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老巷故事——鼓樓街

□ 周邦基

安康老巷故事——鼓樓街

今天的鼓樓街本名古樓街。鼓樓,清人顧張思在《土風錄·鼓樓》中說:“北齊交州(今廣西蒼梧)剌史李崇,以地多盜,乃村置一鼓,盜發處擊鼓為警,四面諸村同時擊鼓相應。以後各州相次推行。其建於城隅上者,亦為報時之用。”

樓街,在“小什字”以南至現在的“清雅齋”飯店間,相傳在今鼓樓東、西街與之交匯處,有“一腳踏四門”的“古樓”故得此街名。《興安州志》卷二《學校志》載:“文昌閣,在文廟東。下為崇臺,街衢四達,上建高閣,下肖文昌像,南面為興起斯文坊。明萬曆十七年(1589)知州姚鳳翔建。守道李天麟重修。順治十四年(1657)毀於火,止存臺基,今州人呼為鼓樓是也。康熙二十五年(1686)總鎮程福亮捐資重修,工未竣,而會程公以致仕去。”由此可見此處並無“鼓樓”,故人們向來皆以“古樓”謂之,如稱“古樓小學”“古樓街”。現作“鼓樓街”,則是最近幾年“挖掘”出來的。

其實,此街本名“安康街”。明人魯得之《安康橋碑記》作“安康路”。因街的最南端有城門曰“安康門”,故有此街名。“安康門”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安康”為當時的“金州”的古郡縣名。今人多謂“安康古稱金州”,實在是一場大誤會,因為安康要比金州得名早274年。“安康”二字作為吉祥的地名而言,它不僅是一種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而且還是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徵,並且也是一個地域文化的載體。其歷史積澱之厚重,文化內涵之豐富,絕非一句簡單的“含有‘安寧康泰’之意”所能概括得了的解釋。故清陝西巡撫畢沅《興安升府奏疏》言:“查興安系古安康郡地,應請即名為安康縣。”

三國末,魏元帝曹奐景元四年(263),魏詔諸軍大舉伐蜀,遣徵西將軍鄧艾督大軍三萬餘威逼益州(成都),蜀後主劉禪不戰而降。兩年後,即公元265年,曹魏大將軍晉公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取代魏主曹奐自稱武帝,改國號為晉,都洛陽,更年號為泰始。至吳末帝孫皓天紀三年(279),晉武帝司馬炎決意伐吳以完成統一大業,遂詔益州刺史王濬修舟艦。次年,王濬自江夏(武昌)以舟師順流直入建業(今南京),納孫皓降晉。自此結束了“昔自漢末,四海分崩,三國鼎力”的分裂局面。面對山河一統,西晉王朝認為:“今天下為一,當韜戢干戈。”也就是說應裁減軍隊,把兵器都收藏起來,並重新調整行政區劃,“凡州十九”“分巴、漢之地為梁”,讓百姓修養生息。並重新更元,改年號為“太康”以示慶賀。太,極大。古通“泰”。同時為安置巴、漢一帶流民,將曹魏時分漢中另立魏興郡而隸屬之安陽,亦更名為安康。泰康,一國之年號;安康,一縣之稱謂。一經聯繫,國泰(康)民安(康)之寓義油然而生。

昔日的“古樓街”寬闊之狀與“小北街”一般,其間亦有棧房、染房、漆匠、旋匠等五行八作,卻無“小北街”繁榮的商業氣息。街中居民多以打鐵為生,僅範氏家族所開的“范家鐵鋪”就有好幾處,散落了半條街。街中“王鐸”的“回鍋牛肉”和“羊肉餅”,是久負盛名的地方名貴小吃。“工未竣”的文昌閣(古樓)崇臺上大樹參天,枝繁葉茂。每至傍晚,數百老鷹棲其上,乃城中一大景觀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