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敬暴亡后,贾母为什么那么痛苦?

苹果成长记


《红楼梦》小说第六十三回,宝玉过完生日的第二天,贾敬暴亡,因为尸体腹部坚硬如铁,唇面发乌,众人都明白这是过量服食丹药烧胀而死。

宁国府在小说里作者重点写了两场丧礼,一场是前期秦可卿奢华至极的丧礼,由王熙凤协助贾珍操办的,另一场就是宁府最高辈分的贾敬的丧礼,因为贾敬死在国丧期间,宁荣两府主子和管事们一大半都去了皇陵,所以贾敬丧礼的前期只有尤氏独理。相比秦可卿,贾教的丧礼朴素多了,但有一样相同,就是贾敬的丧礼同样有多处不可思议之处。今天我们单分析贾母的表现。

秦可卿可是贾母心中第一得意的重孙媳妇儿,秦可卿死了,贾母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只在宝玉执意深夜要去宁府时着急嘱咐他:刚咽气的人身上不干净!还让多跟几个人,别让宝贝孙子有什么闪失。对秦可卿之死,贾母不发言、无态度、不过问,这和贾母对秦氏生前评价和态度可大大的不一致,最大的可能是秦可卿与公公贾珍的丑事贾母知道了,而且我们知道秦可卿是“高楼大厦、美人悬梁自缢”而尽。这么一来,贾母冷漠的表现也就很正常了。

反观贾敬死了,贾母表现却完不一样,老人家从皇陵回到家,不顾一路颠簸辛苦,况年高之人,不过吃一杯茶没有歇息就到宁府来了,儿孙搀至灵前,她先搂了贾珍贾蓉痛哭不已,苦劝一番才略略止住,又搂了尤氏婆媳大痛一场。贾母的表现是“大痛、痛哭不已”。其实二人关系并不亲近,更无血缘关系,贾敬的祖父和贾母的公公是兄弟,隔了三代的堂侄子而己,所以,贾母这个哭绝对不是单纯对家族儿孙的感情问题,我前面曾经撰文写了贾敬的悲伤往事,这里不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之前的文章,贾母之痛其实是家族之痛,也是对贾敬后半生的遁世之举的悲悯和痛惜。为什么这么说呢?

贾母嫁到贾家差不多60年了,贾母经历过贾家最辉煌的岁月,她嫁入贾家时是从重孙媳妇做起的,那时宁荣二公应该还活着,贾家代字辈守成也不错,到了第三代,宁府长孙贾敷死了,次孙贾敬就成了事实上的长子,贾敬不同于他的祖辈和父辈,贾敬这个官三代在学业上太优秀了,竟然考中了进士。贾敬的优秀应该让他的祖辈父辈倍感欣慰和自豪,一则贾家这就算从勋贵到清贵实现了顺利的华丽转身,毕竟武荫世家比不上书香之族给人感觉有文化、有底蕴;二则贾敬在第三代中最年长,这算是长房长孙为家族做出了表率,榜样的力量可以带领家族子弟同奔科举之路了。应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贾敬就是典范,是家族继续发扬光大的希望。这些,贾母都是亲历过的,贾母比贾敬应该大个十五六岁,所以说,贾敬的成长之路贾母是一路看过来的。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意思是贾家之败从贾敬这里发端,宁国府要对此负首要责任,而祸根就是孽情。这里作者是交待的清清楚楚。《红楼梦》伟大的地方之一就是曹雪芹绝对不写雷同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所以贾敬和他的儿子贾珍、孙子贾蓉绝不相同,我在《从贾敬和惜春这对诡异的父女,看焦大醉骂,宁国府这水也太浑了》一文分析过贾敬之所以遁世,再不愿回宁府,是那个家里有他最深的痛苦,他遭遇背叛和蒙受奇耻大辱,过不了情关孽缘,至于家族兴衰,他任其堕落,心如死灰,在宗教里找寻灵魂安放之所。

贾敬在一定程度上很像林如海,虽家大业大,却刻苦进学,扬名立万,甚至贾敬比林如海还要优秀,林如海家族爵位到他父亲已是最后一代,所以他要想入仕参政,只有科考。贾敬不同,他已袭爵,并不需要读书参加科举了,但贾敬仍然参加了科考,这一点正说明了贾敬的确可以担当家族由武荫世家向书香之族的转身,但是,他遭遇了严重的情感打击羞辱,他离家再不问家事的举动,是整个贾氏宗族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和节点,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蓉等等贾府的男人们,要么斗鸡走狗、锦衣纨绔,要么贪淫好色、惹事生非,要么平庸无能、愚蠢呆板。再也找不出一人能担得起家族复兴的重任。

这种缓慢的变化,贾母看的最清,感触更深,在那个时代,整个家族男性都没出息,家族将何去何从?贾母怎不忧心儿孙的前途?家族的命运?贾家第三代最优秀的代表死了,意味着贾家曾经的希望、包括今后的希望破灭了,再有,贾敬离开家之后的日子,他真的过的好吗?他真的释怀了吗?他将心灵上的负荷放下了吗?他没有了爱,更没有了社会交往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满足,他拒绝亲情。甚至,谁又敢说贾敬没有可能自杀呢?在贾母看来,贾敬太悲情了,太可怜了,凡此种种,贾母怎能不大痛!


