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明確的職場新人到底有多可怕

人生而平等,這句話是假的。

時常聽到周邊的朋友抱怨命運不公,用嚴重的嫉妒和攀比情緒控訴著誰誰誰的資源優勢,就好像別人生活的總比自己容易。

別人的家庭幸福美滿,別人的感情一帆風順,別人的工作煩惱少回報高......

在對比中給自我的落後和頹廢找尋理由。因為人生而不平等,所以在面對職場時,我們更應該懂得分析與選擇,早日為自己的理想工作付諸行動。各種各樣的職場新人,我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型。

目標明確的職場新人到底有多可怕

這個類型的職場新人,他們的入職宣言是這樣的。

“我就是來為老闆工作的,老闆給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你甚至要給他們解決所有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但凡出現一些可能超過他們預期難度的工作任務,他們的反應是“我不會啊,別人沒教我過啊,我做不來啊!”他們的職場發展可想而知。

第二種,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人,好高騖遠型。

目標明確的職場新人到底有多可怕

簡單基礎的工作,交給他們做,他們會怒罵領導。因為領導是如此眼拙,居然安排這種小學生都會做的工作。他來這裡可是做大事情的,是要來成長要來學習知識的。

面試的時候一般遇到這個類型的人,我會直接淘汰,理由很簡單:

目標明確的職場新人到底有多可怕

1、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角色轉換。拜託,請用一個成年人的思維來思考工作好嗎?公司招聘員工是來做事情的,你要成長的前提是要首先做好公司安排的工作;

2、對待工作挑三揀四,簡單的不願意做,難度高的沒能力做;

3、這類人還有些迷之自信。對於自身存在的問題很少自我反思,遇到問題總會從外部尋找原因;

4、不會感恩。

他如果成長了,就是他個人努力的結果,他如果做不好,就是公司給予的資源不夠。正因為如此,他們很容易成為團隊中的負面情緒傳遞員,並且影響力還不小。

第三種,目標明確,腳踏實地型。

目標明確的職場新人到底有多可怕

這第三種類型的職場新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首先,他們好學而謙遜。他們懂得尊重團隊,樂於向他人學習,並且謙虛有禮。這樣的職場新人往往能夠得到團隊老幹部們的喜歡和引導,得到更多的表現機會。

其次,他們自主性很強,能夠獨立完成工作。交給他們辦事,就是放心放心放心。

再次,他們善於為自己的目標,挖掘團隊資源。不管是前輩的指導、公司的資源分配,他們會主動爭取。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能夠為團隊的其他工作獻計獻策。

最後,目標明確的職場新人,他善於選擇。

目標明確的職場新人到底有多可怕

小A是一個職場老人,因為身體損傷,不能再從事原來的行業,於是他選擇了電商行業。在入職電商企業時,他明白自己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優勢,於是以客服崗位很快的進入到了一家電商企業。

但是客服並不是他要從事的目標崗位,於是入職之後小A做了這些事情:

1、努力做好本質工作,與領導積極接觸與溝通,瞭解店鋪的未來崗位配置;

2、工作之餘,自己購買了運營的學習資料,保證每日的學習頻次;

3、主動請教公司的專業運營關於自己遇到的運營難題。

僅僅通過半年時間,小A就成為了公司的正式運營,並且得到了升職提薪。

因為明確的目標設定,小A並沒有像其他求職者那樣。面試初期,非運營或者運營助理的崗位不接;進入公司後,也沒有像其他客服那樣,除了日常的接待外,嘴裡喊著要做運營,而沒有其他的行動計劃。

他給自己制定了明確具體的運營學習計劃,並且申請公司將自己的客服賬號開啟所有的運營功能,方便自己通過後臺的摸索更加深刻的瞭解運營知識;在與公司專業運營的討論碰撞中,真正有了基礎的運營能力。

後期在公司有實際崗位空缺時,第一時間提出了自己的調崗申請。而因為小A平時良好的工作業績,溝通能力,申請馬上獲得了領導的批准,在短短半年時間就做到了自己的意向崗位。

1953年,哈佛大學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在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的學生走出校門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他們中: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

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行業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等。

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層或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

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

這說明目標對人的成功很重要。職場新人如果在入職前,就能夠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職場目標,一定更能夠達成所願。

1、因為明確的方向感,讓自己清楚認識自己的職業行為價值。

2、用目標反思工作結果,進而再次指導工作行為。

3、繁忙工作中不至於迷失。

4、關注結果,產生持久動力。

5、不斷激發潛能,成就職場可能性。

目標明確的職場新人到底有多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