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牛文文跟吳曉波打了一個賭

這是我有嘉賓發佈的第518篇文章

3815字 | 閱讀6分鐘

2012年,牛文文跟吳曉波打了一個賭。吳曉波認為,未來5年,中國不可能再出現如BAT這樣量級的企業了。牛文文認為能,但具體是誰,他也不知道。於是,他以尋找「黑馬」為主題創辦了一系列項目,希望找到下一個馬雲。

5年過去了,「黑馬」果然沒有出現,牛文文卻在尋找過程中,把自己送到了深交所。

2012年,牛文文跟吳曉波打了一個賭

一、記者

中國的媒體人一直在一個很特別的環境裡成長著,但是,就如同沙漠裡依然可以開出天寶花、蓯蓉、曼陀羅一樣,最早的一批中國記者現在已成為傳奇,比如王克勤、比如胡舒立、比如牛文文。

若以記者屬性為角度,跟王克勤與胡舒立相比,牛文文的角色一直都是正能量的傳遞者。

1991年,應屆生牛文文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學士、中共中央黨校獲經濟學碩士的教育背景,根正苗紅的加入了當時中國唯一的一份經濟媒體《經濟日報》。

毫無疑問,他是那個時代最棒的經濟記者,在這家報社工作的5年中,他獲得了三次中國新聞獎。

1999年,33歲的記者牛文文調任《經濟日報》下屬的《中國企業家》雜誌擔任主編。這份雜誌當時並非籍籍無名,前任主編劉東華用3年的時間將這本雜誌打造成了中國最新銳的媒體,有「中國的《財富》雜誌」之稱。「研究失敗」系列報道獨樹一幟。

牛文文出任主編之後,《中國企業家》陸續以封面報道或特別策劃的形式關注了企業交接班、企業轉型等一系列那個時代最具特色話題,典型稿件如《國企進入換班高峰?》、《鄉企四少:子承父業的誘惑》、《元老難題》、《方正:領先的脆弱》等。

在那個世紀之交,中國商業、財經媒體界興起某種不曾明言、但心照不宣的「扒糞運動」,胡舒立主導的《財經》以《基金黑幕》等揭黑稿件為旗幟,跟風者更是不絕於眼,只是多數並沒有《基金黑幕》做得那麼紮實準確。一時之間,商業醜聞報道成為市場最火的賣點,顧不上其中摻雜不少聽風是雨、甚至與事實全然相違的成分。

牛文文沒有跟風。

「中國是一個缺乏企業家文化、缺乏商業文化的國家,也是缺乏連續商業史的國家,」他說,「中國財經媒體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成熟、系統、連續的商業觀和財經觀,勇於評判、揭黑幕,疏於思考、學習……你要真實地瞭解一個企業家,起碼要讓他談,我不贊成只憑報表判斷企業。即便你發現一個人觸犯了法律,你還需要他的口供。所以一定要見到面,要有原始的‘證詞’。」

對內,《中國企業家》編輯部在培訓記者時,要求他們採用「平心靜氣的講述方式」,既要有對人性的關懷,亦要加強商業分析工具的使用,而前提是,不對企業施以道德或法律上的審判,不能刻意站在企業的對立面去「炒作」一些負面話題,優秀的商業報道必是冷靜務實、切中肯綮的。

2012年,牛文文跟吳曉波打了一個賭

二、創業者

多年前,牛文文從《中國企業家》離職創業,一位江湖大佬對他說:只要把在《中國企業家》中做的事再做一遍,藉助更為靈活的機制,就可以做出一本比《中國企業家》更有影響力的雜誌。這可能的確是事實,但問題在於,牛文文認為複製自己曾經的輝煌,只是證明了曾經的輝煌和自己關係很大,其它,毫無意義。按照老牛的說法:人,不能和歷史打仗。

他要做一本和《中國企業家》完全不同的雜誌,所謂完全不同,就是報道的對象完全不同。牛文文認為,很多商業經管雜誌其實就是商業經管版的“追星一族”——它們以報道大公司為樂,一如很多娛樂雜誌喜歡報道大明星的故事。追星談不上好壞,只是和自己有多少本錢有關。一本初創的雜誌很難追星,於是牛文文選擇的方向是:星探。

當時正是中國經濟嚴冬,不少創業者在寒風裡瑟瑟發抖。牛文文瞄準了營收規模在5000 萬~50 億元之間的企業。當時的他也有過迷茫,面對盈利模式的質疑甚至答不上話,2009年,牛文文曾琢磨著要不要圍繞出版發展,尋找新的刊號,出版新的雜誌,甚至把《創業家》改成半月刊或者週刊。效果並不理想。創辦《創業家》兩年時,牛文文還是感覺自己「沒有找到北」。但他知道傳統紙媒的命運已經無可挽回,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矇眼狂奔,不斷試錯,「實話實說,紙媒已經死了。如果不承認死,就沒法想到生」。

2013年,傳統媒體正經歷著自己的煉獄。《新聞晚報》停刊、《好運MONEY+》停刊、《錢經》雜誌停刊、《家用電腦與遊戲》停刊.....亞馬遜收購《華盛頓郵報》,就連陳光標都敢宣稱要去美國收購《紐約時報》。

慌的不僅僅是紙媒。當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感受到了危機,「過去百度、阿里、騰訊三大公司創始人都是我的朋友,但現在他們都開了教育頻道」。前有猛虎BAT,後有追兵新入局。

不過,牛文文對這種恐懼已能夠淡然處之,他說,「在這個鉅變的時代,人人都逃脫不了柯達、微軟、諾基亞甚至蘋果的命運,都會感覺到恐懼,感到恐懼承認恐懼,才能擁抱變革免於恐懼」。

