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身體》探祕人體微宇宙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今天要為你分享的是《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這本書,本書作者:加文·弗朗西斯,是一位走遍全球的全科醫生,他在從醫過程中見識過數以萬計的案例,對人體有著更全面、深刻的認知。

本書是按照“解剖學”的順序進行寫作的,從上到下、從頭部到下肢。身體的每一個重要的部位,都單獨用一個章節來講述,而且每一個部位都有一個對應的臨床醫療案例。

作者對案例的描寫既生動,又兼具大量細節,而且非常有畫面感,讓讀者彷彿就置身其中,彷彿自己就在旁邊觀看著每一個案例故事的發展。作者將一本醫學科普著作寫得極具故事性和畫面感,這種閱讀的快感絕不亞於閱讀一本偵探類小說。

今天主要為你分享大腦、內耳、腎臟這三個部位,以及三個生動有趣的臨床診療故事。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一、大腦|重度精神病型抑鬱症的診療故事

1、愛德華茲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愛丁堡精神病院,故事主角叫——愛德華茲。愛德華茲是一個重度精神病型抑鬱症患者,他沒有食慾也沒有睡意,他每天只是盯著牆壁靜靜地坐著。他的體重在迅速下降,呼吸微弱,他正在走向油盡燈枯。

醫院將要為愛德華茲進行“電休克治療”,而作者本人就是這場“電休克療治療”的現場觀摩者。當愛德華茲被推進治療室以後,麻醉師首先,將肌肉鬆弛劑與短效麻醉藥注入愛德華體內,目的是防止“電休克治療”引起的癲癇發作導致骨骼與肌肉損傷;然後,將通氣管插入愛德華茲的口腔,以防止舌根後墜阻塞氣道;最後麻醉師通過調節面罩中的氧氣流量來幫助愛德華茲呼吸。

麥肯齊醫生將兩根圓柱形金屬電極分別置於愛德華茲的太陽穴。當啟動開關時,作者能明顯感覺到類似蚊子的嗡嗡聲,然後作者看到愛德華茲面部肌肉開始痙攣,手臂不自然地向身體彎曲,同時全身不停地抽搐戰慄。“電休克治療”進行了將近三十秒時間,在確認好愛德華茲的生命體徵平穩後,才將他推出治療室。

愛德華茲每週要進行兩次“電休克治療”,在進行了兩週以後,愛德華茲終於恢復,能開口講話了;進行三週以後,愛德華茲的體重終於恢復了增長。

“電休克治療”對於“遲鈍”症狀的抑鬱症療效顯著,對於其它疾病就未必有效了,而且“電休克治療”會致使患者的部分記憶丟失。愛德華茲就不記得早期的治療過程了,甚至和作者的初次見面也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電休克治療”的理論基礎來自於匈牙利神經病學家——拉迪斯拉斯·馬杜納,在20世紀30年代的發現,他用顯微鏡觀察腦組織標本,發現癲癇患者腦組織中“神經膠質細胞”異常密集,而精神分裂症患者腦組織中“神經膠質細胞”非常少。根據以上觀察,馬杜納得出結論:通過反覆誘導癲癇發作,可以增加“神經膠質細胞”,從而治療精神病患者。

於是馬杜納用“樟腦”和“卡地阿唑”開始嘗試,確實能讓部分患者恢復正常交流,但是副作用都特別嚴重。

1934年,意大利精神病學家烏戈·塞來提與盧西奧·比尼在羅馬使用電流取代卡地阿唑來誘發癲癇發作,剛開始在狗身上做實驗,主要在口腔和肛門進行點擊實驗,在研究過程中經常導致死亡。

隨後塞來提與比尼一直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試圖找到最合適的電壓範圍,但是很久都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因為每個人的電阻不一樣,需要的合適電壓就不一樣。

直到腦電圖的出現,神經科學家可以藉助腦電圖來檢測大腦功能,從而找到每個人合適的電壓。從此“電休克治療”的技術才趨近於完善,雖然還是會導致患者部分記憶的缺失,但是相比於治療的顯著效果,這點副作用還是能接受的。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電休克治療”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的:

