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章節重點知識梳理「第十章」

第十章 態度與品德的形成

複習提要

本章主要介紹了態度與品德的實質及其關係、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條件以及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

知識點梳理

1.態度的實質與結構

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態度結構包含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成分。

態度的認知成分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觀念和信念。

態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隨態度的認知成分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是態度的核心成分。

態度的行為成分指準備對某對象做出某種反應的意向或意圖。

2.品德的實質與結構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範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

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個成分。

道德認識是對道德規範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

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道德情感從表現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種:一是直覺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倫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為是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它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妁外在表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誌。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行為技能和道德行為習慣。

3.態度與品德的關係

態度和品德兩者實質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種習得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的內部狀態,而態度也是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規範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二者的結構是一致的,都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方面構成。但是,態度和品德這兩個概念也有區別。二者所涉及的範圍不同,價值的內化程度不同。

4.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

(1)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在10歲以前,兒童對道德行為的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稱為他律道德。在10歲以後,兒童的判斷主要是依據自己認可的內在標準,稱為自律道德。

皮亞傑認為,在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過程中,個體的認知能力和社會關係具有重大影響。道德教育的目標就是使兒童達到自律道德,使他們認識到道德規範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礎上制定的。

(2)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提出了人類道德發展的順序原則,並認為道德認知是可以通過教育過程加以培養的。

柯爾伯格研究道德發展的方法是兩難故事法。

柯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分別是:

①前習俗水平。第一階段:懲罰服從取向階段;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②習俗水平。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階段;第四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③後習俗水平。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取向階段;第六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研究表明,大多數9歲以下的兒童以及少數青少年處於前習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處於習俗水平,後習俗水平一般要到20歲以後才能出現,而且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

《教育心理學》章節重點知識梳理「第十章」

5.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

(1)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2)品德發展由動盪向成熟過渡

6.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1)依從

包括從眾和服從兩種。從眾是指人們對於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跟隨他人行動的現象。服從是指在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

(2)認同

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

(3)內化

內化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

7.影響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①外部條件,如家庭教養方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

②內部條件,如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受教育程度。

③個體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齡等因素也對態度與品德的形成與改變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8.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

教師可以綜合應用一些方法來幫助學生形成或改變態度和品德。常用得而有效的方法有說服、榜樣示範、群體約定、價值辨析、獎勵與懲罰等。

角色扮演、小組道德討論等方法對於態度與品德的形成和改變都是非常有效的。

重點難點提示

重點: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以及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

難點:依從與認同的異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