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自我意识中怎样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意识认知,从幼儿时期虽然就开始发展了,但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从青春期开始的。随着青少年身体的成长与发育成熟,以及社会成人对待态度的改变,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指向自己本身,把自已本身变成意识的对象,从而使自我认识、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自我对待的意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在下列几方面有了新的探究和发展。

在人的自我意识中怎样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我是个太人吗?我哪些方面象大人,哪些方面还象孩子?这是随青少年身体的发育与社会地位的变化而产生的对自己是否成年的探究,这种探究就形成了青年关于自己是否成年的自我意识。

2.我长得美吗?我的容貎、身材、风度是否优美?这是随青年身体的发育与别人的议论而产生的对美的探究,由此就形成了关于自己美或丑的自我意识。

在人的自我意识中怎样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我聪明能干吗?我有些十么能力和特长?这是关于自己智力、能力和才干的探究由此就形成了关于自己是否聪明能干的自我意识。

4.我的性格或脾气如何?我是一个性情温和还是暴躁的人?等等。这种探究就形成了关于本身气质特点的自我意识。

在人的自我意识中怎样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我是一个好儿子或好女儿、好学生、好青年、好人吗?是一个正直、高尚、有道德的人吗?这是关于自身人格与品德的探究,由此就形成了关于自我人格与品德的自我意识。

6.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年开始对自己与异性在生理上的不同特点进行探究,由此就形成了关于性的自我意识。

在人的自我意识中怎样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7.由于社会对男女青年的行为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青年开始探究自己具有哪些男性或女性的心理特点,具有哪些男子气或女孩子的特性,由此就形成了他们关于本身心理的性别特点的自我意识。

8.通过社会的实践与交往,青年逐步探明自己是隶属于哪个国家、民族、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的成员,具有那些社会或集体权利与义务,具有哪些民族、阶级和团体的心理特点,由此就形成了青年关于自己的社会归属与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我意识。

在人的自我意识中怎样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9.随着青年的成长,他们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威信十分关心:“我是否为社会所需要和重视?我是否为别人所喜爱和尊重?”这种探究就形成了青年关于本身社会地位与社会威信的自我意识。

在人的自我意识中怎样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0.在青年晚期(18到20岁左右)的时候,青年进一步对自己在整个宇宙中、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进行探究,宇宙是怎样构成的,个人在宇宙中处于什么地位?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由此就形成了青年对自己与宇宙、与社会的关系的意识。所以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应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