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時光:小小郵票里的大乾坤

雕刻时光:小小邮票里的大乾坤

最早看到“雕刻時光”這四個字是在成府路上的一個咖啡館,可惜沒進去坐坐。不過這名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衢大道的一角,玻璃隔斷了街市的喧囂,營造出一方難得的幽靜。端起一杯咖啡,輕輕地呷一口,亦苦亦甜的感覺從雙唇舌尖咽喉到心口,再升騰到大腦,順著一絲絲頭髮,消失在髮梢,融入虛空……由寧靜到嫻靜到幽靜,時光彷彿越來越慢越來越重竟至於凝固,停留在過去、現在或未來的某個瞬間,讓你仔細端詳、觸摸,甚至雕刻……一杯咖啡,回味一生。紅塵萬丈熙來攘往,總覺得日月如梭光陰似箭。靜下心來,喝杯咖啡,讓躁動的心有片刻的安閒,去體味從容、優雅和安閒,去品味時光,享受時光,雕刻時光。

雕刻时光:小小邮票里的大乾坤

再一次重逢這四個字,則是董琪女士的這本大作《雕刻時光——中國郵票雕刻凹版口述史》,董女士是知名的郵票設計師,新中國第三代僅有的兩位郵票雕刻師之一,是中國郵票雕刻新生代的佼佼者,一位優秀的青年藝術家。她研習中國傳統繪畫,歐洲版畫,常年從事專業的郵票設計、雕刻工作。

從這本書裡,我們知道了很多,也回憶起很多,就像在記憶之海的各個角落裡撿起一粒粒散落的珍珠,把它一個一個串起來,綴成一串晶瑩的項鍊,掛在時光女神的頸項上……從亭堠烽燧、關城驛路、魚書雁字、織錦回文到黑便士,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大三角地的郵市,從大龍郵票到價值連城的猴票,這些散碎在幾千年中看似互不相干的文化現象,卻像量子糾纏一樣彼此感應,而實際上它們遵循著人類文明演進的內在邏輯,最終在方寸之地——郵票上實現了。

雕刻时光:小小邮票里的大乾坤

郵票記錄的就是時代的腳步,可以說郵票就是一個國家的編年史。自郵票誕生始,它就天然地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思想社會風貌的重要記錄者。我國的郵票也不例外。從董女士那裡,我瞭解到許多郵票的知識,製作工藝、歷史掌故等等。不過最令我動容的還是這四個字——“雕刻時光”,他們是時光雕刻者。

從晚清開辦郵政到現在,120多年的風雲變幻都在小小的郵票,在方寸之間得到記錄,並隨著公文家信寄到哪怕是最偏僻的地方,傳遍天涯海角。而一代一代的鈔郵雕刻師將自己的生命託付給凹版雕刻事業,他們在雕刻中畢生奮鬥,他們的生命就融在雕刻時光中。一刀一刀的刻畫,鋼版上深深的、細細的、密密的(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又一絲不苟的溝紋中隱藏著銀河天體、高山大海,飛禽走獸、風霜雨雪,隱藏著文明之火、科技之光、哲人巨匠、經典智慧……他們將滾滾向前的時間巨流用刻刀雕刻下來,將永動的時光固化下來,他們的工作就是在雕刻時光。

郵票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一件大事,如果說驛道的出現是政治文化和軍事文化的產物,郵遞的出現則是市民文化的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魚雁傳書的浪漫期待,家書抵萬金的椎心沉痛,“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的驚喜和無奈,最終在郵票出現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因空間的阻隔和交通條件的限制,信息交流在古代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古代東西文明都有驛道,如古羅馬和中國,但這些驛道是用於軍國大事的,非普通百姓可及。楊貴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玄宗用驛道運荔枝,以博美人一笑,結果惹得“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當然是文學化的表述,用驛馬送荔枝與安史之亂未見得有必然聯繫,但可以看出在當時,驛道是不能運送個人生活物品的。歐洲亦是如此,民眾對高昂的郵費難以承受紛紛抗議,19世紀中葉英國郵政改革,取消了貴族和議員們免費郵寄的特權,推行郵資預付,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作為郵資憑證的郵票“黑便士”的出現,讓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帝王家的待遇,世界郵政的嶄新歷史從此開啟。

