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三國演義嚴重不符合的三國人物,法正上榜,差別最大的是此人

三國是一個經常能夠被人們提起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很多能人都是留下了自己的精彩表演,尤其是隨著小說演繹之後,很多人物更是被大家接受了,但是小說畢竟不是歷史,因為很多的情節都是虛構出來的,所以出於某些考慮或者刻畫某些人物的需要,自然也就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動,所以很多小說中的人物和歷史 真正的人物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這裡面就選取五個歷史和演義差別很大的三國人物,來和大家探討一下。

與三國演義嚴重不符合的三國人物,法正上榜,差別最大的是此人

第五個人物就是王朗,估計看過影視劇的人們應該對諸葛亮利用自己的口才,在陣前將一個人給罵的墜馬而亡吧,這個人就是演義中的王朗了,但是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沒有和諸葛亮有過交鋒的,所以這也就不會是事實了,而且這個人在很早的時候就是投靠到曹操的手下,在曹叡繼位之後,更是成為了司徒的高官,而且這個人是一個處理政務的好手,所以是不可能隨軍出征的。

與三國演義嚴重不符合的三國人物,法正上榜,差別最大的是此人

第四個是法正,這個人是蜀漢的軍師,也就是和諸葛亮是一樣的地位了,而且此人在軍事謀劃上是很有天分的,這一點是諸葛亮比不了的,而在演義中可能為了突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所以跟隨劉備出征的人物也是落在了諸葛亮的身上,其實真實的情況是諸葛連沒有和劉備來到前線,而是負責鎮守成都這個大後方,而真正出徵的卻是這個法正了,也是在他的謀劃下,黃忠才能夠順利的收割夏侯淵的人頭的,後來在劉備兵敗夷陵的時候,諸葛亮認為如果法正要是在的話,那麼肯定是不會有這場失敗的,能夠得到諸葛亮的肯定,所以這個人的實力絕對是不容小覷的。

與三國演義嚴重不符合的三國人物,法正上榜,差別最大的是此人

第三個是朱然,這個人是東吳的將領,而且在演義中是被趙雲一槍就給瞭解了性命的,而這也應該是作者為了突出趙雲的能力所做的改動的,然而真實的情況是朱然和陸遜在打敗劉備之後,認為不應該追殺劉備,更應該做好防備曹魏的工作,所以這個人壓根就沒有追殺劉備,又怎麼會被趙雲給殺掉呢?而且後來在面對著曹魏的進攻的時候,朱然負責的就是江陵一帶的防守工作,而且即便是在張郃等人的攻擊之下,依然是能夠堅守數月的時間,這份實力在三國時代都是佼佼者了。

與三國演義嚴重不符合的三國人物,法正上榜,差別最大的是此人

第二個就是蔣幹了,這個人在演義中是周瑜使用反間計的一個很重要的人物,正是因為他偷走了假的投降書,讓能夠讓曹操殺掉了自己的水軍將領,可以說在演義中蔣幹是一個被周瑜玩弄的對象,然而這都不是史實,雖然在歷史上卻是存在著蔣幹來到周瑜軍中的事情,但是盜書是肯定沒有的事情,而且在參觀了周瑜的軍營之後,他給曹操的話語也是說周瑜這個人是一個人才,但是也是一個難以用語言就能夠說動他投降的人,這才是真實的情況。

與三國演義嚴重不符合的三國人物,法正上榜,差別最大的是此人

第一個就是魯肅了,這個人在演義中是一個老好人的角色,而且還有些膽小怕事的感覺,但是這也不是真正的魯肅,歷史上魯肅雖然極力主張聯合劉備,但是可不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

與三國演義嚴重不符合的三國人物,法正上榜,差別最大的是此人

而且他還是第一個提出天下三分的人,當然這是和孫權說的,而且時間肯定是在諸葛亮和劉備之前,所以也就不會存在什麼盜用的說法了,而且在周瑜死後這個大都督的重任就是落在了魯肅的身上,怎麼看這都不是一個膽小的人,剛何況歷史上真正的單刀赴會其實就是出於他的手中。

與三國演義嚴重不符合的三國人物,法正上榜,差別最大的是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