高的。据统计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北京的收入是41024元1角,月平均为245元;1926年到1927年,鲁迅收入5000元,月平均为417元;1927年到1936年,共计70142元4角5分,月平均为674元。有人统计分析,按照实际购买力,鲁迅24年的收入相当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人民币392万。

以当时的物价来计算

大米大概是每斤3分钱,猪肉1角,一个四到五人的家庭,每个月伙食费大概12元。如果以大米单价为标准计算的话,现在如果是3块钱一斤的话,350块大洋的收入应该是35000元。不过这种计算方法未必准确,因为当时北大的图书管理员是8块钱一个月,工资并不低。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工资只有800块,其实是很低的。

以当时房价来算

鲁迅曾经和二弟周作人一起买过一套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共计4000元。鲁迅每月工资350块大洋,一年工资是4200元,能够一年之内在北京买房。如果以现在北京房价来800万计算,鲁迅一个月工资至少是每月70万。此时,北大图书管理员工资则是16000元,工资的确很高。

以北京普通居民的最低收入为标准计算

1918年,北京最低收入是1.66元/月,即每个月才1.66块钱。作为对比,现在北京市普通市民的最低工资是每个月2000元。用这种方式来计算的话,鲁迅每个月的收入是大概42万。北大图书管理员的工资9638元,工资并不低。


历史是什么



夏普洱


民国,也算得上是一段乱世历史,先有袁世凯,后有北洋各军阀,再到蒋介石,中原大地几经沉浮。但在这乱世之中,却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比如胡适、刘文典、吴宓、钱穆、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辜鸿铭、梁实秋、张恨水、林语堂、沈从文、鲁迅、周作人、翁文灏、李四光、丁燮林、朱家骅……,这也被看做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师时代,也许这就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另一番解释。


民国之所以大师如此众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国政府对知识分子的一种看重。据记载当时民国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可达400-600大洋,副教授也有260-400元现大洋,而当时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月工资才8块大洋。鲁迅先生350块大洋的工资在当时的教授阶级中其实也并不太高。

不要觉得只有区区350块大洋,在那个年代这350块大洋的购买力可不是现在能够比拟的。当时北京普通人均月工资才15块银元,鲁迅一个人的工资比得上23个普通人的工资,而现在北京人均月工资是7700月,以此换算,鲁迅的350块银元可抵177100元,当然这么算可能有点虚高。


我们以另一种不变的购买力计算,民国时期一块银元购买的大米抵得上如今100块钱购买的大米,所以鲁迅150块银元折合成现在的价值大约有35000元。

另外一件事情也可以反映出当时鲁迅350块银元的购买力如何—房价。鲁迅当时花不到 1000 银元买下阜成门内三条 21 号一家小四合院,不过数月的工资。而数十年后同是北大教授,在北京买一套商品房得花上毕生,如此看来鲁迅一个月的工资换算如今可能就是几十万起步了。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大师们能够得到如此高之薪酬,,如此重之礼遇,不能不说是幸运,亦不能不说民国尚是“大师之民国”,民国之后再无民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