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各位專家、各位嘉賓、各位易友、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好!

九九重陽,祥光普照;

福地仙都,紫氣縈繞;

高人云集,大德歡笑;

茅山設壇,談易論道。

有緣成為“中華易道文化茅山論壇”的名譽主席,首先代表世界道學論壇、中國道教論壇、《道行天下》雜誌對“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與會的各位專家、嘉賓、易友、道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福。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易道文化同根同源。三千年前成書的《易經》和兩千五百年前成書的《道德經》同源於六千年前的伏羲八卦。昔日有道友問伏羲八卦與以《道德經》關係,老道曾即席擬聯答之:先天八卦千古之謎孰能解,真言五千萬經之王叩玄門。從某種意義上說,以《易經》為標誌的易學文化和以《道德經》為標誌的道學文化都是對伏羲先天八卦的原理闡釋和理論創新。伏羲是“百王之先”、“三皇之首”,中國文化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源文化和根文化。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易道文化主旨相融。以《易經》和《道德經》為標誌的易道文化,所秉承的都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大宇宙觀;唯道是從、天下為公的大世界觀;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的大道德觀;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大價值觀。從伏羲畫八卦、到文王演《周易》、到老子著《道德經》所追求的都是天道之理和人倫之德的完美統一。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易道文化理念相通

一是易道文化都注重學以致用。

《易經》、《道德經》作為哲學經典,都有著鮮明的實用性。我們倡導“生活易經”、“生活道學”、“生活道教”,就是要在理解和應用上狠下功夫。老子說:“知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們倡導古為今用,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倡導在延續民族文化的血脈中開拓前進,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易道文化研究要從遠離當下,遠離大眾,遠離人心中超越出來。要發掘易道文化的哲學意義,把易道文化變成我們的生活易學,生活道學。變成我們的生存智慧,生命能量。變成我們的精神血統,精神支撐。要會讀書,讀活書,讓古書裡的漢字活起來,用易道文化來解決人們的當下困感。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二是易道文化都倡導知行合一。

大道至簡,易知易行。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莊子說:“道行之而成。”《黃帝陰符經》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洞透天道,執而行之,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黃帝內經》說:“道者聖人行之,愚人佩之。”所謂知行合一”,就是的要在知中行,在行中知。坐而論道誇誇談,不知行道是枉然。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三是易道文化都要求實修實證。

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老子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老子說:“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老子主張一個抱道修德之人不僅把道德文化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撐,而且把這種文化作為精神血統遺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並進而由一個人傳承到一個家,由一個家影響到一個鄉,最終讓道德文化成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氣神,並千秋萬代傳承下去。五修要從修身開始,身不修家不修何以修國修天下?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四是易道文化都主張園融生活。

文憑不等於文化,只有消化、融化、同化、活化了的東西才是文化。老子說,“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化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化三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化三生:生存法則、生活智慧、生命能量。文化只有融化在骨子裡,流淌在血脈裡,綻放在生命裡,才能變成精神血統。全世界只有同化於道,同化於德,才能通行萬世天下太平。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這次論壇的定位非常好,倡導“生活易經”、“生活道學”,努力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結合點,用易道文化把脈社會,把脈人生,破解人們的當下困感。所謂“生活易經”、“生活道學”就是人們現實生活中所需要的易經和道學。生活易經和生活道學就是把易道文化的原理圓融於日常生活而形成的大眾易學、大眾道學。我們倡導生活易經、生活道學的目的就是為天地立道心,為眾生鑄道魂,為往聖繼絕學,為中華續道統,為社會臻和諧,為萬世開太平。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生活易經、生活道學就是對世事的洞透,對人生的徹悟,就是一個人生命能量的展現。在日常生活中悟道,在待人接物中明道,在為人處世中行道。人才能活得明白,活得透亮;活得知足,活得平和;活得自然,活得自在;活得灑脫,活得大度。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茅山號稱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是道教上清派發源的一方聖地,是東方長樂世界的一方淨土,也是道教文化傳播創新的一方平臺。 今天我們在茅山設壇論道,可謂上承仙氣,下接地氣,中聚人氣。這是一次(敬靜淨)心之旅,一是恭敬之敬,常懷著一顆恭敬心,當好道統傳承人;二是清靜之靜,撇開假我謂之清,捺住貪心謂之靜;三是乾淨之淨,淨化生命內環境,消除兩個亞健康。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弘揚易道文化,服務當代社會。

堅定文化自信,展現文化擔當。

是在座易友道友的共同心願。一個大國必須在世界上傳播自己的文化,在價值觀上具有引領作用。讓我們五湖四海的易友道友同心攜手,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撐起文化大國的脊樑。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道行天下,德化世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當易道文化像陽光雨露一樣滋潤百姓心田的時候,當道法變成我們的活法的時候,我們的人生、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乃至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清明、更加和諧,老百姓才能真正的享受安康和幸福。

最後祝願來自全國各地的易道文化精英身心健康,萬事如意,事業興旺,道德圓成!

董延喜在“茅山易道文化高層學術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漢順 大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