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這條「錦鯉」潛伏太深,卻能試探人們的「信心與堅持」

可能大家沒有想到,在古典名著《西遊記》裡,也隱藏著一條錦鯉,只是潛伏的太深,需要認真探究,細細揣摩,才能獲得,這條錦鯉遠非信小呆之中國錦鯉可比,絕對比“我下半生是不是不用工作了?”更加有前途。

西遊記這條“錦鯉”潛伏太深,卻能試探人們的“信心與堅持”

在西遊記第四十九回"觀音救難現魚籃"裡,觀音姐姐來不及穿好衣服,就被孫悟空請到通天河搭救唐僧,只見她口唸頌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唸了七遍,提起籃兒,但見那籃裡亮灼灼一尾金魚,還斬眼動鱗。接下來觀音介紹說:"他本是我蓮花池裡養大的金魚,每日浮頭聽經,修成手段。那一柄九瓣銅錘,乃是一枝未開的菡萏,被他運煉成兵。不知是哪一日,海潮泛漲,走到此間。"

西遊記這條“錦鯉”潛伏太深,卻能試探人們的“信心與堅持”

這講了半天,我們分明看見的只是一條金魚,這和錦鯉哪有半毛關係,殊不知,也正是因為這個細節,讀者都讓吳承恩給忽悠了,因為原著中講的蓮花池魚精並非我們現在觀賞的那種"金魚",而是一條"鯉魚",而且是一條顏色鮮豔的錦鯉。

西遊記這條“錦鯉”潛伏太深,卻能試探人們的“信心與堅持”

當觀音收走魚精時,孫悟空叫她留步,他要請陳家莊的百姓出來"看看菩薩的金面,一則留恩,二則好讓凡人供養",結果"一莊老幼男女,都向河邊,也不顧泥水,都跪在裡面,磕頭禮拜。內中有善圖畫者,傳下影神,這才是魚籃觀音現身。"

西遊記這條“錦鯉”潛伏太深,卻能試探人們的“信心與堅持”

關於"魚籃觀音",這是佛教著名的一個典故,講的是觀音菩薩化身提籃漁婦來人間教化,經過一些波折,後來人們知道了真相便塑了菩薩的神像供奉起來,仍然是漁婦的模樣,人們便稱之為“魚觀音”。現有“魚籃觀音法相”之稱,考古史上有明代御製碑《魚籃觀音圖》等。

西遊記這條“錦鯉”潛伏太深,卻能試探人們的“信心與堅持”

我們先不去考究哪一種說法更加確切,有圖才有真相,仔細觀察一下古代流傳下來的"魚籃觀音"圖發現,所有不同版本的"魚籃觀音"中魚籃裡的魚兒,清一色的都是鯉魚,哪裡有什麼金魚?即使再延伸觀察,也只有"觀音鯉魚"圖,而沒有"觀音金魚"圖。

西遊記這條“錦鯉”潛伏太深,卻能試探人們的“信心與堅持”

因此,基本可以斷定,吳承恩筆下的"金魚"就是鯉魚,古代文學創作中,事物名稱往往受方言和地域影響很大,同一種事物有多種叫法,這方面例子不勝枚舉。由於許多鯉魚的顏色偏金色,古人以"金"為尊,自然就把出身高貴的魚兒稱為"金魚",這根本不足為奇。

西遊記這條“錦鯉”潛伏太深,卻能試探人們的“信心與堅持”

而"魚籃觀音"中的這條魚,正是觀音用來試探人們信心與堅持的"錦鯉"。相傳觀音化身一個很漂亮的漁婦來提籃賣魚,但她要求買魚的人要放生而不能做菜吃,結果站了兩天沒有人買,最後一位叫馬朗的人識破天機,成為了那條幸運的"中國錦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