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把死棋下活的人?

閒談趣更


1、李世民

唐朝第二任皇帝。18歲時鼓動作為隋朝太原留守的父親李淵趁著天下大亂之際起兵反隋,半年內一舉拿下隋王朝心臟地帶——關中,並在此建立唐王朝。但是鬥爭遠沒有結束,當時的唐王朝如同天下所有反隋力量一樣不過是稱雄一方的普通割據政權。就實力而言,勉強算個二流。環繞在其周邊的則是劉武周、竇建德、薛仁杲、王世充幾大一流勢力。而年輕的李世民則毅然肩負起掃滅群雄統一天下的歷史重任!

唐王朝剛建立不久,西面的薛舉、薛仁杲就首先發難,幾十萬大軍長驅直入,兵鋒直逼帝都長安。李世民率軍迎戰,在淺水原將敵兵擋住,一個以逸待勞加窮追不捨,最終將薛仁杲勢力消滅,解除了唐王朝的後顧之憂。

西面戰事剛熄,東面戰事又起。盤踞山西北部的劉武周集團在突厥人支持下一舉拿下唐王朝龍興之地——太原,又大敗唐朝派來的援軍,幾乎掌控了整個山西。唐王朝丟掉山西,意味著統一天下的通道將被完全封死。?於是李世民再次受命率軍收復山西,經過苦戰最終消滅了劉武周集團。

消滅了劉武周,意味著唐王朝將直接面對北方最大的兩股勢力——河北竇建德、洛陽王世充。李世民首先向勢力相對較弱的王世充發動進攻,雙方在洛陽城周邊殺得天昏地暗。招架不住的王世充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決心趁雙方打得筋疲力盡之際將其全部消滅,於是就帶領大軍迅速南下加入洛陽戰場。李世民早有準備,親自帶兵在竇建德必經之地——虎牢關嚴陣以待。虎牢關一戰下來,北方最大的勢力之一的首領竇建德被李世民俘虜,標誌著其勢力覆滅。王世充見大勢已去,也只好放下武器投降。

至此,環繞在唐王朝周邊的幾個一流割據勢力被一一消滅,奠定了唐王朝統一天下的基礎!

2、毛澤東

集建黨、建軍、建國榮譽於一身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多少次把中國革命從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挽救回來,已經數不清了。筆者只在此提一個,那就是東北問題!

東三省自19世紀末甲午戰爭以後陷入名義上是中國領土,實際上成為列強爭相角逐的競技場,特別是俄國與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軍國主義日本在同盟國聯合打擊下灰飛煙滅,但是東三省被列強爭奪角逐的狀態。先前的俄國與日本換成了蘇聯與美國!

美蘇當時達成的協議是,美軍不登陸東北,消滅日軍的任務由蘇軍一力承擔。戰爭結束後,東三省交由中國國民政府管轄,但條件是外蒙古獨立,蘇聯監管貫穿東北全境連接關內的中長鐵路,同時駐軍旅順港。蘇聯人的目的很明確,東北主權可以交給中國,但是需要在蘇軍用槍來監視!一旦發現國民政府同美國有什麼威脅蘇聯的不利舉動,蘇軍將毫不猶豫的把東三省拿下!就這個意義而言,當時的國民政府在美國與蘇聯眼裡和過去的滿清政府、北洋政府沒什麼兩樣,即便是國民政府統一了東北,不過是替人看家而已!

但是,中國共產黨武裝在東北的突然出現徹底粉碎了美蘇的目的,東三省開始逐步擺脫被列強奴役長達50年的命運,真正回到了中國人民的手中!

中共武裝進入東北,當地的蘇聯駐軍根本不明白本國政府與美國、中國間那些彎彎繞,還與八路軍部隊一道收復了山海關。這一行動立馬被美國和國民政府指責為蘇聯違約搶佔東北的行為!作為回應,美國派出飛機、軍艦將國民黨軍隊從萬里之外的大西南向東北運送,同時出動駐韓美軍10萬人搶佔青島、天津、秦皇島。蘇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也開始限制中共武裝在東北的行動,甚至乾脆鼓動中共高層放棄武裝力量融入國民黨,走和平建國的道路。

但是毛澤東不為所動,他太瞭解列強在東北的利益,更清楚蔣介石政權的能力。18年前年輕的中共正是聽了蘇聯人的話融入國民黨,險些被滅掉,當時的國民黨反動派之所以敢如此膽大妄為正是受美國人的鼓動。現在的情形與當年何其相似!

所以,毛澤東一面在重慶與國民黨當局有聲有色的談判,一面密調大軍向東北開進。同時考慮到美蘇蔣三方的壓力,毛澤東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農村包圍城市!

