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五年的选题终于做成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终于把入行以来最想做的选题变成实实在在的书了。真是三生有幸。

做书就像养花草,不仅要有耐心,还要靠环境。

从瞄准作者,到签选题,再到做出书来,这漫长的时间里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等待、尝试、协调、反复沟通……如果土壤不稳定,再好的种子也结不出果来。我已经领教过一次失之交臂的遗憾,已经签好的出版合同却因公司突然停止内地业务而告终。那真是让人失魂落魄啊。

而说来有趣,正是那位迄今与我无缘合作,却又对我影响极深乃至成为益友的老师,她在课上引用的一句话,把我的认知带到了另外一个维度,也为我带来了另一位作者。

她讲到《红楼梦》里薛宝钗为什么面对很多事情都会表现出常人所谓的“无情”时,引用了一位学者对于《易经》的见解:

“有欲望才有得失,有得失才有吉凶。”

想了五年的选题终于做成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宝钗的“无情”

因为没有欲望,所以没有得失心,所以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自然是有些“无情”了。

这对于当时的我而言,犹如醍醐灌顶,彻底破解了我起初学习《易经》时不切实际的幻想。

怎么说呢?

我开始对《易经》感兴趣,是因为觉得命运无常,而自己总是那个倒霉蛋。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挫折,让偶然间发现《易经》的我如获至宝——大概学会这个就能万事大吉了吧。结果,我每次都兴致高昂地翻开,每次都一头雾水地合上。不知道试了多少次,我依然看不下去,自然就更不用提看懂了。而且,一见到卦辞里的吉凶,心里就更是忐忑。知道了未来又怎样呢?怕失去好的,怕遇到坏的,日子还是一样的无趣。

所以,当我听到那句话的时候,脑回路就像过了电一样:原来这才是《易经》卦辞中吉凶的真意啊!

我忽然也明白了自己从前多次学习《易经》而不得入门的真正原因——对得失的欲望蒙蔽了理性。吉凶或利害本没有差别,只不过是自己得失心的映照。当你可以坦然接受一切现实的时候,《易经》才可以为理性思考提供帮助,人自然就“趋吉避凶”“趋利避害”了

从此,我也记住了说出这警妙之句的前辈,傅佩荣老师

想了五年的选题终于做成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因为那句话,我去听了傅老师几乎所有的课:从《易经》到先秦的儒家道家,再到西方哲学、宗教哲学。每天我在上下班途中听课,记不清晰的地方,回到家里再找到相关的书来落实。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对于傅老师,我毫无保留地推荐。他是当代少有视野开阔、学贯东西的老师。

傅老师是1950年生人,本科在台湾辅仁大学念宗教哲学,硕士毕业于台湾大学,师从方东美先生学习中国哲学。之后又赴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最后回到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这样的经历,使得傅老师能够兼具中西文化的学养,从一个较高的视角来全面看待东西方哲学。有时候,在比较异同之间,我们才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傅老师“传即所习”的原则:教给学生的,也是自己所奉行的。我不知道当今学界有几人能够如此。无疑,老师这样的躬行示现,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虽然没有得到过傅老师亲自指导,全靠阅读学习他的思想,我发现了傅老师的学术思想真的可以实践,而且实践之后让人更快乐,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变。

我确定,哲学的意义正在于此。

记得初中时候,有个长辈建议我读点哲学书。当时我一头雾水——啥叫“哲学”?于是她给了我一本萨特一本波伏瓦。我努力读了读,看不懂,便丢下了。还是唐诗宋词更让人赏心悦目。不过,我脑中却自此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哲学大概是那种来自西方、非常抽象的思维游戏吧。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了。同时,我心里也埋下了一个问号:中国没有哲学吗?“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令人心生向往,“云散月明谁点缀,海容天色本澄清”的确能给坎坷带来过慰藉。隐约之间,我觉得古人的诗词中,或许包含着一种叫“哲学”的东西。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一直在寻找答案。

直到听了傅老师的课,我才很笃定一件事:哲学绝不是我以前想的那样,而且,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中国哲学,足以与西方文明中最优秀的哲学比肩而立。

“哲学应该被理解成,由人的理性出发,去寻找终极关怀的过程。”

“从今日研究哲学的角度看来,只有儒家与道家具备成为普世哲学及永恒哲学的条件。”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

