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值得買嗎?看完後再做決定

香港保險值得買嗎?看完後再做決定

2016年11月,香港保險業公佈了前三季度香港保險統計數據,引發了大陸保險行業的高度關注。2016年前三季度內地居民赴港投保熱情高漲,第三季度向內地居民承保的新保單保費高達188億港元,整個上半年內地客戶貢獻新單保費收入489億港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平,佔個人業務新單保費的比例達到37%,同比上升了15.3%。這些投保人大部分是國內中產階級,他們從全國各地奔赴香港就是為了購買傳說中“性價比極高”的香港保險!

目前,香港人壽保險市場上主要有兩大保險公司巨頭,一家為英國保誠,另一家為友邦保險。另外還有加拿大宏利保險、富衛人壽、美國萬通保險、AXA安盛保險公司、永明人壽、安達人壽等中小保險公司。在香港保險代理人對香港保險的宣傳推廣中,通常將大陸保險產品作為比較對象,大力渲染香港保險的優勢。而在大陸保險從業者眼中,香港保險多少有些名副其實,並沒有所宣稱的那樣美好。

本文無意對香港保險和大陸保險進行全方位比較,得出孰優孰劣的結論,今天只想對香港保險的優點和不足進行客觀分析,希望給那些缺乏保險專業知識,只是跟風衝動購買香港保險的國人們普及一下香港保險,瞭解清楚後再決定是否值得投保。

先說說香港保險的優點。

1、保障範圍廣;在香港,除了1年以內自殺的,幾乎無所不保。香港人壽險一大優勢是相對較少的“免責條款”或“不保事項”,客戶感受和體驗更好一些。

2、較低的保險費和較高的保額;同齡的被保險人,香港保單保費通常是國內保單的50%-70%。尤其在重疾險方面,香港保險的價位優勢更為明顯。人壽保險的費率是按照當地人口壽命、疾病率、死亡率等因素精算出來的,香港人口平均壽命85歲,大陸人口平均壽命約75歲,因此國內保險公司的保險費率要比香港保險公司高出一些。

3、香港的投資型保險產品的收益率更吸引人;內地的壽險預定利率被定為2.5%,演示利率普遍分為高中低三檔,最高檔收益不過7%;而香港的投資型壽險演示利率往往只有兩檔,收益水平為8%-12%,這種收益水平是國內保險公司目前無法達到的。

看完這些,是不是很有購買的衝動了?且慢,接下來我們再分析下香港保險有哪些劣勢:

1、匯率風險。所有香港保單均不能以人民幣直接結算,需要兌換成港幣或者保險條款中允許的支付幣種,如果人民幣兌港幣匯率變化,可能會引發以港幣結算的保單年收益率減少。

2、法律訴訟風險和維權成本高。大陸法律和監管部門對香港保險公司沒有法律上的監管權力,投保人只能依照香港的法律制度請求司法援助。一旦發生保險糾紛問題,如保險營銷欺詐、條款內容不符等問題,投保人需要與香港當地的法律機構接洽,處理相關法律糾紛,而在香港請律師代理訴訟,維權成本非常高。

3、距離問題。由於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相隔甚遠,如果發生理賠申請資料不齊或其它疑問的情況,解決問題的時間必然就會延長,沒有面對面,服務也會成為最大的難題。

4、最大風險——地下保單。地下保單通常非法在境內銷售的香港保險公司保單。按照我國當前的法律法規,大陸居民赴港期間向香港保險公司購買保險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但僅限在香港簽署保單。在內地投保,且繳納保費,再由香港的保險代理人將投保單和保費帶到香港的保險公司簽發保單的行為,都是涉嫌違法的,給投保人帶來巨大的風險。

總結來說,香港保險更加適合兩類客戶人群一是距離香港較近,出入香港較方便的廣東客戶(比如深圳),這樣在保險相關事宜的溝通及保險售後服務方面,會更加方便和有利。二是家庭資產較為豐厚,有理財配置需求的大陸居民,看中了香港保險穩定的高收益率,不妨將其作為一個投資參考。而如果只是購買保障型保險、地理位置離香港較遠的大陸客戶,則完全沒有跟風購買香港保險的必要。


關注“保險說”頭條號,一個資深理賠師打造的保險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