進入東北的中共武裝接受由蘇軍佔據的大城市不成,轉而將力量深入農村及小城市,大中城市則完全丟給隨後跟進的國民黨軍,巧妙的處理了同蘇聯的關係。同時由於美國人大規模運送國民黨軍進入東北的行徑徹底激化了美蘇蔣共三國四方間的矛盾,原先美蘇各自的戰略也大部分破產,蘇軍率先退出東北,美國人出於戰略考慮也不好公開支持國民黨。這樣一來,三國四方力量的角逐就只剩下一國兩方。三年後解放戰爭的勝利和七年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國內外反動勢力完全被驅逐,東三省這才真正回到了中國人自己的手裡。


天狼星大將軍


能把“死棋”下活的人,在整個歷史當中是有一些,可出眾的就那麼幾位。

1、毛澤東



縱觀歷史,能“扭轉乾坤、枯木生春”的第一人非主席莫屬。

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毛澤東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不久,毛澤東和朱德先後上了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

彼時,紅軍的實力實在弱得可憐,幾百號人,百八十條槍,就這種狀況,毛澤東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極大地增加了大家的信心。

看到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硬碰硬的狀況,紅軍吃夠了苦頭,毛澤東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偉大戰略,可以說,這個戰略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



圍繞“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毛澤東又提出“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遊擊策略,以保持戰鬥的靈活性,並保存有生實力。

事實證明,主席的眼光非常獨到,靠著主席的偉大策略,紅軍四渡赤水,渡烏江天險,飛躍大渡河,巧奪金沙江,如此度過了一次又一次圍剿,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終於,在1949年解放了全中國。

這是歷史上的奇蹟,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而創造這個奇蹟的人就是毛澤東。

2、韓信



楚漢戰爭,如果沒有韓信,劉邦打下天下的概率會低得可憐。

劉邦和項羽先後入了咸陽,可是項羽勢力實在太大,無奈,劉邦被項羽送到了漢中。

誰來看,這都是個死局

漢中相比關中大地,算得上是不毛之地,不僅山高路遠,而且道路難行,只有唯一一條道路,還要經過長距離的棧道,可惜,為了安全起見,劉邦聽了張良的建議燒了棧道。

這還不算,棧道那端,還有章邯的虎狼之師在日夜守著。

如果沒有奇蹟,那麼,劉邦老死漢中是可以預見的。



但,韓信的出現,讓困局得以突破,奇蹟得以產生。

韓信被封了大將軍後,一邊假裝在修理棧道,另一邊派人暗渡了陳倉,並且連戰連捷,開闢了關中根據地,讓三秦大地成為了劉邦的大後方。

從此,劉邦的霸業正式啟動。

這是經典的“死棋成活棋”,而創造這一經典的人是兵仙韓信。

3、朱棣



朱棣的成功,充滿著太多的不可思議。

本來,朱棣造反的決心不是很大,可是侄子建文帝要削藩,而且削到了自己府上,這讓前面“裝瘋賣傻”的朱棣太不爽了。

不爽歸不爽,但還沒有到必須造反的地步,可是身邊那個黑衣宰相姚廣孝,不斷地慫恿著,思前想後,朱棣終於舉起了造反的大旗。

舉旗容易,成功卻難。因為,這時候雙方實力還是差距比較大的,朱棣明顯劣勢。

看來,朱棣的這步棋可能會失敗

但,朱棣的好運氣卻慢慢來了。

朱棣是很厲害,但重要的是,對手(帶兵的統帥)實在是“幫了不少忙”。早期建文帝派了善於防守的耿炳文來了,自然,仗著快速靈活地打法,朱棣以少勝多。

這下不得了了,朱棣全軍士氣大振。不久,接替耿炳文的人來了,整整組織了近50萬大軍,看來,朱棣難逃一死了。

但,意外的是,統帥竟然是李景隆。這人朱棣熟悉,是他表侄,很草包,除了是名將李文忠的兒子外,沒有突出戰功。人們總以為名將的兒子也會是名將,特別是建文帝也這樣認為。但,名將李文忠的兒子很水。

這讓朱棣又打贏了一仗,而且又是“以少勝多”。

難道朱棣就無人阻擋了嗎?非也,能人還是有兩位,朱棣死活過不了這兩人的防線,一個是盛庸,一個是鐵鉉,兩人配合太好。

眼看時間拖得越來越長,如此下去,朱棣造反失敗的可能一天天在增加,掉腦袋的時刻彷彿越來越近。



大路不通啊!那就不走大路了,朱棣派人去聯絡的京城和宮裡的內應迴音了:“趕快來,我們歡迎你!”

