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 有的人,在找工作的路上,奔波、忙碌、焦慮……

· 有的人,在辦公室電腦前不停的投簡歷,看招聘信息,猶豫、徘徊、煩惱……

· 有的人,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找不到可以讓自己喜愛的工作。

職場中,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屬於自己的職業規劃。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 11月,臨近年底,學生公寓某宿舍內,小A一身西裝革履卻又疲憊不堪地回到宿舍,癱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書桌上是一堆複印的簡歷、作品、成績——秋招已經臨近尾聲,相比於其他人最少3、4個offer在手,小A一個offer還沒有,焦慮、恐慌、迷茫。今天的面試,小A依舊感覺不到任何希望,但是想想這是這周唯一的一個面試,又不禁一陣憂慮…… 』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 11月,臨近年底,辦公室內同事各自忙碌,做報表、寫方案、列規劃、刷手機、逛淘寶、看抖音,此時小B身處他們其中,遠遠望去和大家一樣“忙碌”。然而,走進小B你會發現,他正在偷偷投簡歷、偷偷看招聘網站、偷偷準備換工作——這是小B畢業後的第三份工作,他知道剛畢業不能隨便換工作,也知道自己已經換了3份工作非常危險。但是入職新公司1個月,從公司發展到領導能力,從同事關係到工作內容,從薪酬福利到上下班距離,小B找不到一丁點兒留下的理由,看不到一絲絲未來。』


臨近年底,一種人還在發愁找不到工作,如何過年。一種人在發愁換一份新工作,過一個好年。都說職場也不過是一種“圍城”,外面的人看到的都是光鮮亮麗,裡面的人感受到的都是諸多問題。雖然時空交錯,但相信求職中的小A,一定會羨慕小B還有一份工作,但小B這種“如坐針氈”的感覺,無論職場新人還是老人,相信都一定有過“切膚之痛”。

為什麼有人找不到工作,又為什麼有人頻繁更換工作?

這兩種問題,那一種更麻煩更嚴重?

因為找不到工作而焦慮、迷茫,所以會”飢不擇食“、寒不擇衣;而在“將就”中選擇的工作,很快就會發現很多問題;於是就會開始再次焦慮,開始考慮換工作,在此陷入求職找工作的泥潭;如此循環往復,構成了職場中的“惡性循環”。

“工作再難找,肯定也是能到的。關鍵就看喜不喜歡,合不合適。”

相信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而在這句話背後,所蘊藏的,就是在職場工作選擇中的一個核心信息:職業規劃

因此對於職場新人而言,不怕你找不到工作,就怕你沒有職業規劃。

關於職業分類,相信極少數人知道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

在2015新版《大典》內容中,職業分類結構為8個大類、75箇中類、434個小類、1481個職業。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如此細緻的職業分類,在看到職業數量龐大的同時,更應該關注職業結構的分類,進一步關注自己的職業規劃。

1. 他們都沒有職業規劃

小C是文科生,畢業之後順利的進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做內容運營工作。為什麼選擇內容崗位,小C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文科生,文筆好,所以很適合做內容、寫東西。可是半年之後,小C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寫東西,或者說自己喜歡寫的東西和工作中要求寫的東西,是南轅北轍、大相徑庭的內容。

