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輔食的這些問題寶媽們都瞭解了嗎?

經歷了懷孕、卸貨等等等等的一系列未曾經歷過的事情,寶媽們心裡OS:終於可以解放了。誰曾想還有一大堆難題等著大家。特別是輔食添加階段。什麼能吃?該怎麼吃?

下面我就來和寶媽們討論一下

添加輔食的這些問題寶媽們都瞭解了嗎?

第一個問題:寶寶的第一個輔食應該先加蛋黃還是純米粉?

很多寶媽們都覺得蛋黃這個營養物質好,補充蛋白質,含鋅含鐵也高,這是一個誤區,當然這與過去我們的經濟條件有關,那時雞蛋是最好的營養品,所以會考慮到蛋黃。我們現在主張首先添加的第一個輔食應該是純米粉。是因為純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對於蛋黃容易消化吸收。 像蛋黃有的孩子愛過敏的,甚至可以六七個月以後再加。

添加輔食的這些問題寶媽們都瞭解了嗎?

第二個問題:給寶寶的輔食不是越碎越好?

夠碎、夠爛——這是多數寶媽們在給孩子添加輔食時遵循的行為準則,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被卡到,吸收更好。可事實上,寶寶的輔食不宜過分精細,且要隨年齡增長而變化,以促進他們咀嚼能力和頜面的發育。

12個月後,軟飯、餃子、餛飩、細加工的蔬菜和肉類都可以幫助寶寶鞏固咀嚼功能的發育。這個時期,牙齒越來越多,寶寶的咀嚼、吞嚥動作更加協調,慢慢地還能學會“初級”的吃飯工序,如用牙齒將粗、硬的食物咬磨細碎這些動作能鍛鍊舌頭及整個頜面部的肌肉,為寶寶日後語音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添加輔食的這些問題寶媽們都瞭解了嗎?

第三個問題:米粉能與奶粉混在一起食用嗎?

有的寶媽們為省事把泥糊狀食物和奶混在吃覺得方便,這是一個誤區。我們給寶寶加泥糊狀食物,一方面給他加營養,另外一方面他要學習咀嚼,讓寶寶練習舌頭的攪拌能力。

添加輔食的這些問題寶媽們都瞭解了嗎?

第四個問題:寶寶的輔食“自制”還是“購買”?

自己在家做輔食的優點是能夠保證原材料的新鮮。越是新鮮的食物,營養素保持得就越好。但是,自己做輔食,從買菜、清洗到加工、製作,要花費不少時間。而且孩子吃得很少,量太小不好做,一次多做些存在冰箱裡,營養素也會損失一部分。

購買現成的嬰兒食品是很多職場媽媽的選擇。嬰兒食品的生產是禁止用防腐劑的,而且真空包裝的產品,現成的菜泥確實要比自己做的更精細,更好吸收,比較適合小寶寶。但不能一直給孩子吃過細的食物,否則牙齒髮育不好。孩子長牙後,可以嘗試吃些粗一點的食物,如蘋果,既新鮮又能讓他練習咀嚼。

好啦,今天就和寶媽們分享到這裡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