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企業的績效考核,到底考的是什麼?

績效考核一詞,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恐怕早已成為“爛大街”的詞彙,但凡打開手機短信列表,哪一位老闆都有一個“文庫”,裡面充斥著五花八門的考核系統、CPI、積分制的營銷短信,不厭其煩,有些短信更是粗製濫造,顛倒黑白,完全脫離實際的假大空,何故?

企業有需求,老闆有壓力,病急亂投醫!才有瞭如今魚龍混雜的培訓市場!

話說回來,我們的企業家們還有員工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績效考核?

員工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企業的績效考核,到底考的是什麼?


三公原則——公平、公正、公開

公平、公正、公開是絕大部分人的訴求——不奢求不勞而獲,但求勞有所獲。也就是說,要想讓績效考核能落地,必須首先要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這是企業規範化經營管理的前提,企業不是政府,職場更不是官場,企業有能力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來讓能者上位,庸者淘汰!

醜話說在前面——定標準!

規章制度不是掛在牆上,印在紙上,而是要深入員工的心裡,要深入人心,就要做細節,把細節做到毛細根。比如生產一件產品,生產的週期、用料、人工、成本等等需要多少,這些都有精確的計算,這就是標準;一個銷售人員,他的業績額、回款率是否跟佣金掛鉤?怎麼掛鉤?這就是標準,這是細節,而只有這些細節做到位了,員工才知道怎麼去做,管理者才知道怎麼去考核;

員工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企業的績效考核,到底考的是什麼?


這是基層的,那麼高管、核心層呢?這些人群直接面對的是老闆,那老闆需要去關心他的產量質量成本費用嗎?這顯然不合適!

老闆的需求就是標準!老闆什麼需求?團隊和利潤!萬變不離其宗,跑不出這兩點。

那麼高管、核心層的指標就以此為延伸,如何打造團隊,如何創造利潤?有高利潤的團隊不一定好,但好團隊一定能創造高利潤!所以高管、核心層就圍繞著搞團隊和創利潤來開展,而且要把搞團隊放在前面。團隊需要什麼,就給團隊定什麼樣的標準,需要物質需求,那就是工資和福利,需要精神需求,就是晉升和平臺,只要把這裡面的細節理清楚了,讓團隊知道,OK,我這麼做就可以得到這些收入和榮譽,那我就這麼幹了,就是這樣;但還要注意一點,再牛逼的企業也會有混吃等死的職工,那就把標準定出來,你差到什麼份兒上了,你就會被淘汰!把標準寫出來,讓每個人知道,更要讓團隊成員知道,這不是用來淘汰他們的,是用來提醒、保護他們的,也就是說,後面永遠有隻狼在追著你,你想跑不快都難!

人類的骨子裡喜歡嚴——嚴是愛,松是害!

孫子曰:為將五德,智信仁勇嚴。所以說,嚴是兜底工程。

員工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企業的績效考核,到底考的是什麼?


市場是暴風驟雨,不是溫暖陽光,它不會像媽媽的手一樣輕撫你的臉龐,只會在你稍有犯錯的情況下,像後媽一樣狠狠的抽你的嘴巴,所以,要想經得住市場的暴風驟雨,只有在內部對員工暴風驟雨!

好在,管理者和員工都是喜歡嚴的。

員工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企業的績效考核,到底考的是什麼?


管理者為什麼喜歡嚴?管理者對待下屬,並非喝喝茶、看看報,打打遊戲吃吃雞,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敢得罪人的管理者是毒素,是不合格的。真正的管理者就是行包公手段,懷菩薩心腸!敢於和不正之風作鬥爭,同時懷著愛心去對待員工的錯誤,但決不能手軟!前者走的是人情路線,眼裡沒有規則沒有信仰,後者崇尚的企業的規則,天大地大,規則最大,無規矩不成方圓,嚴格執行規則的管理者,少了許多彎彎繞繞,但上傳下達順暢,才能真正實現扁平化管理,嚴格執行規則的管理者才是優秀的管理者!誰不想更優秀呢?

那麼員工為什麼喜歡嚴呢?是的,毋庸置疑!嚴是對他人公平,對自己更公平!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員工的心裡都是明鏡一樣,誰做多了、做少了,拿多少錢對於他們來說非常敏感,因此,在執行規則徹底的前提下,員工的注意力只會是規則,會按照規則去工作,並因此受益;但規則執行的不徹底,員工 的矛頭就會指向管理者,就會指向其他員工,內部就會有推諉扯皮,進而陷入無限的內耗,商場如戰場,職場如煉獄,就是因此而來!

員工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企業的績效考核,到底考的是什麼?


總而言之,標準化是一切賴以運行的基礎,回到題目,績效考核考的是什麼?就是標準化,把人資作出標準,把生產作出標準,把銷售作出標準,把研發作出標準,就有了基礎,就有了績效考核的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