小C以為自己專業是什麼,就要做專業相關的工作,不然就浪費了自己四年大學專業。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小D是一個極富情調與浪漫氣質的職場新人,由於之前一直看電影電視劇,被職場劇中的市場部所吸引,因此畢業之後就進入了一家外企的市場部。在他想象中的外企市場部,是窗明几淨的大落地窗,潔淨典雅的辦公桌,每個人都優雅而專業,喝咖啡,講英文,操控整個市場運營。結果,入職之後連續的加班、做ppt、跑市場,讓小D苦不堪言,而且面對外國大leader自己的蹩腳英文根本蹦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小D以為選擇了一份自帶”光芒“屬性的職業,但實際他既不瞭解這個職位的工作內容,也不瞭解自己的能力。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小E自認為是一個充滿激情與夢想的人,因此在公司上了一個月的班,就因為受不了朝九晚六的辦公室生活而選擇辭職。他向父母“借了”一大筆錢,決定自己創業。在逛了幾個創業網站之後決定開一家民宿。想象中把房間佈置的充滿地域風情與設計感,然後每天接待來自不同城市、文化的旅客,和他們分享故事與經歷。但事實是,幾乎用掉一半資金拿到房子之後,才驚覺原來還要裝修,裝修完了買完傢俱,突然發現房間裝飾非常的“土”……隨後,旅客的不同入住時間讓他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打掃房間也成了自己的工作,客廳沒有紙巾了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更是不斷。

小E以為夢想和激情就可以步入人生巔峰,卻發現夢醒了之後,是諸多瑣碎的水電氣維修。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小F畢業兩年了,畢業後一直不曾換工作。然而看似穩定的背後,是小F長達一年的抑鬱和焦慮。做著自己不喜歡而且非常不擅長的工作,每天都要面臨領導的巨大壓力,自己想試著做一些有價值的工作,或者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直接被領導否定。每到週末小F就躺在家裡沙發看電視,拒絕外出;每到週日就開始發愁明天又要上班了。為什麼不選擇辭職,因為擔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擔心下一份工作會不會更糟糕,擔心自己這兩年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項目、作品……

小F完全被工作困住,糾纏與工作問題之中,卻沒有勇氣去嘗試或突破,也沒有思考過自己今後的職業生涯。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2. 興趣不等於職業規劃

專業不等於職業;“看”到的美好職業背後藏著很多看不到的專業門檻與挑戰;想象中的“自由”職業,背後更是有想不到的辛苦和壓力;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卻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這些職場新人的“誤區”或“困境”,其實也是多數人的問題。而這種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沒有一個合理的“職業規劃”。

追本溯源,為什麼我們如此“迷茫”,職場新人在網絡中被批評,認為90後說不得、罵不得;職場中年人更時不時地就被冠上“焦慮”的title,上有老下有小地,好像人一到中年人生就自動灰暗了。

· 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是這樣告訴我們:

· 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高中;考個好高中,才能進個好大學;進了好大學,以後才能找個好工作……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就在這樣一種“催眠曲”中,我們以為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只要好好唸書就可以了,只要成績優秀就可以了。學習、唸書、成績,和工作、職業、未來畫上了一個大大的絕對的等號。

這種片面的理想化的思維,就造成了,有些高考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幾乎不做認真思考就隨便填了志願;有些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幾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看”哪個公司好哪個薪酬高哪個適合自己專業,就投上了簡歷。

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困境”。

有人說,職業規劃,就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單純依靠自己的興趣、喜好,就決定自己的職業規劃,興趣就等於職業規劃嗎?

I · 興趣可以變,職業道路不可以“隨變”

你可以今天喜歡看電影明天喜歡聽音樂會,這是興趣;你可以突然想學畫畫,可以考慮報個鋼琴版;你可以喜歡咖啡就去買咖啡機,可以喜歡攝影就去買一臺攝像機。興趣可以隨著時間、經歷改變,但是你的職業道路,卻不能那麼“隨意”地改變。

如果一份簡歷上,寫著你做了半年的設計師、三個月的程序員、七個月的咖啡師、一個月的銷售,相信HR同學一定不知道你到底想要幹什麼。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I · 興趣,你喜歡的,不一定適合你

你認為你喜歡寫東西,以為自媒體、內容創業非常火爆,所以就選擇“以寫謀生”;你以為你喜歡自由,會設計,就去大理開民宿,看洱海吹海風曬太陽;你以為設計師呈現出絢爛、獨特、經驗的作品讓你感覺很酷,就也想試著畫試著接觸ps……興趣會讓你知道這個東西、這件事情你喜不喜歡,但是是否真正適合你,需要你自己的思考和審視。

職業,工作,除了你的興趣喜愛,還涉及你的性格特質,你的專業能力,你的天賦特徵,你的優缺點等等。

職業規劃是一個綜合性的、在時間與空間多維度的思考,與你天生的特質、後天的經歷、未來的規劃、個人的特點都息息相關。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3. 職業規劃以外的工作就不做?

