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陳伯程,江西新餘人。中國著名畫家,中國當代山水畫“百強畫家”,“亞州百傑書畫家”。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文化部中國群文協會書畫家學會副主席,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工美專委會專家成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享受政府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清華大學美院高研班導師,中央電視臺簽約畫家。其作品多次入選國家重要展覽,多次出國作品展。前後榮獲國家銀獎、榮譽獎、佳作獎、書畫大賽金獎、特別獎;另有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達卡)藝術大獎,印度“東方藝術展”一等獎等國際獎項。先後在山東、廣東、甘肅、福建、臺北、河南、河北、浙江、江蘇等地舉辦個展。2004年5月參加“中國書畫名家代表團”並擔任副團長訪問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2011 年8月出任中國書畫家代表團副團長,參展在臺北舉辦的“國際藝術博覽會”,2018中國書畫世界行在老撾活動擔任中國書畫家代表團副團長。其名錄入編中外幾十部大型辭書和專集。長春出版其“傳記”文稿。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網、人民網等新聞媒體多次宣傳。書畫齊臻,畫風獨特,備受各界人士青睞。政界要員、文化名人、藝術館堂、收藏行家、以及中央領導人都爭相收藏其作品。建有陳伯程藝術館。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陳伯程藝術館


碧水青山彩墨繪,佳氣溢紙滿乾坤

陳伯程先生,出生於江西新餘市渝水區的一個小鎮上,與國畫大師傅抱石家鄉僅隔十里,傅抱石的藝術成就和對家鄉的熱愛,一直影響陳伯程先生在藝術道路上的前行,併成了他不斷跋涉、探索的源泉和動力,使他對繪畫藝術痴迷入醉,讓藝術成了他的終身職業。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靈秀棗木山


怎樣用筆墨來表現家鄉風光,江南秀景,是畫家心頭久久縈徊的一個心結。家鄉新餘,生於斯、長於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能誕生傅抱石這樣的巨匠不是偶然。此處有“七仙女下凡”民間故事的發源地——仙女湖,青山逶迤,碧水橫流,百島環生,秀渺清幽。有春秋道學家老萊子躬耕修身,傳說明建文帝化僧雪藏的蒙山,這“仙來之鄉”是畫家內心的摯愛,是最想用畫筆來表現的,望著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鄉情,鄉景,經過多年反覆實踐和嘗試,一幅幅反映家鄉秀美風情的國畫,春風化雨般隨勢而生,接踵而至。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溪居清曠圖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昌坊廟


《家在青山碧水間》、《小橋流水人家》、《湖畔人家》、《仙女湖漁村風光美》,此類畫作狀寫仙女湖風光,自然和諧。畫中村宅樸拙,叢樹繁生,島嶼交錯,漁舟泊岸,石橋相銜,碧波盈盈,水天一色。清雅宜人、秀美自然的水鄉村景呈現無遺,畫面氣韻生動。《田園詩情農家樂》、《江畔泊舟》、《青山可居》此類畫作在尊重客觀景物之上,大膽探索,不囿成法,點線交織色墨相溶,彩點或隱跡於筆線之下或凸顯於淡墨之上,疊加跳躍,極富韻律和節奏。而《山居圖》系列,《仙女湖》系列,無論從構圖,從筆墨從意境的傳達上都有所突破,獲得較大的成功。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故里幽居圖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東佳山莊圖


憑著紮實的生活積累,深厚的傳統人文素養,高超的筆墨功夫和開闊寬廣的胸襟,畫出了《三清山》、《井崗奇秀》等作品,得到朋友和同道的讚許,《井崗奇秀》曾獲中宣部、文化部、中國文聯舉辦的“迎奧運名家作品聯展”特別獎,《泰山玉皇頂》在廣東揭陽的個人畫展中,博得見多識廣的百歲高僧青雲大師好評“富有智慧,執筆法成”。1995年,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題寫“藝術天成”相贈,1996年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雷潔瓊召見陳伯程,見其國畫,感嘆道“仙女湖美,這畫畫得更美!”, 傅抱石之子著名畫家傅二石先生觀陳伯程的畫後對他說“你的畫畫到這種程度,實在難得,我爺(父親傅抱石)如果在世,也會高興的。”縱觀這批作品的創作,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可道之處。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山村清幽圖


