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製冷是如何實現的?效果如何?

春風化雨雨過無痕


您好!

半導體制冷器又叫熱電致冷器,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隨著半導體材料的迅猛發展而產生的。在國防、工業、農業、醫療和日常生活等領域獲得應用。就像你的這種圖片上的產品小冰箱,也多用於車載小冰箱,這種冰箱放車上的確方便,但製冷效果一般達不到0度,或等於0度,現在車載冰箱又有往壓縮機冰箱發展的趨勢可冷卻到零下40度。


再來說這半導體制冷器的工作原理

熱電製冷是具有熱電能量轉換特性的材料,在通過直流電時具有製冷功能,由於半導體材料具有最佳的熱電能量轉換性能特性,所以人們把熱電製冷稱為半導體制冷。半導體制冷是建立於塞貝克效應、珀爾帖效應、湯姆遜效應、焦耳效應、傅立葉效應共五種熱電效應基礎上的製冷新技術。其中,塞貝克效應、帕爾貼效應和湯姆遜效應三種效應表明電和熱能相互轉換是直接可逆的,另外兩種效應是熱的不可逆效應。

(1)塞貝克效應,1821年,塞貝克發現在用兩種不同導體組成閉合迴路中,當兩個連接點溫度不同時,導體迴路就會產生電動勢(電流)。
(2)珀爾帖效應,珀爾帖效應是塞貝克效應的逆過程。由兩種不同材料構成迴路時,迴路的一端吸收熱量,另一端則放出熱量。
(3)湯姆遜效應,若電流過有溫度梯度的導體,則在導體和周圍環境之間將進行能量交換。
(4)焦耳效應,單位時間內由穩定電流產生的熱量等於導體電阻和電流平方的乘積。
(5)傅立葉效應,單位時間內經過均勻介質沿某一方向傳導的熱量與垂直這個方向的面積和該方向溫度梯度的乘積成正比。


優點:

相較於現在大多用壓縮機制冷的來說,半導體制冷器的尺寸小,可以製成體積不到1cm³的製冷器;重量輕,微型製冷器能夠做到只有幾十克甚至數克;無機械傳動部分,工作中無噪音,無液態、氣態工作介質,因而不汙染環境,製冷參數不受空間方向以及重力影響,在大的機械過載條件下,能夠正常地工作;通過調節工作電流的大小,可方便調節制冷速率;通過切換電流方向,可使製冷器從製冷狀態轉變為制熱工作狀態;作用速度快,使用壽命長,且易於控制。但製冷效果依然沒有壓縮機冰箱好。


存在問題:

雖然半導體制冷的研究面臨諸多困難,但是可以欣喜地看到當前研究仍然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去提高半導體的製冷效率,展現出各自的優勢和實用性。但是半導體制冷的研究當前還存在以下問題。
(1)半導體制冷要想達到機械壓縮製冷相當的製冷效率,材料的優值係數就必須提高。然而,直到現在,科學家對半導體制冷材料的研究並未有很大突破。半導體制冷溫差較小和製冷係數不高是半導體制冷的最大缺點,而材料的優值係數不高導致這些缺點從而是阻礙半導體制冷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半導體材料的性能即優值係數z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
(2)有關冷、熱端散熱系統的優化設計的研究較少。這使得半導體制冷的設計多半處於理論計算階段,半導體制冷的實際運行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所以要不斷深入進行半導體制冷器模塊設計和系統性能優化的研究。
(3)相關領域的技術與手段的引用較少,材料的優值係數的停滯影響了整個半導體制冷行業的發展,所以運用包括新理論和新技術來研究和完善就變得非常重要。半導體制冷也是一個交叉學科,需要不同方面的知識相互配合,共同進步。
(4)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產品器件的尺寸有的越來越大,有的越來越小,有的狀況越來越複雜,需要考慮多種因素。這樣如何解決大功率半導體多級製冷的優化問題、小尺寸器件的局部散熱問題和多因素的半導體熱電能量轉換問題就成為今後不斷努力研究的內容 [1] 。

發展:

隨著科技材料的日星月異,相信半島體制冷也會解決很多問題,畢竟能無聲無息的製冷,誰都會喜歡呢


一笑二哭三鬧


用了珀爾帖效應採用了碲的化合物製成的新型製冷材料,優點是壽命長,無聲,缺點是轉換效率低,首先是在大型核潛艇中應用,當年第一代核潛艇喬治華盛頓號上用了18000多塊製冷塊作空調使用。實驗室也可用,用5級串聯在低真空0.01毫米汞柱環境中,曾得到了負128度的低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