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今天是端午節,不不出意外的話,大家今天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轉發: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表情的二姑,總之這段文字告訴我們:端午是悲壯的祭日,我們不該快樂。

我接下來將一點點用科普來扒皮,畢竟擺事實講道理是我們的光榮傳統。

首先,這段謠言有依據嗎?

答:真有那麼點兒。

是這樣的:南朝有個人叫宗懍,寫了本《荊楚歲時記》,說“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意思就是說龍舟(注意不是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的。

結果翻一頁又說:“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曹盱)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

噢,不關屈原的事啊,那你剛寫的不逗我嗎?

其實是這樣的:伍子胥大家都知道,被夫差用口袋裝著沉了江,據說是在五月五日。到了漢朝,曹娥他爹曹盱來了。他五月五日“撫節按歌”祭祀伍子胥,又唱又跳,一高興掉江裡了。《曹娥碑》記載,曹娥找了“旬有七日”也沒找著爹,就自己跳進江裡。又過了五天,自己的屍首馱著爹的屍首浮上來了。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拓片

別的先不論,謠言已經張冠李戴了一條:宗懍說五月五日死的是曹娥爹,閨女算下來是五月二十二投的江。那些說曹娥五月五日投江的確定小學算數及格?(其實宗懍也錯了。《曹娥碑》原文是“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員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沒有提到五日)甚至,《荊楚歲時記》裡還記載了第三種說法:“《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完了說這事兒“不可詳也”。你看,作者擺完三種說法後老老實實說糊塗,你何必揣著他的糊塗裝明白呢?

那麼,端午節是屈原or伍子胥死後才有的嗎?

答:不是。

端午節的起源早在這些人以前。夏商周是中國歷史上的溫暖期(見竺可楨先生考證),當時的五月比現在熱到不知道哪裡去,毒蟲猛獸又都跟著太陽出來活動,人們就容易受到疫病暑氣等傷害。《禮記》載:“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便有這個意思。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北齊《校書圖》。古代沒有空調的老爺們兒只能穿著騷氣的吊帶裝解暑

遠古先民怎麼辦呢?先秦古籍《夏小正》說:“此日蓄採眾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說:“五月五日, 蓄蘭為沐浴。”如今大江南北幾乎都要在端午採菖蒲和系五色絲,兩廣等地甚至保留了更古的藥湯沐浴。所以硬要“正統論”的話,“除毒”絕對比紀念屈原“正統”。

而且端午節為什麼叫端午節?宋人吳仁杰考證過,這個節日應該是五月“午”日而不是“五”日。“午”有陰陽交匯的意思,所以春夏交替時要過端“午”節,這麼梳一下,是不是就順了?

最早把屈原和端午綁一塊兒的文獻是吳均的《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 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 竹筒貯米, 投水祭之。”然而用名人名事來附會,向來是中國民間解釋事物的拿手好戲。現在我們看到旅遊景區的“百年老字號”都嗤之以鼻,何況吳均距離屈原已過了七百年呢?換句話說,吳均記載的並不是“先秦的端午節由來”,而是“南朝的端午節說法”。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乾隆:你們連粽子祭屈原都能信,咋就不能信我下江南的時候發明瓦罐湯?

我們有證據。晉代的周處比吳均時代早,他的《風土記》說粽子“蓋取陰陽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所以它“龜表肉裡,陽內陰外之形”,乃是為了表示時節交替,和屈原沒啥關係。這說法雖然更古老,但沒屈原故事好玩兒,後來就被遺忘了。因此,一方面民間有添油加醋(學名“層累造史”)的敘述習慣,另一方面官方也需要拿屈原當“忠君”的儒學榜樣,端午節裡屈原的權重就逐漸變大了。這個演變大概發生在“獨尊儒術”的漢朝以後。

我個人猜測:五月五日附會成諸多名人凶日,可能也是從迷信陰陽學說的漢人開始。什麼“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司馬遷《史記》)、“俗雲五月五日到官,至免不遷”(應劭《風俗通》)等等。到了唐初,祭祀屈原的說法都不流行。《唐會要》記載,高宗李治在五月五日這天看見宮裡熱鬧,就愣頭愣腦地問:“這五月五日過節是咋來的啊?”大臣許敬宗用了《續齊諧記》來回答,李治才知道是祭祀屈原的。要是放在今天,他要被噴子罵死。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元代吳廷暉《龍舟奪標圖卷》

江紹原先生考證過,賽龍舟最早也是“禳災疾病”,後來才附會到打撈屈原上。這裡姑存一說,但端午節早已有之,且本意是除毒辟邪,這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個問題:端午節在古代是個“悲壯”的節日嗎?