牛文文擁抱恐懼的姿勢就是加速前進。自2008年創業開始,踩著時間的鼓點,牛文文保持著平均一年上線一個新業務的節奏。

回憶起來,牛文文的黑馬商圈的靈感來自於雜誌最初開設的「黑馬」欄目,欄目每期介紹十位小企業家,很多VC機構批量購買,「也許這是一個機會?」接下來的幾年裡,牛文文把黑馬欄目拓展成了黑馬榜,之後黑馬營、黑馬大賽、i黑馬網、黑馬資本一步步連成了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2012年,牛文文跟吳曉波打了一個賭

三、富豪

可能曾經的創業者牛文文也沒有想到,他的股票竟然如此搶手。

8月10日,創業黑馬(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創業服務領域的上市公司。創業黑馬此次共發行新股17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1.82億元。

創業黑馬的股票首日以12.9元開盤,漲幅很快達到44%,開盤半小時即被深交所臨時停牌,收盤報15.48元,漲幅為44%,市值達到10.53億元。

創業黑馬發佈的招股書顯示,其前身是北京創業創媒公司,2011年由牛文文、北京原投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網絡分別出資66.34萬元、11.70萬元、38.96萬元共117萬元設立。

公開發行後,牛文文個人持股31.4%,仍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另外三個大股東藍創文化持股14.92%,達晨創豐持股10.23%,創業嘉樂持股6.14%。由於牛文文持有藍創文化和創業嘉樂的股份,牛文文直接和間接持有的創業黑馬股份合計超過40%。

至此,牛文文的個人財富已經超過4億元。

「在中國,把企業做成百年老店是創業者最普遍的心態,做自己企業的‘國王’也是眾多創業者的夢想。在IPO時代,這種‘國王’夢想會因上市而強化。但是,在併購時代,這種心理路徑面臨重大調整。說白了,你能否接受在IPO之前,將公司整體賣給大公司,自己帶著大筆現金退出,重新再創業或轉型做投資人,或乾脆退休享受生活。」

2013年,牛文文曾給《創業家》雜誌寫過一篇文章。他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企業家在IPO之前「國王」與「富豪」的心態,今天牛文文自己的公司IPO了,他並沒有選擇退出。

10日,在新股發行當天,曾經與牛文文打賭的吳曉波為他撰文,一半是祝賀,一半是哀悼。「文文的創業黑馬要在深交所上市。而他的很多朋友,有的還在堅守,有的已經退隱,有的在當公關VP,還有的創辦了自己的自媒體。其實,一個時代結束了。去中心及去精英化的中國財經媒體市場,已經變得越來越乏味,“看門狗”及報時人的集體失蹤,將讓這個以理性和獨立性為標榜的輿論領域幾乎失去存在的意義。

就如同我有時候會問自己的那樣,我不知道文文是否喜歡現在的自己。我們被時代改變的部分,一定大於我們改變時代的那一部分,這很難說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我們註定無法成為的那個人,也許,真的是一個應該被拋棄的幻覺。」

所以,歷經5年,想做伯樂的牛文文沒有找到真正的千里馬,於是他選擇自己去當這匹千里馬了嗎?我們來看看圍觀者怎麼說。

深圳觸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龔文祥:

新媒體創業家黑馬營今天上市,學習一個新媒體的數據與業務結構:1、公司定位:是一家聚焦於創業企業服務商,具體業務主要為創業培訓、創業公司公關、創業社群等。2、2016年度,創業黑馬營業收入1.84億元,淨利潤分別4261.14萬元。3、2016年來自創業輔導及培訓服務營收為1億元,佔比為55%,來自公關服務營收7000萬元,佔比38.46%。還是線下社群與培訓的收入高。

嘉賓傳媒創始人吳婷:

「我們被時代改變的部分,一定大於我們改變時代的那一部分,這很難說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曉波老師時刻在給自己敲警鐘啊……創業黑馬IPO,從此這條路已經打開,同時意味著賽道開始擁擠——跑得快、另闢蹊徑、有工具者,可領先到達。這個過程會有必然的損耗和可見的犧牲。這個過程充滿了曉波老師說的辯證博弈。祝賀牛文文老師,不僅是順時代者昌,更是有遠見者為王。

新浪財經專欄作家向小田:

牛文文老師的創業黑馬(300688.SZ)上市了,談幾點看法:

1、這是媒體人做的一家上市公司,但主營業務卻不是內容創業,而是培訓。再一次證明,內容創業本身是偽命題。

2、內容創業變現的手段目前來看最好的還是培訓、社群、營銷。

3、轉型要堅決。創業黑馬乾的活都是苦活累活,媒體本身是無冕之王屬於精英階層的,跟黑馬現在乾的群眾路線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

4、創業黑馬的上市極大地激勵了羅輯思維和吳曉波頻道,後兩者肯定會加快IPO的步伐。

凱叔講故事創始人王凱:

媒體人創業其實少有成功,慣性太大,陳舊的價值網很難從內部打破。老牛用一隻牛角頂破了自己多年來織就的繭殼,破繭重生。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

我最期待的有一天老牛不用為上市公司業績當老牛了,踏踏實實寫一本關於浮華年代中國創業生態的書。沒有人比他更瞭解中國創業者們各自精彩又各自傷痛的故事了。當然,姓「牛」的做「馬」,又把「馬」做得很「牛」,他本人也是個故事。

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高洪慶:

這是我們達晨今年收穫的第14家IPO企業。達晨是管理層之外的最大股東,也創造了從投資到IPO的最快紀錄,對於今天的很多人來說,創業及扶持、投資創業者,也許是最具有道德和商業意義的存在方式了。八年磨一劍,今朝終化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