一、秀水仙鄉孕 “靈氣”

“鐘山出秀浦,碧潭無限清,日浮江聲動,舟蹴浪花輕,蹯石思垂釣,滄浪愛濯纓,沿洄意未極,川瞑月華明。”“萬頃湖天碧,一星飛鷺白”。這是歷代文人在仙女湖留下的詩句,仙女湖源於楚萍(萍鄉)受楚文化影響,民風純樸,仙人遺蹤,靈氣瀰漫,陳伯程生活於這樣的環境,涵養期間,外接天地之氣,內修丹青之藝。仙女湖就似一幅水墨畫,或濃或淡,或暗或明,雲霞煙靄,流泉瀑布,嵐光山色,空靈之至,意境天成。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清源流翠圖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山鄉晴嵐圖


“凡畫山水,最要得山水之性情。得其性情;山便得環抱起伏之勢,如跳如坐,如俯仰,如掛腳,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而落筆不生軟矣。水便得濤浪瀠洄之勢,如綺如雲,如奔如怒,如鬼面,自然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而落筆不板呆矣。”(明·唐志契《繪事微言》),“天成之畫與人所成之畫,並壁諦觀,其仙凡不啻霄壤矣。”一方水土,一方人新餘因為仙女湖變得靈氣十足,也造就一方畫家的靈氣,這對於畫家本人是福祉。長期浸淫在此靈山秀水中,狀景寫心,對於題材畫風的形成,意境的開拓起著潛移默化的功用,山水的靈氣滲透到創作中,使得陳伯程的國畫有了別樣的“靈光”。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林泉幽居圖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秋山翠巒


二、心儀南宗化 “文氣”

南宗繪畫是明代董其昌提出的繪畫理念。傅抱石在其著作《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非常首肯:“中國繪畫史的演變,實是一部南宗繪畫的演變歷史”,在傅抱石的眼中,中國畫必須是文人畫,即南宗,它的特徵是:1、注重水墨渲染;2、主觀重於客觀;3、揮灑容易;4、有自我的表現;5、平民的。江西曆史上五代畫家董源、巨然都是以江南山水為底蘊,清新秀麗,平遠開闊,共創“披麻皴”,對後世畫壇有深遠意義。傅抱石將水、墨、彩融為一體,且創“抱石皴”,縱情揮灑,筆酣墨飽,氣暢韻高,情景交融。陳伯程受之影響,經多年揣摩,摸索出一套自家技法,中鋒用筆的“蝌蚪皴”,時疾時徐,行筆過程中運用轉筆,顯得靈動而又蒼勁,墨色交錯渲染,留下無數的散點空白,使得畫面凹凸有致,看似不經意,實率性而又自然。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屋前春色濃如許


《青山可居》、《豔秋圖》都體現了這樣一種探索和實踐。現代山水畫大家陸儼少作畫突出骨法用筆,注重點線起訖分明,強調“寫”而反對描,做到筆的輕重疾徐,墨的乾溼濃淡,章法千變萬化,出奇制勝;充滿韻律感和節奏感。山水畫大家黃賓虹曾論繪畫:“士夫之畫,華滋渾厚,秀潤天成,是為正宗。得胸中千卷之書,又能泛覽古今名跡,爐錘在手,短鑊從心。展觀之餘,自有一種靜穆之致,撲人眉宇,能令睹者矜平燥釋,意氣全消。”這三位大家都是陳伯程承法心儀的對象,同樣他們都是南宗繪畫理念的實踐者和倡導者,都生活在江南、畫江南山水,在他們身上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回溯探源,在靈山秀水的養護下,持“林泉之心”,把握時契,破偽求真,醞釀著一種通會的“蹤跡大化”。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幽谷疊翠圖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高山聽泉


三、以書入畫顯 “大氣”

