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漸入「硬通貨」時代,外儲回升主因

【人民幣漸入“硬通貨”時代,外儲回升主因賬面升值,“強人民幣+弱外儲”提供降準條件】作者:鄧海清,“海清FICC頻道”首席經濟學家;陳曦,“海清FICC頻道”研究員中國8月外匯儲備30915.3億美元,預期30950億美元,前值30807.2億美元。8月外匯儲備環比增加108億美元,為2014年6月以來首次七連漲。8月外匯儲備21873.14億SDR,前值21884.02億SDR。1、外匯佔款連續七個月為正,但8月比7月有所回落,且外儲回升主因海外債市上漲導致的賬面升值,疲弱的外儲與8月的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相悖。中國8月外匯儲備繼續上升108.07億美元,為連續第7個月上升,再次2016年下半年以來外儲快速下降的趨勢已經扭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8月外儲上升僅為108.07億美元,遠低於7月外儲回升幅度239.31億美元,8月外儲的略微回升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上漲近2%明顯相背離。同時,我們注意到,8月全球債市收益率普遍下降,債券類資產價值大幅上升,這部分因素推動了外匯儲備的上升,這意味著8月外儲小幅回升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資產價格的因素,這些賬面上的升值並不會導致基礎貨幣的投放,8月外儲回升僅108億美元對應的貨幣投放要進一步打折扣。8月外儲與人民幣匯率的顯著背離,我們認為,可能與反腐、對外投資等導致的資本外流趨勢並未逆轉有關。2、“人民幣強勢、美元弱勢”格局確認,人民幣有望成為“硬通貨”。早在2016年底,我們《外儲連續兩月回升,2017年人民幣匯率大概率“逆襲”》、《2017年投資最大難題:人民幣暴漲是“曇花一現”還是“趨勢逆襲”?》(作者:鄧海清、陳曦)中明確提出,中美兩國基本面對比的拐點在2016年下半年-2017年出現,四大背離消失,2014年以來的人民幣貶值趨勢大概率在2017年結束,2017年人民幣升值並非“曇花一現”,而是“趨勢逆襲”,目前來看,已經得到了充分驗證。至於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我們認為,隨著特朗普政府內部分歧加大、美國經濟復甦階段性見頂、歐洲經濟復甦強勁,將進一步帶動美元指數走弱,與此相反,中國經濟逐漸穩定進入L型下半場、資產價格泡沫風險逐漸化解,中美基本面對比將進一步帶動人民幣走強,“人民幣強勢、美元弱勢”格局確認。3、至於央行貨幣政策,我們認為,由於8月“人民幣匯率大漲+外匯儲備不佳”的背離明顯,人民幣匯率大漲帶動外匯佔款回升的情況並未發生。反觀中國的銀行間流動性,目前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的結構失衡明顯,從解決流動性結構性矛盾、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降低同業槓桿出發,“降準+公開市場回籠”是最佳貨幣政策組合。我們重申觀點:目前央行降準已經具備較好的政策窗口期:一方面,人民幣匯率已經進入趨勢性升值,匯率給予了央行政策足夠的降準空間;另一方面,央行預期引導加強,“降準=寬鬆”的誤讀可能性降低,央媽是時候把“降準”提上議事日程了!4、關於2017年下半年債市走勢,我們維持之前的觀點:2017年債市“先苦後甜”。由於目前的“維穩”訴求遠超過其他因素,以及央行二季度報告罕見定調“維護債券市場平穩運行”,在央行貨幣政策中性、不進一步緊縮的前提下,將支撐債券市場走牛。我們認為,由於“降準”的意義並非重回“貨幣寬鬆”,但“降準”能夠解決當前大銀行與中小銀行之間、銀行與非銀之間的結構性問題,提高央行貨幣政策“中性”意圖傳導效果,穩定市場預期、降低對於“利率趨勢性上行”的過度擔憂,2017年債市“先苦後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