001是因為宗教活動的渲染。比如,古希臘人稱“癲癇”為一種“聖病”,他們相信只有此類患者才能跨越凡世上達天庭。而且此類患者從發作、抽搐到入睡的過程,正好與宗教儀式中的附體、淨化與成聖有相通之處,所以“電休克治療”就被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002是因為文學作品對“電休克療法”的妖魔化。比如,在肯·凱西的《飛越瘋人院》一書中,將“電休克療法”當作了一種刑具;以及在西爾維婭·普拉思的《鐘形罩》裡,“電休克療法”既是一種醫學手段,也是一種懲罰措施。在這些文學作品中,“電休克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都沒有被施以鎮定劑和麻醉藥,所以是極其殘忍的一種表現,而現在的“電休克治療”患者的體驗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003因為“電休克治療”被濫用。“電休克治療”的應用範圍是極其有限的——只是對某些合併有“精神”症狀(患者可能會有很多怪誕的主訴,比如:從身體內部腐爛)或“遲鈍”症狀的抑鬱症效果顯著,但是在一段時間內被濫用到各個領域,比如:焦慮症、強迫症、吸毒、酗酒、厭食症等等,甚至有人用“電休克療法”來對別人進行洗腦。而“電休克治療”對這些根本沒有什麼效果,有的只是無盡的痛苦和折磨。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二、內耳|人體的平衡器官

我們耳道下方的“橢圓囊”能感知水平方向的加速運動;此外內耳中還有一處被稱為“球囊”的結構可以感知垂直方向的加速運動。當我們在三維空間方向上搖擺晃動時,我們的平衡器官就會將信號傳遞給大腦。

我們“眩暈”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平衡器官與視覺器官傳遞的運動狀態相互矛盾。比如,當我們暈車、暈船的時候,就是因為當我們處於運動的車或者船上,我們的平衡器官(內耳)就會判斷身體處於運動狀態,然而我們的眼睛卻認為身體處於靜止狀態,所以我們就會出現“眩暈”,主要表現為噁心、乾嘔。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內耳的“骨迷路”內部結構

還有一些人,不坐車、不坐船,就正常的行動就會出現“眩暈”,這在臨床上被稱為“眩暈症”。

約翰·沃維爾是一位出現了嚴重的“噁心”與“眩暈”的病人,他的手腳都能動,就是不能轉頭,頭只要一動,他就會感覺天旋地轉。作者通過詢問,確定沃維爾是“位置性眩暈”,因為他頭部沒有受過重創、也在戒酒,只是當自己向下或者向右看時就會加重。

耳鼻喉科專業術語將此類“眩暈”稱為“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簡稱“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剛開始人們認為病因與橢圓囊和球囊上耳石附著到錯誤的膜結構有關,治療這種眩暈,需要做手術,而且有耳聾的風險。

直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耳鼻喉科學家約翰·埃普利認為——當耳石脫落並且聚集在半規管中時,其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淋巴流會被大腦感知為運動,從而導致“眩暈”。

埃普利反覆嘗試各種組合,目的是把耳石碎片引流到內耳不敏感區域。最後埃普利摸索出來一套可以在辦公室沙發上完成的“運動治療法”。

雖然這是一套非常簡單實用的好方法,但是和當時昂貴的費用不匹配,而且患者認為這是旁門左道,這更像是巫術一樣,不被人接受,直到10年以後,這種治療方法才被刊登在專業期刊上,從而開始被廣泛認可和接受,進而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的應用。

而且這套方法我們甚至可以輕鬆自學,只要搜索“埃普利復位法”,我們就可以找到教學視頻,自己在家裡就可以學習使用。但是具有頸部疾病或者循環障礙的患者需要注意安全,如果需要,最好還是在醫生的監護下進行。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埃普利復位法”操作步驟

作者就是按照“埃普利復位法”為沃維爾治療的:作者將沃維爾攙扶到臥室,讓沃維爾坐在床尾(當躺下時,肩部以上處於床尾懸空的位置)腳對著床頭。首先,將自己的雙手放在沃維爾的左右耳處,並叮囑他快速向後仰臥並保持頭部低於床墊水平面,隨後將他的下頜轉向左肩,等待30秒左右;然後,再次幫助沃維爾完成仰臥,並將下頜轉向右肩,這時沃維爾的身體變得僵直,同時眼球出現震顫,保持30秒鐘後,開始緩解;接下來,在保持其頭部低於床墊水平面的前提下,慢慢地將沃維爾的頭部旋轉90°,然後再使其下頜轉向左肩,維持30秒;再然後,將沃維爾的身體置於左側臥位,並保持下頜位置不變,以便保持頸部穩定的情況下,將沃維爾的視線轉向地毯,這時沃維爾的症狀已經得到緩解,等待30秒;最後幫助沃維爾緩緩做起,並囑咐他在緩慢抬起下頜的同時目光平視床頭。

經過這樣一番折騰以後,沃維爾的“暈眩”就好了,不管自己向右還是向下看,都沒有問題了。當時沃維爾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困擾自己這麼久的“暈眩”,就這樣“躺”幾下就好了,沃維爾情不自禁的說:“這簡直就是魔法……巫術!”

