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教師」 成爲高危職業!

12月4日,電視劇《我的體育老師》騰旭視頻熱播完畢,有情人終成眷屬,大團圓的結局,皆大歡喜。但有一刺,如梗咽喉,不吐不快。劇中英語“孫老師”,遭遇學生“路寬”罷教門,先是糾集同學聯名上告到校長室,學校很快做出辭退孫老師的決定,無奈之下,孫老師教學生涯中途被叫停,賦閒在家;之後,路寬同學發現,新來的外教老師並不能提升自己的英語成績,反而下降了,於是懷念先前的孫老師,於是故伎重演重新發起了“聯名上書”學校,學校很快又做出決定,讓孫老師回校教書,孫老師因此對路寬同學感恩戴德。一位兢兢業業的老師的命運,除了“校董”“校長”“家委會”居然還掌握在某些學生手中——不禁一問:路寬是何方神聖,能讓一位老師起死復生?乃一初三學生耳!不由得感嘆一句:悲哀啊,教師!

不能讓“教師” 成為高危職業!

劇情似乎有些滑稽,但仔細斟酌一下,路寬同學罷教的唯一動機在於自己的成績,也即分數。這跟當下“唯分數學校”“清華北大班”一窩蜂地“追分”背景是相吻合的,用“分數”一把尺子考察、評價教師,甚至作為晉升職務、留用續聘的唯一依據。

固然,學生告老師,居然告倒了老師,這裡面有大家都圍著分數轉的因素,於是事兒成了,但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學生敢告老師,如果路寬同學壓根兒不敢去做,或者心裡有老師的話,這個事兒也不成。

所以,從整個“學生聯名告老師”事件中,師道尊重的衰落是首因,分數的誘因只是催化劑。

在對老師的訪談中,當問到“師生相處中,你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時,多數老師都表示:師道尊重的衰落是與學生相處時面臨的最大挑戰。近年來,由於教育理念的轉變,師生的實際地位正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教師由“領導者”、“組織者”、“管理者”正在變為“協作者”、“參與者”、“引導者”,學生的“主體地位”則不斷強化,學生對教師的態度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部分學生對教師失去了應有的尊敬,更有甚者對教師產生牴觸情緒,而教師限於師德規範的要求又無能為力,從而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有教師因此戲言“如履薄冰”。

有人說這是電視劇,誇張了的,不是真的。一者,藝術也是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一定意義上的真實;二者,現實中,時常有某教師因為某些家長的群議,被撤換班主任或是任課老師的情形屢見不鮮。還有人說,這是發生在民辦學校。其實,您稍微瞭解一下,公辦學校也不例外。中國民辦教育是當今中國教育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員,它的發展可以確保中國教育朝向特色方向發展,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教育的不同需要,但不能因為它的特色化,而忽視了保障教師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可以說,公辦、民辦教師待遇平等是中國教育生態文明的一個重要的標誌。

“分數”的壓力,讓教師成為一種高危的職業。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當“受業”聚焦到“分數”一點時,教師深切體會到這種強大的壓力。社會、教育主管部門因為分數可以找學校領導討說法,學校領導因為分數可以找老師討說法,家長因為分數可以找老師討說法,學生因為分數可以找老師討說法,分數鏈的底端只有老師。學生家長對子女普遍有著過高的期望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必然投射到教師身上,對教師也產生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望,提出近乎苛刻的過高要求。當你認真地給班級學生講授古典詩詞創作手法的時候,或者引導學生講述飲食文化的時候,或者你在與學生探討孔子與柏拉圖的時候,學校領導對你頗有微詞,繼而你被邊緣化了,就因為班級學生成績沒有快速提上來。於是乎,你的教學漸漸地變得功利起來,一句話,不利於快速提高分數的教學行為都給叫停,除了刷題還是刷題,至於學生明天發展好不好,再說。

“傳道”的壓力,讓教師成為一種高危的職業。如今的孩子,屬於“尿不溼”一代,家長管不了,當老師的自然也碰不得,學生長成“歪脖子樹”就長成“歪脖子樹”與我無關,哪天你想不清楚碰了“高壓線”,飯碗也就丟了。可是事實上教師大多不這麼幹,都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堅守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傳道”路上,嚴格要求學生,相信著名教育家馬卡連科說的話:“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認為教師的懲戒權從來不曾丟失,因此而丟飯碗的風險時時存在。

“角色”的壓力,讓教師成為一種高危的職業。尊師重教在我國已被提倡多年,但社會文化對教師的定位卻難以令人喝彩。中國傳統文化對教師賦予“聖人”的人格定位。“天地君親師”,教師不但承載了文化傳遞的使命,更承載了道德傳遞的使命。人們對教師的人格期盼也超出了普通人能夠承受的程度,這樣的定位可望而不可即,對教師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那麼,如何規避風險呢?除了教師自身練好內功,快速專業成長起來,自我調節,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社會應該關心與支持老師的工作,可以在制定相關法規時,切實保護教師權益,體現人文關懷,滿足教師的基本生存條件,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呼籲社會理性對待分數,分數之外有其他,有開心,有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