陳伯程具有比較紮實的文學功底,早年從事文字工作,當過記者、幹過秘書,青少年時期就有不少文字作品見諸報刊,這給他的美術創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在他的畫作落款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幾幅大作品中皆可見到他的自賦詩詞,2005年在石家莊所作《秀山碧水圖》詩云:“環湖水連天,翠屏繞秀山,紫門隨水曲,花經勝空前;村舍多吉日,農戶喜開顏,山水如黛染,佳氣滿山川。”《靈山奇秀圖》賦句:“青山碧湖水愈靜,翠微深杳玉泉飛,溪橋古寺蕩鐘聲,江山聚秀歸新宇。”這些美妙的詩句給畫面錦上添花,寓意更趨完善。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靈山鐘聲


他愛好書法、篆刻,寫得一手好字。熟練掌握書法的技巧及觀念,以書入畫對國畫創作會帶來事倍功半的作用,這也是陳伯程繪畫的優勢。研習書法,成了他畫畫之餘,努力的方向,對書法用筆的體悟極大地拓展了用筆線條的豐富和內涵的提升。在他的畫中,宅屋樹木篆隸用筆,顯得古樸而凝重;樹木稍加捻轉指筆,頗有動勢;山石極盡指腕及全身之力,狂草飛舞,如龍在天,不可端倪。此類筆法在《小樓佳境》、《山靜居》中多有體現,線勾行舟,用行草筆法,有船欲止而動的視覺效果,飛瀑流泉夾于山凹之間,行筆短促而有力,水流湍急之勢畢現。大部分畫作石壁,峭巖的線條都用鬆動沉著絞轉的捻筆破鋒成跡,顯得山石蒼茫,富於變化。中鋒用筆,蒼勁有力。前景畫面或山石,或樹木,或屋宅用焦墨,畫面如遠山則用色調淡墨用側鋒橫塗豎抹,主側並用,加大推遠了層次。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滿山流翠


水墨畫的優良傳統,通過筆墨程式的表達在陳伯程身上得到了繼承和延伸及發揚。筆與指、腕、肘及全身配合,運筆過程中的細微變化,強化了畫面的節奏,使得畫面靈動活絡,氣韻溢紙,彰顯大氣。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群山雲逸圖


四、紮根民間透“鄉氣”

陳伯程自幼出生在農村,對鄉村生活的理解和熱愛,把這熟悉的生活反映在藝術上,成了陳伯程藝術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由。他的國畫創作,大都選用鄉村題材。自然的鄉野,是人生活的最初本源,這養育萬物的土地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鄉間的景物,天然純樸,絕少有人造的痕跡,這樣的自然,最能感動藝術家的靈魂。在繪畫的形式上,陳伯程直趨“鄉音”,揣摩玩味這亙古不變,造物主創造的“自然”,在其中去體認,去感知這無遮無掩的神秘力量。來自鄉間、來自生活的藝術,得到老百姓的喜歡,也得到了同仁們的認同。這些年,陳伯程的畫作頻頻在國際性展賽中獲獎,同時也得到國際友人的青睞,越“土”的東西越“洋氣”,這一觀點在陳伯程的藝術中得到了驗證。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溪山蒼翠


他以一種平民的角度,熔匯版畫、漆畫、民間藝術的造型和色彩,加之以對人生自然的體悟,創造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質樸藝術天地,一個反映出藝術家品質、想法的風格。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夏山曉晴


藝術上的成功只屬於那些腳踏實地,辛勤耕耘之人。對自然的理解,對人生的理解,會影響藝術的高度;謙遜而又質樸的為人態度也會滲透到繪畫中去,勤奮而認真的工作精神同樣會在繪畫中得到體現。畫家雖已過花甲,但在藝術的道路上,還算年輕,想當年齊白石,黃賓虹等巨匠,此般年紀,還未聞達天下,只因天假其年,才終成正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會在藝術家的生命裡自然衍化出“大乘之境”。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如意山居圖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神秘古老的村舍


大乘之境——品讀著名山水畫家陳伯程水墨藝術

春和景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