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袁世凯像银元还有其他一些较少见的品种,如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等。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袁大头”,准确的叫法是“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即一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一面为禾稻的银币。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纪念银币/PCGS MS66,2018诚轩春拍以546250元成交

那么,你知道“袁大头”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许多人说,是因为袁世凯的头部较大,且在历史上名声不佳,于是大家就送了这一不雅外号……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确实有些道理,从历史照片看,袁的身材属于矮胖型,脖子短,头也偏大,取个外号叫大头也还贴切。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不过,事实真是这样吗?

事情要从清朝后期说起。

清后期,外国银元大量进入中国,那时的老百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很多人并不知道手中的洋银是哪个国家的,是什么货币单位,图案是什么意思等等,反正,知道这是钱,能用就行了。

至于在生活中如何区分,

只要根据币面图案的不同,取个别名即可

就连宫廷中为皇帝起草文件的文臣,用的也是这个土办法。如道光九年十二月,皇帝所颁上谕中写道:

朕闻外夷洋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

文件中所讲的大髻、小髻就是西班牙银币,查理第三和查理第四的人头像发髻皆较大,遂俗称为“大髻”,其小者则俗称“小髻”;

蝙蝠是指墨西哥自由独立银币,即鹰洋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墨西哥鹰洋8枚,2017年斯宾克香港春拍以HKD 3360成交

双柱就是西班牙银币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墨西哥双柱卡洛斯四世银币,2015年嘉德秋拍以3220元成交

上层都如此,百姓就不用说了。当时中国经济日渐走衰,社会文化落后,人民贫穷,文盲占人口总数一大半,识得外文的几乎没有。因而对洋银一律称俗名,

英国贸易银元叫“站人”法属印度支那银元叫“坐人”……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1899年香港贸易银元“站人”壹圆银币,2017年上海泛华五周年拍卖会以1035元成交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1897年坐洋壹圆银币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造“开国纪念币”,后来袁世凯当了总统,民国三年,大量制造袁像银元。

当时,国产银元中量最大的就是孙像和袁像两种,币中袁世凯的像比起孙币中孙中山的像大得多,老百姓就称为“袁大头”,孙头像小就称“孙小头”。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袁大头、孙小头

至于银元中的那两个人是谁,他们各自的经历和在国家担任的职务,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也不是穷苦老百姓所关心的。他们在艰难的社会条件中,最迫切的需要是填饱肚子。

曾经有一个故事,1949年,解放军从湘西到黔东,秘密兜底四川,在山区很难吃到蔬菜,就派人向山民们购买。贵州的大山上,产菜很少,山民们不要纸币,人民币已开用,都不收,只要银元。山区非常闭塞,与世隔绝,一老农竟然问了一个问题:现在是大清光绪几年了?他不知有宣统,更不知民国,不知道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什么,但他认识袁大头、小头。

称“袁大头”,是因为袁世凯的脑袋大吗?

孙中山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很多人出于对孙中山的尊重,不称“小头”,多称“开国银元”。

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倒行逆施,为国人所不齿,视为民国之敌人,因而无人改口,一脉相承,传至今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