於是,朱棣帶領大軍繞過了山東,直撲南京。

如果,京城此時有人堅守,那麼盛庸和其他部隊和京城的守兵可以兩面夾擊,朱棣就玩完了。

朱棣無疑是賭對了,因為內應很靠譜。

這個內應不是一個人,有太監,有官員,最重要的是有個內應叫李景隆。

朱棣到南京城下沒幾天,就在李景隆的幫助下進了京城,從此,朱棣的時代拉開了大幕。

死棋下活的人,有不少,最厲害的,我認為是這幾位。


藍風破曉


毛主席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寫到:“長征是獨一無二的,長征是無與倫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因此“四渡赤水”無疑是軍事史上“把死棋下活”最精彩的案例。

一、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開始長征

1933年9月25日至1934年10月,國民黨組織重兵對中央蘇區進第五次行“圍剿”,由於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和博古冒險主義等軍事錯誤,中央紅軍拋棄了毛主席關於游擊戰和運動戰的正確建議,堅持用陣地戰與國民黨軍作戰,導致紅軍陷於被動,經過一年苦戰,反“圍剿”失敗,被迫撤出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開始大規模的戰略轉移,也就是長征。

二、錯誤路線影響,紅軍損失慘重

長征初期,博古等仍堅持錯誤路線,甚至實行逃跑主義,導致中央紅軍面對國民黨軍的優勢兵力和圍追堵截,作戰不利,損失嚴重,特別是最慘烈的“湘江之戰”後,中央紅軍從剛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7萬人,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中國革命到了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

三、遵義會議召開,關鍵時刻挽救革命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著名的遵義會議,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實際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全黨和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四、四渡赤水,毛主席的得意之筆

遵義會議後,蔣介石親自調度部署,集中40萬重兵向遵義進逼,妄圖將最後的中央紅軍徹底圍堵和消滅在遵義地區,1:10的兵力對比,疲憊不堪、裝備落後,中央紅軍面臨生死考驗。

簡單地說,中央紅軍面臨著一盤死棋。

但毛主席毫不驚慌,他冷靜、縝密、大膽,他開始發揮自己驚人的軍事天賦,以高人一等的戰略眼光,指揮紅軍在3個月內四渡赤水,締造了人類戰爭史上“把死棋下活

”的奇蹟。

一渡赤水,集結紮西,待機殲敵。

為擺脫敵軍,1月19日,中央紅軍由遵義北上,在集中主力圍殲尾追敵軍未果的情形下,毛主席果斷決策,撤出戰鬥,分3路縱隊西渡赤水河,又在面臨敵人在長江北岸部署重兵圍堵的情況下,暫緩執行北渡長江計劃,改向扎西集中,

尋機殲敵,是為一渡赤水,敵人沒料到,也沒追上。

二渡赤水,回師遵義,大量殲敵。

一渡赤水後,蔣介石立刻調遣大兵圍追堵截,當敵軍主力大部被吸引到川滇邊境後,毛主席趁黔北地區敵人兵力空虛之機,果斷決定避實就虛,立刻轉兵東進,再入黔北。

2月18日至21日,中央紅軍在太平渡、二郎灘等地東渡赤水河,激戰奪取婁山關,重佔遵義城,累計擊潰殲滅國民黨軍2個師又8個團,俘敵約3000人,是為二渡赤水,敵人又沒料到,又沒追上。

三渡赤水,放棄遵義,調動敵人。

被牽著鼻子走的蔣介石氣急敗壞,3月初,又重新糾集兵力,再度向遵義進攻。

這一招正中毛主席運動戰下懷,毛主席果斷決策,不爭一城一池之得失,主動放棄遵義,於3月16日指揮中央紅軍在茅臺及其附近地區西渡赤水河,再入川南,敵軍以為我軍又要北渡長江,急忙調整部署,使用重兵前堵後追,是為三渡赤水,敵人又沒料到,又沒追上。

四渡赤水,飛渡烏江天險,擺脫敵人。

敵人的圍追堵截早在毛主席預料之中。3月21日,就在敵人大舉反撲,即將對我軍形成包圍之際,紅軍在毛主席指揮下,從敵軍包圍圈的唯一缺口鑽出,突然掉頭向東,在二郎灘、太平渡一線西渡赤水,然後向南急行軍,迅速渡過烏江天險,直逼貴陽。

蔣介石已經被戲耍的暈頭轉向,正在他手忙腳亂,從各處調兵準備保衛貴陽之際,紅軍已在毛主席指揮下,乘虛進軍雲南,隨後巧渡金沙江,徹底擺脫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