屏山语红楼


他俩啥关系?

贾母是《红楼梦》中整个贾家权势最高的人物,出场很多,虽不是女一号,但也是主要人物之一。

贾敬则是个龙套,出场没几次,很快就挂了。

贾母是贾家第三代贾代善的妻子,贾敬则是贾家第三代贾代化的儿子。

两人是婶侄关系!

焦大曾经喝醉了大骂: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婶子和侄子呢?

打住!这不是伦理剧,而且,书里也没有这方面的线索,不能瞎说!

其实,贾母和贾敬关系比较冷淡。

你的生日趴我不参加!

贾敬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他是官三代,但是不像宝玉那么只知道姐姐妹妹的,人家正儿八经的中了进士!

这不得了,要知道,贾家是靠武功发家的,但是,哪朝哪代其实都不太看得起赳赳武夫。到了敬老爷这里就不一样了,人家真正有了功名啊。

但是,贾敬不知受了啥刺激,放着世袭的爵位、到手的功名不要,去了城外到道士。

这一手玩的,自我放逐啊!

显然,他对于保持贾家钟鸣鼎食的地位是没有啥帮助了。

古人讲究修齐治平。贾敬治平不行,修齐呢?他自己修仙去了,家也不管。其实他管的时候也没管好,导致他们宁国府

只有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

因此,贾母对他其实很有意见。

所以,贾敬过生日的时候,宁国府请老太太热闹热闹,但是,人家没给面子:不去。

要知道,贾母是多么爱热闹的一个人啊。这样的场面,她居然不去。

说明她对贾敬是失望的,这个热闹,她不愿意掺和。

修仙修到阎王殿。

贾敬修仙入了魔,最后,吞金服砂,烧胀而殁。

人死为大。贾母作为婶子,必得来吊唁一番。

原文写,贾母进入灵堂,贾珍贾蓉扑入怀中痛哭。她一个老年人,见此光景,恸哭不已。后来,见了尤氏婆媳,又相持大哭一场。

注意:老太太的哭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见了家属才哭。

如果,你看过农村发丧,你就知道,哭丧是门很有趣的学问。不管哭的人和死者到底关系近不近、亲不亲,那哭起来绝对是惊天动地,惨绝人寰。但是,仪式一过,马上有说有笑,能吃能喝!

贾母是不是这样呢?很难说。

但是,贾敬出殡的那一天,老太太没去,理由是抱恙在身,一个生日趴,一个葬礼,她都没有参加,理由也都差不多。

当然,以老太太的身份,不出席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也可以看出来,她对贾敬也就那么回事。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宁国府里的那堆烂事,开端就是贾敬!贾家江河日下,也是贾敬带了个好头啊!

贾母那么精明一个人,心里明镜似的,贾敬死了,她会痛苦?

她只是尽了做婶子的礼数而已!


饮水君


贾敬曾经是整个贾府的族长,宁国府的掌门人,进士出身,本来可以扛起中心贾府的重任,是贾府最有希望的男人。

贾母是贾敬的婶子,她同样希望侄子大展宏图,开拓一片新的天地,不要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

然而事与愿违,贾敬放弃了爵位,放弃了偌大的家业,去郊外修道。把一个好好的宁国府丢给了儿子贾珍,结果宁国府被贾珍闹得乌烟瘴气,差点没翻天。贾母对贾敬是失望的,然而她仍然希望贾敬能回心转意,重整宁国府。

贾敬一死,贾母所以有的希望都泡汤了,她为贾府哭泣,为贾敬哭泣,为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哭泣。她搂着贾珍和贾蓉哭得好不伤心!


润杨阆苑


1.俩人啥关系?贾母与贾敬是婶侄关系。因她丈夫代善,是贾敬父代化的小弟弟。从年令上来讲,这对婶侄犹如姐弟。贾母嫁进贾府,如她自己讲的"从重孙媳妇做起"的说法。这对"姐弟"相处的岁月,已有好几十年了。比大儿子贾赦还要大得多!

2.旧时的媳妇是很难当的。俗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要用一"熬"字。尤其重孙媳妇,上面有三层公婆。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贾敬"一唯好道",即是说这个人从小应该就很善良。有爱心、有善心、有孝心。他对这位婶婶也一定会很友善的。甚至为她在叔婆、伯婆、爷爷奶奶、太公太婆面前经常美言、斡旋,邦了很大的忙。日长数久,与婶婶建立了很深的友谊。

3.贾敬与贾母的两个儿子赦、政为堂兄弟。对于贾母,侄子先己而亡,且又是非正常的暴亡,现在白发人送黑发人,自然会更加的悲痛。


福荣


《红楼梦》书里骂人最黑的不是老仆焦大,是贾宝玉说的唐寅唐伯虎

《红楼梦》书里的焦大原型可不是作者假语存说的宁国府三线老仆,宁国府老仆焦大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焦大这个人物原型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他的名气虽然不如贾宝玉、贾政、贾环等书里主要人物大,但他也是有名的人物!