有人說,確定了職業規劃,那麼職業規劃以外的工作、任務、事情,我是不是就不應該做了。

職場新人常常會犯這樣一個錯誤,或者有這樣一種困惑:有些事務性的小事,瑣碎雜事,和自己的工作內容、工作結果不相關,為什麼還要我做?這不是浪費我時間嗎?我讀了那麼多書,現在卻在做ppt、把數據輸入excel、開會做會議記錄、整理資料文件、預約會議室……這些雜事都太“小”,對嗎?

幫領導做ppt,看似和你的職業規劃無關,但是良好的ppt製作技術,是多數工作的基本內容與需求之一,未來你向上級做彙報,向客戶做方案路演,向同事做項目安排,這些場景都需要ppt技能;與此同時,幫助領導做ppt,是最直接瞭解部門工作、領導工作內容的途徑,你可以從領導的角度去審視整個部門的工作,可以去思考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後期方向,可以分析自己當前工作的優劣。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把數據輸入excel,有的人會依葫蘆畫瓢地套用原本的表格模版,一個一個敲進去;但是有的人,會認真查閱數據內容,將數據依據業務工作分為多個維度,以最直接、簡潔的方式進行數據錄入;同時,會有人發現數據源龐大時,會自發自學excel的相關技巧。

開會做會議記錄,有人認為開會原本就是無聊、冗長的“流程”;但是有的職場新人,會認真聽取每一位發言領導的分享內容,在記錄會議內容的同時對重點內容做記號;會議結束後,還會對會議中形成的重要決定、項目作出標註,將會議重點事項反饋給領導。藉助會議記錄的工作,瞭解會議中所有相關部門的工作內容,對公司當前運營流程與重點項目從有了解到有思考。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這些,瑣碎的小事,一定是職業規劃不包含的,但卻是職業技能中的重要能力與素養。因此,職業規劃是幫助大家選擇好職業方向,讓大家有的放矢、目標明確;但同時,職場中的良好習慣與學習能力,是職業規劃無法涵蓋的,需要大家注意和關注。

職場新人會被“小事”、“瑣事”纏身,一方面不敢拒絕,另一方面卻又不明白其中的價值。將小事變成了“煩事”,將有價值的事變成了浪費時間的事。

4.職業規劃,看不見的職業導航

最後,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需要職場新人,從興趣出發,結合自己的個人能力、素養、性格特質等多方面的綜合因素進行思考;同時可以與學長、領導、HR進行溝通,藉助他們的經驗與經歷,豐富、優化自己的職業規劃路徑。同時,還要注重個人的職業規劃一定不能脫離時代、脫離市場,考慮今後全球、中國的經濟、文化等趨勢,制定出一份具備科學性、嚴謹性、可行性的職業規劃。

如果你是應屆生,還在茫茫招聘會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是職場新人,正在一家公司面臨這樣那樣的工作問題與疑惑;如果你是正在考慮換工作的職場人,而且不知道自己下一份工作要做什麼。職業規劃,值得你們思考和重視。

校園招聘:比找不到工作更嚴重的,是你沒有職業規劃

更多職場·面試·校園招聘文章

群面最容易被淘汰的幾類人 https://www.toutiao.com/i6599888522063118855/

面試時做過最後悔的事情 https://www.toutiao.com/i6611391254875865603/

秋招面試必知事項 https://www.toutiao.com/i6611055828008960526/

手握一堆offer的技巧 https://www.toutiao.com/i66110298925050107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