五、化腐朽為神奇,把死棋下活

四渡赤水前,中央紅軍面臨死地,中國革命面臨絕境,是毛主席運用自己的軍事天賦,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充分發揮運動戰優勢,指揮中央紅軍如同游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為紅軍贏得了時機,創造了戰機,殲滅大量敵軍,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也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最光輝的戰例。

四渡赤水,可以說是國共兩黨軍事領導人蔣介石和毛主席之間的直接對話。

縱觀四渡赤水的整個過程,毛主席有如頂級弈棋大師,洞察全局,掌控全盤,舉重若輕,氣定神閒,遊刃有餘;蔣介石如同一個菜鳥新手,拘泥於一棋一子得失,被牽著鼻子亂跑,處處受制,招招落敗,氣急敗壞,手忙腳亂。兩人境界層次和軍事能力的差別似乎也預示著兩黨的不同前景和中國革命的前途。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把死棋下活,偉大領袖毛主席絕對是一個最優秀的代表。

毛主席革命生涯中面對多次無解的難題,這幾次解決的最完美。


1,秋收起義。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擔任前敵委員領導秋收起義,攻打長沙失禮,千餘名工農紅軍革命戰士無處可去。毛主席毅然決定,向山區進發,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到達三灣時,毛主席對革命隊伍進行改編,這支隊伍成了真正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的人民子弟兵!三灣改編的歷史意義絲毫不比南昌起義低!

到達井岡山,毛主席與當地革命隊伍袁文才王佐合作,建設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保存革命火種的同時,革命隊伍不斷壯大。後來彭德懷和朱德先後率領隊伍前來會師。井岡山成為工農革命的新起點。


2,遵義會議。

我們說遵義會議是長征的轉折點,此言不虛。長征前期,紅軍被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形勢堪憂。尤其是湘江之戰,紅軍損失過半,革命事業岌岌可危。

遵義會議召開後,大家一致認為軍事指揮權應該歸毛主席。毛主席受命於危難之際,運用他高超的運動戰指揮才能,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

四渡赤水戰役中,毛主席三個月之內,四次度過赤水河,把十倍於己的敵人玩得團團轉,變被動為主動,尋機消滅了敵人兩萬人,形式大好,紅軍轉危為安。


3,重慶談判。

抗戰勝利後,張瀾為首的民盟作為第三方力量,響應我黨的和平建國要求,組織和平談判,地點就在國民黨政府的陪都重慶。 毛主席以大無畏的精神參加了和平談判,離開延安時甚至安排瞭如果遭遇不測如何應對。

國民黨沒有準備談判,談判一結束就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 只有小米加步槍的解放軍,如何對付數百萬國民黨軍隊的飛機大炮?毛主席指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三年中間,檣櫓灰飛煙滅,蔣家王朝轟然倒地,嶄新的新中國成立了!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建設偉大祖國,就是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最好懷念!


歷史知事


歷史波瀾詭譎,力挽狂瀾的英雄有之,像後期的蜀國,全靠諸葛孔明盤活。山河破碎的帝王也有,末世皇帝的命運是一樣的。這裡說一個離我們很近的力挽狂瀾,將死棋下活的英雄:周恩來總理。

周恩來:中國外交的奠基者,外交場上的藝術家。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時,雖然徹底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受屈辱歷史,但剛剛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洗禮,國內正是一片百廢待興之態,經濟需要恢復自不用說,而國際形勢也是風雲突變,二戰的戰敗國德國日本,在新的冷戰秩序中迅速恢復過來。

二戰結束後,美蘇爭霸開始,雖然僅是冷戰,但劍拔弩張的意味並未減少,大戰一觸即發。建國初期只能選擇一邊倒的中國,在五十年代與蘇聯關係破裂之後,中國的外交幾近成為一盤死棋,這時,周恩來出來了,他在一次次談判中的風姿,特別是萬隆會議中的斡旋,讓中國的外交恢復了活力。到七十年代與美國,日本建立外交關係,中國的外交局面完全彈活,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不斷增多,周恩來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你覺得誰是最能力挽狂瀾之人?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許家印,08金融危機負債累累,一方面借債捐款慈善,另一方面陪鄭欲丹打牌幾個月融資成功,扭轉頹勢。

王健林,17年壯士斷腕賣掉酒店和國外全部資產,同時拉二馬入股娛樂項目,還到期貸款兩千億,保住老命,不要小看這一招,幾個月內霹靂手段完成的,和賈躍亭正好相反!

史玉柱,98年都已經涼了,被他借了一點火種,腦黃金改名腦白金,珠海轉戰無錫,三年時間滿血復活!