我國引進郵政制度是在晚清洋務運動時。1878年,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發行,1896年正式開辦大清郵政,但郵票是委託外國印製的。之後晚清政府整頓金融,設立銀行,並尋求自印鈔票,1908年建立度支部印刷局,陸續引進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鋼凹版雕刻技藝及相關設備,美國著名雕刻師海趣等6人團隊,同年應邀來到中國負責傳授設計、雕刻、印刷技術。雕刻凹版融藝術性、工藝性科技性於一爐,並且防偽性是其重要的特點,世界各國鈔票和郵票的雕刻技藝同根同源。海趣的團隊既雕刻鈔票也雕刻郵票。

可嘆的是,1914年,海趣在中國病逝,享年58歲。不過他在中國6年精心培養的學生成為中國鈔郵雕刻的第一代雕刻師。無獨有偶,海趣來華不久,另一位中國青年沈逢吉於1912年東渡日本學習凹版雕刻技術,6年後學成歸國,傳授雕刻技藝,培養了諸多優秀的學生。從1912年到1949年,民國政府共發行郵票235套,真實記錄了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這其中絕大部分為雕刻版。雕刻凹版作為當時主要的印刷方式,早期凹版雕刻師們開啟了中國雕刻凹版的篇章,推動了中國現代印刷發展的進程。

雕刻时光:小小邮票里的大乾坤

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凹版雕刻師也跨進了新時代。海趣、沈逢吉培養的學生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的凹版雕刻師,他們以刻苦、勤奮、認真、忘我的精神支撐起新中國鈔郵雕刻事業的大廈,並培養了新一代的凹版雕刻師,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薪火相傳,使中國的雕刻凹版事業得到傳承和發揚。

雕刻时光:小小邮票里的大乾坤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現代印刷科技的快速發展,具備防偽性的雕刻凹版印刷主要應用於有價證券中,受到保護,全球的凹版雕刻師們也就深藏於各國特種的印刷行業中,作品廣為流傳但姓名卻鮮為人知,成為稀有專業顯得十分神秘,由於技藝的特殊性,同時也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局面。

2012年,中國郵政和丹麥郵政開辦為期18個月的“雕刻師培訓課程”,邀請歐洲雕刻大師馬丁·莫克授課,傳授歐洲凹版雕刻藝術,這是繼上世紀初海趣之後第二個來華傳藝的“洋人”,課程結束後,馬丁不無感慨地說:“未來,世界頂尖的郵票雕刻師就在中國。”

《雕刻時光——中國郵票雕刻凹版口述史》前一部分忠實地記錄了中國郵票雕刻凹版110年走過的風雨歷程。不僅僅是文字敘述,印刷精美的郵票帶著百年滄桑讓讀者去感受,去觸摸那個時代的體溫和脈動,去撫摸雕刻的時光,應該會提供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口述部分則是提供了一個第一手的專家直接向讀者講述的新鮮的角度,你甚至可以聽到專家們的笑聲和呼吸聲,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這本書為集郵者提供了專業的研究資料,為廣大讀者推開了神秘寶藏的大門。同時,這些搶救性採訪的專家的口述都有全程錄像,可以以適當的途徑提供給讀者。

本書的訪談專家堪稱豪華陣容,有鈔券原版雕刻家、郵票原版雕刻家、美術及郵票設計家、集藏家、郵票印製專家、集郵文化研究專家,幾乎涵蓋了郵票相關的各個領域,每位都是本專業領域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們講述的都是畢生事業中最有心得的感悟,您有興趣看看嗎?

雕刻时光:小小邮票里的大乾坤

《雕刻時光——中國郵票雕刻凹版口述史》

作 者:董琪 編著

記錄中國雕刻版郵票百年歲月,

回望時光中沉澱的經典作品。

觀點資料來自

《雕刻時光 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