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根據保監會2004年至2017年公佈的人身險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數據統計,壽險市場十四年來展現出如下特點。

市場穩步增長

從2004年至2017年,全國原保費收入除2011年小幅下降以外一直處於增長態勢,平均每年增長18.36%。尤其是自2015年以來,全國原保費收入增長率也達到了2015年的24.97%、2016年的36.78%、2017年的20.04%。這輪市場高速增長應該和2015年取消保險執業資格考試,保險業務人員平均每年增加150萬人有關。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800萬保險銷售人員,保險從業人員增加放緩,各家分析師皆看衰2018年保險銷售留人率。

市場份額分散

從2004年至今,中國人壽一直在人身險保險公司中排名第一,但其原保費收入在全國的佔比從2004年的55.17%減少到了2017年的19.67%,市場份額被大量新興及重組的保險公司分散。平安人壽的原保費收入在全國的佔比從2004年的17.18%減少到了2017年的14.17%,太平洋人壽保險的原保費收入在全國的佔比從2004年的10.80%減少到了2017年的6.68%。

外資幾近停滯

從2004年至2017年,外資系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一直較小,對市場影響力依然較弱。2004年所有外資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佔全國的佔比僅為2.64%,經過十幾年的發展,2017年所有外資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佔全國的佔比為7.43%,進展極小,遠遠達不到與中資保險公司分庭抗禮的程度。期間也有外資保險公司由於連年虧損而撤資,導致公司股權結構從外資保險公司轉為中資保險公司,比如外資保險公司恆康天安在2011年轉為中資保險公司天安人壽,原保費收入反而增加,提高了市場份額。總體來說,外資保險公司表現不如預期。

新興公司勢猛

有幾家新興保險公司發展速度極快,其中原保費增長速度最快的就是安邦人壽,安邦人壽2010年成立,至2017年已經位列全國第三,超過了太平洋人壽保險的原保費收入,安邦人壽2017年原保費收入佔全國份額的7.28%。華夏人壽近年發展速度也很快,2014年華夏人壽原保費收入僅31.65億元,2017年華夏人壽原保費收入已經增加到了869.58億元,2016年、2017年這兩年平均每年增加原保費收入400億元,發展神速。2016年成立的恆大人壽也是發展迅猛,僅用兩年時間,恆大人壽已經躍升外資系保險公司第二位,僅次於外資一哥工銀安盛,原保費收入超過曾經的外資一哥友邦40%之多,若維持這個發展勢頭,恆大人壽很有可能成為新的外資系第一保險公司。君康人壽也是一家快速發展的轉型公司,正德人壽於2016年更名為君康人壽,2017年原保費收入達到了274.61億元,在中資保險公司中不是特別耀眼,但發展速度僅次於恆大人壽。

公司重組更名

從2004年至2017年,有幾家人身險保險公司股權結構調整以至更名,甚至改變了資本結構,現彙總如下:

恆康天安於2010年更名為天安人壽;

中保康聯於2010年更名為交銀康聯;

瑞福德健康於2010年更名為和諧健康;

聯泰大都會、中美大都會於2011年合併更名為中美聯泰;

太平洋安泰於2011年更名為建信人壽;

金盛人壽於2012年更名為工銀安盛人壽;

正德人壽於2016年更名為君康人壽。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2004年-2017年人身險保險公司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