馬雲,01和02互聯網泡沫,孫正義兩千萬美金後沒有大的融資,也不賺錢,業內慧聰擠壓,業外易趣緊逼,遂決策淘寶c2c,開了一個流量新口。


飛行上雲端


放眼古今唯有毛主席!請看毛主席一生所創的事業:1黨的一大;2:井岡山根據地;3:秋收起義;4:四渡赤水。5:二萬五千里長;6:建立新中國;7:抗美援朝;8:漢字間化;9:兵擊印度;10:建立自主的工業體系;11:兩彈一星;12興修水利13:文化大革命;14乒乓外部(尼克松訪華);15三個世界理論;都是驚天動地泣鬼神之作。


月月鳥151635672


偉大領袖毛主席當之無愧!別人一次次把局面弄到最糟,他一次次力挽狂瀾。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就是這個意思。他自己把一切獻給革命事業,妻子兒女兄弟姐妹在他的感召下,全家人把一切獻給革命,十不存一!毛主席對中國這個國家,對中國老百姓,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責任和歸屬,那是真正的血肉之情!


不覺有閒情


歷史上把死棋下活的案例很多。要說咱們就說說最經典的——世界歷史上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最經典案例,非“長征”莫屬。

波瀾壯闊的長征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長征的歷史背景,和長征過程中的兇險,我們有必要相互探討一下。

1933年5月,長城抗戰已經結束,反動派與日本關東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賣國協議,日軍暫時慢慢消化已經侵略的北方土地,減輕了對反動派的軍事壓力。


反動派在蔣總裁的“攘外必先安內”反動政策指導下,在前四次圍剿紅軍失敗的情況下,調集大軍展開第五次圍剿。為了第五次圍剿,反動派準備充分,規模空前。反動派大肆向歐美列強貸款,購買軍事物資和訓練精銳部隊。

蔣總裁成立“南昌行營”,親自坐鎮指揮,聘請外國軍事顧問,手下大將雲集(顧祝同、陳誠、蔡延鍇、陳濟棠、薛嶽等名將)。調集一百萬以軍隊,直接參戰軍隊達到五十萬。另外兩百架以上飛機,火炮機槍大量裝備。


蔣總裁和反動派妄圖四面圍剿一次性消滅紅軍主力。在軍事實力嚴重不成對比的情況下,中央紅軍損失嚴重。這時對於中央紅軍和蘇維埃政府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危局,反動派的包圍圈和封鎖線,時刻都可能將紅軍扼殺在瑞金。

紅軍領袖們,以大智慧、大勇氣,做出了向西長征、北上抗日的戰略決策。“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偉人詩歌寫的豪邁輕鬆,但是長征不是請客吃飯,長征的困難不是一個“艱苦卓絕”就可以用概括得了。


長征每走一步都要付出鮮血的代價,面對的是數倍敵軍的圍追堵截,和前途未卜的惡劣生存條件。第五次圍剿時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11萬多人,長征向西突圍時剩下8萬多人。突破三道防線後,反動派軍隊在湘江設下更嚴密第四道防線。“湘江之戰”悲壯豪邁,紅軍以血肉之軀,鋪就了前進道路。這時中央紅軍減員到3萬多人,仍然是一個死局。

遵義會議,紅軍少做休整,確立了毛的領導地位。遵義之戰過後,紅軍的戰術風格開始出神入化,“四渡赤水”、“飛渡瀘定橋”、“強渡大渡河”一個個都是戰爭史上的經典案例。翻越終年冰封的大雪山,走過沼澤叢生的大草地,走在前面的先遣隊在用白骨累累為同志們指引方向。缺衣服、缺藥品、缺食物,掉隊就意味著死亡。



除了與敵人的飛機大炮作戰,還要與內部的分裂行為做鬥爭,更要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紅軍征服了20多條河流;紅軍把20多條山脈踩在腳下;經過12個省份,攻取了62座城市;平均每週一小仗,每月一大仗。終於,中央紅軍用兩年時間兩萬五千裡的征程,打破了戰略上被動局面。


到達陝北的時候,中央紅軍出發時的8萬多人,減員至不到1萬人,“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紅軍的地獄之行,成功將“轉戰西北、北上抗日”的戰略構想,變成了現實。在人類歷史上絕對是空前絕後的壯舉。

1936年10月,甘肅,紅軍幾大主力勝利會師,陝甘寧根據地成為革命聖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歷史選擇了我黨,我黨成就了中國。


爾朱少帥


毛主席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偉人。任何人想模仿他,想用強權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毛主席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日積月累的豐功偉績,是戰天鬥地的革命豪情,是公而忘私的無產階級鬥志,是無私無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