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尒」字怎麼讀,這個字的意義是什麼?

瓦西里58


首先,尒(𡭗=尓)和爾,雖然在《說文解字》裡面分成了2個字頭:

《說文解字·㸚部》:“爾,麗爾,猶靡麗也。從冂從㸚,其孔㸚,尒聲。此與爽同意。”
《說文解字·八部》:“𡭗,詞之必然也。從入、丨、八。八象氣之分散。”

但實際上,尒(𡭗=尓)就是爾的俗寫字。就是說,爾字寫著寫著丟了一些筆畫或者部件,就寫成這樣了。劉釗先生在《古文字構形學》中說,在金文時代,尒字就作為爾的減省形態存在了。

劉釗先生


下面幾種古籍,都記錄了它們的關係。《五代本切韻》一:“[人下爾],兒氏反,尒汝,亦作𡭗”。《王二》(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第二種)上聲紙韻:“爾,兒氏反,亦作尒、尓”。

至於爾、尓的關係,核心是第二筆是不是鉤過來、要不要回鋒——沒有其他區別。不過後來,日本人在制定日本漢字的標準形體的時候,選擇了不回鋒的尓(見下圖彌生的彌),而我們中國選擇了爾。

作為部件,喿(準確說是下面的木。因為爾和木,有時候也發生訛混。比如璽的異體字鉨、鉩,古人有時候還寫成鈢)、㐱有時候也寫尒的樣子:

當然,這個“珍”字,古人還用作寶的異體字,郭沫若考證過——扯遠了。


參考文獻:

一、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二、張湧泉《敦煌俗字研究》(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三、梁春勝博士論文《楷書部件演變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


八磚學士


尒:讀音er(三聲),上下結構。古同“爾”(繁體:爾)。

清•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卷二【八部】尒:詞之必然也。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爾之言如此也。後世多以爾字為之。

解釋如下:【一】代詞 ①第二人稱代詞,你,你們,你們的。宋代歐陽修《賣油翁》:“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 《論語•公冶長》:“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②指示代詞。這個,這樣;那,那個。《禮記•檀弓上》:“子貢曰:`夫子何善爾也'” 【二】形容詞 ①通"邇”。近,淺近。②華麗。《詩•小雅•采薇》:“彼爾維何?維常之華。”【三】助詞 ①用於句尾,和“耳”相同。即:“了"、"罷了”。 ②附在形容詞、副詞之後,可譯為“的”、“著”、“地”,也可不譯。如《論語•陽貨》:“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再謝。


孔孟老莊鬼孫子


不是有問題就要在頭條問的。

遇到問題首先要分清是知識性問題還是專業性問題。

小學的時候就學過查字典了吧?為什麼學不清楚嗎?就是為了遇到不認識的字不要總是去問老師,要學著自己解決。

如今遇到不認識的字就不懂得去查字典了嗎?反而要換個麻煩的方式,發個問題等待眾網友解答?


泠然善也


“尒”字是個什麼字,怎麼讀呢?我們先來看以下三張圖片:


(唐 · 國詮 · 善見律)


(唐 · 顏真卿 · 多寶塔碑)


(現代啟功)


一、以上三張圖其中第一張就是題主所問的漢字,這三張圖片是不是很相似呢?是的!這三種寫法其實都是同一個漢字——“爾”字,都讀音er!

前面兩個是古代的寫法,而後面一個在古代文獻中沒有,約清代以後才出現!可以說,題主這個寫法才是漢字正宗血統!從以下春秋戰國、南北朝書法文獻可以得到應證:

(戰國時期的爾字寫法)


(南北朝 · 泰山經石峪)


(清 · 伊秉綬 · 隸書八言聯)


二、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的很明確:《說文解字》本作“尒”字,後世多以“爾”字為之。見下圖:


“尒”字改為“爾”字,可能與行草書寫法有關,行草書寫法,由於筆畫連帶和呼應的關係,寫起來像“爾”字,如下圖:

(晉 · 王羲之 · 不快帖)


(晉 · 王羲之 · 十七帖)

(元 · 康裡巎巎 · 柳宗元梓人傳)


三、再來看看“尒”字的意義是什麼?見下圖: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尒 ěr, ㄦˇ 古同“爾”。  

現在偶爾見到作為姓出現。

古人指,尒,詞之必然也。

爾之言如此也,後世多以爾字為之。 \n 


真誥


"爾″意思近了?

如果是潮汕人,鄉下小戲邦都懂!潮汕話的,潮汕字,在戲邦小品,潮汕戲邦篇字中。很多字就是字典中沒有的太多了?(要知詳.細找潮劇老戲邦)沒有解不了的"字"提供參考,

但是,我本人不懂。謝謝!


何誨章


尒讀er,詞性為代詞,助詞或語詞、助詞或語氣詞,相當於“地,”

“然,”組詞為卓爾、率爾。

可以解釋為你,你的,字義:你,你的:你父,你輩。你汝(你我相稱,關係密切。)爾虞我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