▽▽▽

那时候我就想,傅老师的书必须我来做。

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想要把傅老师的学术思想介绍给更多的人知道。虽然我只是出版行业中的晚辈后生,但是受教于傅老师,自然知道“当仁,不让于师”的道理。

做书的人不就是应该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内容用最适合的方式呈献给读者吗?自己从中受益颇深,便也希望让这样好的东西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这也正是出版的意义。

很幸运,我那封小心翼翼的约稿邮件,很快得到了傅老师助理的回复。信中回复说,如果能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变成一本书跟天下同好分享,是令人向往的美好。这种支持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我最先想要做的,便是《先秦儒家哲学》(后面你将看到)和《宗教哲学》(此书只待通过重大审读)。这是傅老师在台湾大学的两门公开课,也是我听得最酣畅的两门课。因为面向台大的学生,所以傅老师在讲课时会流露出一种师长特有的威严与关切(这在其他面向大众的课程中比较少见),反而让我这种习惯校园生活的人感到非常受用。他会非常直接地指出必须记忆的重点,以及课后阅读相关原典的必要性。再加上大学课时相对充分的时长,傅老师的学养风采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

《先秦儒家哲学》这本书依序介绍了五大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要旨,系统串讲了孔子的一贯之道、孟子的发挥完善,以及先秦历代孔门弟子的总结积累。目前傅老师在两岸已经出版的诸多作品中,唯有这本首次亮相的,可以兼顾广度与深度地展示先秦儒家哲学的全貌。

所以,这次我们决定以书为依托,做一个阅读与听课无缝结合的尝试。

也就是说,你拿到的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个永远相伴的大学课堂。想看书的时候,书中有清晰的目录和详尽的重点;不方便看时,扫描最后一页的二维码,听课就好,有些傅老师讲课时的神来之笔确实是文字没有办法展现的。

▽▽▽

为了更好地配合内容,装帧也让设计师颇费了一番心思。

想了五年的选题终于做成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是一本厚实的方脊精装,棱角分明。如君子处世,原则不可模糊。

橘红色的雅络纸内封搭配大地灰的草浆纸腰封,无论在颜色还是质地上,都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反差。橘红色鲜亮明快,有种积极暗示的力量,契合儒家化被动为主动的人生主张;大地灰低调沉稳,是中庸之色,好像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

雅络纸有一种细细的纹理,有点像皮革,带着那么一丝生气,但却没有皮革的华丽感,手感质朴。草浆纸摸起来就更有一种来自远古的粗粝感。

想了五年的选题终于做成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封面上烫印的深蓝图案,是孔子向老子问道的拓片,呼应了儒家与道家的渊源。万物皆有来源和归宿,哲学亦然。傅老师在讲授先秦儒家哲学时也涉及了一些道家的内容,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儒、道两家的关联与分别。唯有充分了解,才可为我所用,这样的学习也才是有意义的。

从听到那句醍醐灌顶的话到现在五年了,才有了这本书,《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

傅老师常说,自己是桥梁,希望大家借由他去了解先哲们真正的思想。

确实,在傅老师的声音和文字里,那些遥远的经典纷纷活了起来,圣哲先贤可以回答我的各种问题。都说快乐转瞬即逝,但是,这真是一种清澈而悠远的快乐啊。难怪乔布斯会说,愿倾其所有换取与苏格拉底共处一个下午。

我不知道要如何感谢傅老师。虽然我和老师本人只见过一面,但通过网络,他的思想却让我脱胎换骨,进而接近最真实的自己。说到这里,我真的无比庆幸自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

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是眼和耳乃至六根皆可获得新知与智慧,而不只是皓首穷经,顶着越来越厚的眼镜片无可奈何。

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出版,是以内容为核心,做出能具象呈现作者思想气质的纸书,同时,纸书还可以是整合多种资源的平台。读者拿到一本书,就等于拿到多样的选择,也仿佛感受到了作者的气息。

感谢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这种学习与出版的可能性。追慕高古,活在当下。

孟子曾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时”,即“最合时宜”,是圣的最高境界,可谓“集大成”。吾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希望此书于你,也是一个亲近经典的合宜选择。

想了五年的选题终于做成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傅老师新书《先秦儒家哲学》已上架先生书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