為什麼這種操作如此簡單且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卻在10年以後才能在專業期刊上發表,才能被全世界廣泛接受呢?說明——醫生和其它專業人員一樣,同樣容易陷入固執己見與保護主義的誤區。醫學的發展同樣需要摒棄偏見、吐故納新。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三、腎臟|人體最早實現器官移植的器官

1、亨尼克的故事

瑞奇·亨尼克是一位“腎衰竭”患者,一直以來都是靠透析活著,今天他準備做“腎移植手術”,而作者目睹了手術的全過程。

如果需要切除病變腎臟,醫生通常會在背部切口,但是針對腎臟移植而言,通常會在左下腹切口,然後直奔“左髂窩”為移植做好準備。這裡操作更簡單,而且粗大的動靜脈也能為腎臟提供豐富的血流。

外科醫生逐層亨尼克的左側髂窩,然後分離出血管,再用帶子將血管牽開並用血管鉗夾閉。然後醫生將需要移植的腎臟取出,植入亨尼克的髂窩,接著醫生將腎臟血管與亨尼克的動靜脈進行吻合,而且醫生在鎖邊縫合時始終保持針腳間距的整齊劃一。當縫合完畢以後,醫生按照順序鬆開血管鉗,亨尼克體內的血液就湧入原先已經癟陷的腎臟,原先坑窪不平的腎臟就重現了生機盎然的亮粉色。這時腎臟的輸尿管,就出現了逐漸增大的尿珠,這說明腎臟已經開始正常工作了。

接下來醫生將輸尿管縫合、固定到膀胱,然後在切口處放置一根塑料引流管,最後逐層縫合肌肉與皮膚關閉腹部的切口。

至此,腎臟移植手術就順利完成了,亨尼克就可以擺脫透析帶來的困擾,不過他還是得終身服用免疫抑制藥物。

儘管腎移植可以為腎功能衰竭患者帶來新生,但是每個案例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悲歡離合。腎移植手術中的腎源主要來自屍體的捐獻,在拯救生命的同時,也是在緬懷逝去的亡靈。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2、腎臟為何能第一個實現“器官移植”

腎臟成為最早實現“器官移植”的器官,主要有兩個原因:

001結構簡單。腎臟的解剖結構非常簡單,就是動脈、靜脈與輸尿管。

002離體存活時間長。研究顯示,我們的腦組織耐受缺血時間只有幾秒鐘,而腎臟在低溫環境下可以存活12小時以上。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3、對腎臟研究的發展

西方醫學,在亞里士多德時期,就已經認識到血液經過腎臟過濾後會形成尿液。到文藝復興時期,解剖學家——加布裡埃爾·德·澤爾比斯,認為腎臟分為上下兩部分,中間由一層膜隔開。上面部分收集血液,通過中間的膜過濾形成尿液。

直到顯微鏡的透鏡與稜鏡技術的完善,人們才弄清楚腎臟生成尿液的機制;再過了250年,也就是20世紀初,人們才真正開始瞭解腎臟的功能:毛細血管形成的“腎小球”,將血液中的毒素過濾後,排入杯狀的“腎小球囊”。


《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

一個“腎單位”

一個“腎小球”和一個“腎小球囊”組成一個“腎單位”,我們正常人有兩個腎,左右各一個,每個腎都有100~150萬個“腎單位”,也就是我們一共有200~300萬個“腎單位”,而我們只要有80萬個“腎單位”正常工作就是可以的,這也是可以進行“單側腎移植”的理論基礎。

一個健康的人,去掉一個腎,也是可以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轉的,但是每一個“腎單位”的勞累程度就增加了,平時就得更加註意保護腎臟了。

而且“腎單位”是很嬌氣的,一旦破壞就不能再恢復,所以不管怎樣,我們都得注意保護好腎臟,多飲水、避免太過勞累,避免使用有腎毒性的藥物。

最後總結一下:

通過三個臨床治療案例的過程描述,我們進一步認識了我們的大腦、內耳、腎臟的功能,以及對我們的重大意義。另外我們發現即使是嚴謹的醫學,有時也會出現固執己見與保護主義的誤區,而使得一些操作簡單、效果顯著的治療方法遲遲得不到認可。不過時間會證明一切,科學的方法終究會被全世界廣泛傳播。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大家能對自己的身體有更深刻的認知,能更珍重自己的身體健康。

本文內容參考的是加文·弗朗西斯的《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如果想了解本書更多內容,歡迎閱讀原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