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迎來第一個十年,你還在被言論綁架?

2009年比特幣的創世到現在炙手可熱的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時代即將走入第一個十年。這十年裡,比特幣完成了從早期的默默無聞到後來全球矚目的華麗轉變,是信仰者口中的正向明朗也是反對者眼中的極致危險,與一波波瘋狂湧入的人潮一起的,還有那些永無休止的爭議質疑。

這不,這兩天就著幣圈老熟人錄音的曝光,估計又會迎來新一輪數幣反對潮。在這將近一個小時的錄音裡,接地氣的口吻,粗獷無人的特質帶出的是讓眾多投資者,項目方甚至大佬們驚出冷汗的幣圈內幕,手段,項目玩法,暴力撕開了比特幣的遮羞布,赤裸裸的再次接受眾人批閱。

但仔細一想,你會因為這個從此告別幣圈?那些尚未進場的會因為這個就不再進入了?搖晃的比耶送給大家。其實錄音被曝光者只是說出了眾多人都知道,卻不曾說出的話而已。只是錄音裡是他私下的樣子,不是社會人的樣子。

數字貨幣迎來第一個十年,你還在被言論綁架?

現在翻開某些歷史,看一看草莽變大鱷,屌絲成大佬的故事,瞭解一下這個圈子的那些年,你內心的答案選擇可能更加清晰,會更加清楚這個區塊新世界。

中國最早的比特幣玩家瞭解一下

時間回到2010年,比特幣誕生第二年。

當時,中國最火的MMORPG(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是《魔獸世界》。還衍生出了一個龐大的地下產業鏈,幾個靠打裝備、代練遊戲的遊戲代練抱團,就組成了一個專門的負責打遊戲道具的 “打金工作室”,那幾年,遊戲代練成了最時尚日常的說法。

“玩著遊戲賺著錢。”老吳一臉這大概就是最幸福職業的表情說道。

很快,一個新的“遊戲”勾起了他們的興趣,2010年年中,一個叫“比特幣”的玩意兒,不知從哪個渠道突然就傳到了國內。當時還叫Bitcoin的比特幣還首次現身老牌IT媒體《電腦報》,《電腦報》非常先進新潮的用一定篇幅介紹瞭如何在電腦上安裝挖礦及錢包軟件。(這波操作666啊)

“只需要在電腦上安裝一個軟件,程序就自動運轉,然後第二天就有幣了。”老吳說。

在媒體的培育及小眾宣發下,比特幣的早期隊伍就這樣形成了,正是這群愛玩遊戲、外表看來蓬頭垢面的代練者,極大可能就是中國最早一批比特幣礦工。

後來,隨著GPU替代 CPU挖礦,這些平時因為運行大型遊戲顯卡一般都不差的打金者們,再次佔據了先機。

當時海外交易有Mt.Gox等交易所,中國這群最早的比特幣玩家要想交易,還得完全依賴淘寶,QQ等現有渠道。最早他們在QQ群裡買賣,一個比特幣可以售價2到3塊,平均一臺電腦一個晚上就可以賺10來塊。

那時候,中國並沒有自己的交易所。

抓住這個機遇的,是一個叫楊林科的溫州人,商人的嗅覺讓楊林科在2011年,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就是這樣一個不會說英語,不懂技術的人,看準先機,帶著溫州商人特有的機敏凌厲,迅速出擊,造就了後來的世界第一個比特幣交易所,中國逐漸成為數幣市場的中心。

後來比特幣中國被香港區塊鏈投資基金收購,33歲的楊林科套現清倉,徹底財富自由了。如果沒有比特幣,楊林科或許也會實現財富自由,但肯定沒有如此夢幻戲劇。

這個圈子,類楊林科者太多了,又或者說他們足夠幸運機智,機會來臨時,能夠緊握拳頭開創歷史,成為行業的開創者佈道者。

2011年,武俠小說作家劉志鵬(長狹)成立巴比特,區塊鏈媒體王國逐漸建立, 2012年,天才少年,當時的屌絲技術宅男烤貓,成功進行了幣圈史上第一次愛西歐,烤貓礦機一度賣脫,烤貓迅速成為名聲大噪,同時南瓜張的阿瓦隆礦機也進展順利,

但後來際遇又不盡相同,後者發展幾年,公司目前佔據全球三大礦機廠商之一,前者一時風光無兩,名譽全收,卻最終離奇失蹤,至今不知所蹤。

烤貓在Bitcointalk上留下的帖子

2013年,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當時還叫“海淀圖書城步行街”,李笑來,趙東….眾多幣圈愛好者在一個咖啡館不定期步道,聚會,北京車庫咖啡成了幣圈核心座標。

再後來,那些名單,那些人物,李笑來,長狹,吳忌寒……逐漸成為所在領域獨當一面的大佬級人物,身價過億,過十億,過百億…

至今依然活躍。

浮浮沉沉數十載,他遭機遇又誰知,這是風光無限好的幣圈,也是能讓趙東爆倉過億的幣圈,一個讓人憧憬又滿懷畏懼的地方。

成功都是別人家,圈子裡最多的還是小白,散戶,被割似乎成為套路,但面對人性博弈遊戲, 人人似乎又是平等的,拒絕盲目,拒絕跟風,充電學習要跟上,諮詢消息常關注,懂得進入,懂的套路,最重要的是懂得適可而止,即使被叫小白,也要做一個有態度有想法的小白,愛誰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