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三話”:春風吹又生

玉米“三話”:春風吹又生

國家臨儲政策取消,已有3年之久,曾幾何時“玉米的陣痛開始了”、“一熊三年”的言論不絕於耳。但真正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受到玉米市場那些意料之中與意料之外的事。

2016年玉米價格跌至冰點,吉林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在1300-1380元/噸,同比下跌130-200元/噸,遼寧港口玉米收購價跌至1440-1490元/噸,累計跌270-280元/噸,廣東港玉米成交價跌至1630元/噸,累計跌400-420元/噸,“一元三斤”的衰唱,音猶在耳,農民伯伯苦不堪言。市場讓參與者明白,決定價格的並不只是成本、供需,還有心態。預期三年的下跌行情,市場一步斷崖到位,讓人始料未及。

2017年玉米開始蓄力,經歷了初期深加工企業壓價失敗之後,價格進入反彈通道,北方港口從最低的1630元/噸拉昇至1900元/噸,市場的價格演繹的確提振了信心,“手裡有糧,心中不慌”,農民伯伯和產區貿易商終於認清有序和節奏的重要性——只要我們不自亂陣腳,價格必定合理迴歸,這是天道。

玉米“三話”:春風吹又生

2018年玉米會咋樣?

話一: 結轉庫存不是算術題,市場是道應用題

關於結轉庫存,業內普遍認為在3500萬噸左右,算術的邏輯是供大於求,3500萬=價格下跌,但是市場從來不是簡單的算術題。

今年七月以來,市場的階段結轉庫存從來沒少於2000萬噸,玉米價格從7月到11月漲幅100—150元/噸。什麼原因?因為市場是應用題,有不同前提條件就會導出不同結果。事實證明在有序出庫,均勻供給的前提下,根本不會踩踏,7—11月份的價格走勢就是最好的佐證;另一個未知條件是由於新糧晚上市一個月,目前玉米消耗以陳糧為主。每個月全國預計需要2000萬噸的供應,這已經是業內的共識。既然新糧沒有大量上市,那麼過去一個月消耗的結轉庫存至少在1000—1500萬噸。如果農民伯伯有序的供應,元旦前,甚至12月前就能將大部分結轉庫存平穩的消化,這個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利國、利民、利企。所以只要大家有序,結轉庫存會很聽話。

比起市場唱空者所做的假設,所謂的發生踩踏。小編認為新陳結伴走貨,購銷兩旺,陳糧庫存燙平的場景更為明晰。

話二: 農夫碌碌,無隔夜之糧,對嗎?

相比去年,今年經歷了乾旱、早霜,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的才種好玉米,而今年的整體種植成本高出一大截,單噸成本增加至少100元,同時今年玉米生產者補貼大幅度減少(黑龍江玉米生產補貼25元/畝),單噸減收80-100元。綜合來看今年農民種植玉米收入每斤要縮水1毛左右,這是血汗錢,只能在糧價上彌補,這是農民伯伯應得的,他們也需要吃飯穿衣。

玉米“三話”:春風吹又生

話三: 玉米衝破一塊錢,沒有什麼不可能

2016年玉米200-400元/噸的落價,沒人講過成本,那是市場對熊市的超跌預期。目前北方港口價1800-1900元/噸,相比去年,200元/噸的漲價只不過是成本的疊加,2000元/噸價格完全可以預感。回想到2014年11月北方港口2360元/噸平倉價,似乎人們也沒少吃幾斤肉。再往遠方想想,明年後年的玉米供需,木薯減產,澱粉漲價,乙醇加工產能提升,進口替代高位徘徊等諸多因素,牛市的預期會不會像熊市一樣在一年內就兌現也未可知。

我們希望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換來應有的回報,今年的玉米賣出個好價錢。擠壓和賣壓不是假設出來的,只要農民伯伯質樸有序售糧,市場就會給理性的回饋。

各位澎湃農業的朋友們,如對近期市場有任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進行交流,如對近期市場看不明朗的,也請移至下方評論區,看其他行業大拿是如何分析的。小編期待與您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