當然不是啦,人家過得比你小長假歡樂多了!中文系的張頤武老師(我的答辯老師嘿嘿)以前便發微博說過: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端午節最早是除毒辟邪,這一條脈絡一直沒斷過。早在漢代,老百姓就會“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這就是如今五色絲之濫觴。上文提到的高宗李治,問完許敬宗後大概有點尷尬,就強行裝一波,說:“我見一記有云:五色絲可以續命,刀子可以闢兵。此言未知真虛,然亦俗行其事。”表明自己身經百戰見得多,這些冷門知識還是知道一些的。

然而到百姓這裡,幾乎就只剩下歡樂了。古代交際應酬有固定格式的應用文,敦煌藏經洞有一篇唐大中十年(856)的《端午相迎書》是這樣的: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喜逢嘉節,端午良辰,獻續同歡,傳自荊楚。但慚羈泊,何可申懷,空備團粽,幸請XX光臨。

還有一篇大同小異: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達逢佳節,端午良晨。何以伸展,空備團粽。輒敢諮邀XX狀至,幸垂過訪。

還有篇端午禮物清單,提到“酒伍甕,麨三碩,佑伏以蕤賓之節”。腦補了一下他們“喜逢嘉節”,喝著酒,吃著炒麵和粽子過端午的樣子……

臥槽,這不就是這幾天我和朋友看世界盃?

再翻一下明代的《啟雋類函》(也是應用文大全),粗略一輯就能得到26篇賀端午文,各種祥、瑞、嘉、樂的字眼不絕於目。你確定古人端午過得“悲壯”?就拿宋人舉個例子吧:他們端午吃的有白團、釀梅、香糖果子,喝的有梟羹、菖蒲茶、菖蒲酒,玩的有賽龍舟、鬥百草、掛符袋。從吃到玩,不比現代人差。

詩詞也是一個有力佐證。唐以來,描寫端午歡樂的古詩詞也是多如牛毛,比如晏殊的“一一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宮闈百福逢嘉序,萬戶千門喜氣多”。這是居家宅男型,當然也有風流才子型,比如在青樓過端午的唐代萬楚:

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鬥麗華。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豔,醉舞雙眸斂鬢斜。

誰道五絲能續命,卻令今日死君家。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上面說到了,唐人認為五色絲能“續命”,萬楚卻說:“誰說能續命的?我今天要死在你這了!”……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很“悲壯”。

退一萬步說,因為屈原在五月初五去世,所以我們這一天不能開心嗎?情人節是為了紀念瓦倫丁臨刑;五一是為了紀念“乾草市場暴亂”中流血犧牲的工人階級;六一是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這些都是文化節日而非公祭節日,為什麼其他節日就能“快樂”,而端午就只能“安康”?唬誰呢?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我至今不能忘記在廣東吃的巨大的枕頭粽

當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祝我“快樂”和“安康”我都欣然接受。但送快樂是一種祝福,至少你不能一盆冷水潑過去:“不能說快樂,要安康!”要不然別人多尷尬啊。這麼做不是有文化,而恰恰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順便,“非遺專家楊廣宇”也查無此人,所以洗洗睡吧。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最後放一張老舍先生的信吧:

「文化溯源」端午應該“安康”還是“快樂”?看古人怎麼說……

鐵聲、伯吹兄:

端陽日午十二時祈來吃餃子。北方侉子不會作菜,餃子佐酒,差足以代角黍耳。勿卻是幸!祝吉!

弟舍躬

三日

你看,情意到了,又何必計較幾個文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