《红楼梦》第七回贾宝玉和王熙凤过宁国府赴宴,晚上回来的时候宁国府派老仆焦大护送,结果是焦大喝多了借酒开骂了:

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老仆焦大的嘴骂起人来可以说是很黑的,因为他用汉语言中凶狠,恶毒的话在骂人: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当然《红楼梦》书里最狠毒的是柳湘莲的跌足骂:“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老仆焦大的黑骂和柳湘莲的狠骂都是贾宝玉在场的时候,现在一些胡周先生的弟子还在说《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寅的孙子曹雪芹,《红楼梦》书中故事就是曹雪芹家的故事,贾宝玉的原型就是曹雪芹。这种荒唐的红学说法基本没有人性可言,按胡周一派的说法曹雪芹先生一定是精神出问题了,他自己写书却喜欢让老仆焦大和柳湘莲用最黑和狠毒的语言当他的面骂他的家族,这在中国文学史是闻所未闻的奇迹!

《红楼梦》书里骂人最黑的不是老仆焦大,是贾宝玉说的唐寅唐伯虎。按胡周一派的说法曹雪芹先生的奇迹还有呢!胡周先生让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书里自己骂自己,说他自己是不学无术的,是忤逆不孝的中国第一文人!

中华民族是孝道至上的民族,古人是讲究孝道礼仪的。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在封建社会,不仅帝王将相的名字不能直呼,就连父母的名字也不能随便叫。如果遇到与长辈尊者名字相同或相似读音的字,要回避或加以变通,所谓耳可闻,口不能道也,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唐朝诗人李贺,就因为父亲的名字叫“晋肃”,与进士谐音,结果为了避父亲的名讳,一生不得考进士。

《红楼梦》书里多次出现曹寅的“寅”子,如果《红楼梦》是曹寅的孙子曹雪芹写的,那就相当是曹雪芹自己写书说他自己是文学上的不学无术,是孝道至上的中华民族最忤逆不孝的文人。

有些不学有术的红学大家说曹雪芹的爷爷是康熙朝时江宁织造曹寅,如果真是的话,那就是说曹雪芹老先生一定是一个忤逆不孝的文人了!《红楼梦》里写贾宝玉和薛蟠,冯紫英,蒋玉菡等喝花酒一回,出现了一个好笑的情况:薛蟠向贾宝玉,冯紫英,蒋玉菡吹嘘看到好的春宫画,最后一落实竟然是唐寅唐伯虎画的,这就出现天大的笑话了!

看到这段描写红学大家还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就太没人性了。这好比相当于让曹雪芹今天上电视说他的爷爷是画春宫画的一样,这是让曹雪芹成为一个忤逆不孝的文人啊!红学大家自己不敢干忤逆不孝的事情,他们却偏偏让曹雪芹老先生做,红学大家极无人性可言。


红楼梦真神


贾敬和贾赦、贾政同辈,论起来比贾母要小一辈,但是从宝玉的同辈人贾珍实际上掌管宁国府的情况来看,贾敬的实际年龄可能和贾母差不多。也就是说,贾敬和贾母一样,是过去漫长岁月以来,所剩无几的“同龄人”了。

人上了年纪,总是容易感觉孤独。虽然贾敬平时在观里修行,和贾母没有什么交集,但估计还是有一些宁荣两府早年的共同记忆的。贾敬去世,意味着贾母周边已经没有“同龄人”了,属于她那个年代的记忆也基本上要埋进黄土了。老人家因此感怀伤世,也是可以理解的。

高寿的宋美龄,在101岁时就曾经问过上帝:“为什么要我活这么久?”可见,老年人在同辈一一去世,自己越来越孤独时,那种感觉是并不好受的。

另一方面,贾敬虽然常年修仙,不问府中事务,死也死得比较荒唐,是修仙修得走火入魔,吞了丹药而死,但他

毕竟是进士出身,证明早年也曾经奋发过。倘若他不是迷恋修道,而是老老实实经营宁府,说不定宁府也不会像后来那样不长进。

宁荣两府原系同族,同气连枝。贾母应该还是很在意宁府的荣衰的,对于宁府在贾珍手上萎靡不振的样子应该也是有些意见的,恐怕心里也会抱怨贾敬撂下了本该属于他的担子。贾敬暴亡,突如其来的消息可能会触痛贾母心中的情绪,会让她隐约感觉宁府从此再也恢复不了昔日荣光。这种没落趋势,其实也是荣府的隐忧。在这种无法宣之于口,甚至可能自己也没有察觉的情绪影响下,贾母就一时伤痛不能自已了。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贾敬是通过考试的进士,是贾府的希望!可是却早早做了道士,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贾母怎么能不伤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