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學校常見5種傳染病 預防寶典(家有兒女建議收藏)

9月份秋季開學,好不容易把家裡的小傢伙們送入了學校,爸爸媽媽們感覺終於可以喘口氣了。然而,沒兩天,學校就通知因為傳染病疫情要停班停課一週或者更長時間。接到這個通知,爸爸媽媽都是拒絕的,一方面擔心學校的傳染病會不會已經傳染了自己家孩子,另一方面擔心孩子停班停課期間如何安排,耽誤學習進度。簡直是愁死個人了!!!

其實,學校發生傳染病疫情之後採取停班停課甚至是停校的措施,是控制疫情擴散的有效手段,爸爸媽媽不要過於牴觸,這對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那麼,秋冬季節有哪些常見傳染病經常在學校肆虐呢?到底應該如何科學防控呢?

市疾控中心給您一部秋冬季節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控寶典:

秋冬季節學校常見傳染病主要有:諾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等。這也是導致學校停班停課的主力軍。

1、諾如病毒感染

諾如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腸胃炎的病毒。主要以腸道傳播為主,感染者發病突然,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諾如病毒導致感染性腹瀉,屬於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為兩至三天,發病後一至三天是排毒高峰,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異抗病毒藥物,以對症或支持治療為主,多數病例症狀持續24-60小時後可自行消失或痊癒。

諾如病毒的傳染性極強,少量病毒即可感染且發病急、傳播快、範圍廣,可通過汙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尤其在密閉場所中(如托幼機構、學校、養老院、醫院、遊船等)傳播速度快,易引起暴發,所以諾如病毒胃腸炎容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場所發生暴發或小流行。

如何預防?

因為諾如病毒可通過人傳人、汙染的水、食物、物品等迅速傳播,因此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食品和環境衛生十分重要!

●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尤其是吃飯前、做飯前、上廁所後,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徹底洗淨雙手。

●孩子所接觸的玩具、文具以及生活用品要注意清潔處理。

●開窗通風、多做一些戶外活動、儘量不去公共場合。

●打噴嚏時用手帕或清潔紙巾,不要用手直接擦拭。

●保證兒童的睡眠,休息好,提高身體抵抗力。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最為常見。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觸傳播。主要症狀為急性起病,發熱、口痛、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後轉為皰疹,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少數病例病情較重,可併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等。主要易感人群是5歲以下兒童。

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疫苗接種。建議EV71疫苗接種對象為≥6月齡的易感兒童,接種越早越好,最好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對於5歲以上兒童,暫不推薦接種EV71疫苗。

當然,除了接種疫苗外,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

●進食前、如廁後、處理嘔吐物或更換尿布後應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如無紙巾,可用肘關節),並將紙巾丟至垃圾桶

●勿共用個人物品,如毛巾、湯匙等。

●需清洗和消毒患者口鼻分泌物汙染過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以及經常觸碰的物品、傢俱和廁所,可用高溫(>56℃)、漂白粉或紫外線照射進行消毒。

●避免密切接觸手足口病患者。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主要發生於兒童與青少年,在學校、幼兒園等托幼機構等兒童集中的地方易發生爆發流行。全年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季為主。發病時以耳垂為中心迅速腫大,1-2日後另一側腮腺也腫大,有壓痛感,張口吃東西時會感到疼痛。有些患兒在發病前會出現發熱、畏寒、頭痛、咽痛、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全身疼痛等症狀。人群普遍易感,多見於5-15歲兒童和青少年。

如何預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預防性疾病,需加強孩子的疫苗接種,保護孩子免於感染。寶寶18月齡時接種1劑國家免疫規劃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在4-6歲時再自願、自費接種1劑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兩劑次接種間隔≥12個月。

除此之外,還應做好以下防護措施:

●讓學生少去公共場所。

●注意室內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保證兒童睡眠充足。

●一旦發現流行性腮腺炎,必須立即將其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學生。

4、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主要症狀為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人群普遍易感,病後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續時間不長,病毒不斷髮生變異,可引起反覆感染。

如何預防?

流感是可以預防的,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機是在每年的流感季節開始前,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種時機當然,在流感流行開始以後接種也有預防效果。

其他預防措施:

●注意通風換氣,特別是加強教室、活動室、辦公室和宿舍等活動場所的通風的頻次,保持空氣清新。

●提倡勤洗手,校園內應設置充足的洗手水龍頭,配備洗手液或肥皂供師生使用。

●做好晨午檢工作。

●利用牆報、校內廣播、講座、健康教育課和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知識宣傳教育,讓學生了解流感的預防知識,提高師生防病意識。

●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5、水痘

水痘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原發性感染,以較輕的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上分批出現的丘疹、水皰和痂疹為主要臨床特徵,併發症以皮膚繼發細菌性感染為主,嚴重者也可發生肺炎、腦炎等。人群普遍易感。易感兒童接觸後90%發病, 學齡前兒童和低年級小學生多見。

如何預防?

水痘是疫苗可預防性疾病,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是預防水痘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寶寶12-15月齡時接種第一劑,4-6歲時接種第二劑,與第一劑應至少間隔3個月以上。

●托幼機構及學校應加強晨午檢,一旦發現寶寶得了水痘,應回家隔離生活,直至所有皮損結痂為止,杜絕帶病上課。因為水痘的高傳染性,很容易波及同區域的沒有抵抗力的兒童。

●加強通風換氣、消毒。

●注意休息、飲食與運動。

武漢市疾控中心溫馨提醒: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遇到疑似傳染病疫情暴發時,應及時報告相關部門,儘快找到和隔離傳染源,有效落實消毒措施,切斷傳播途徑,避免疫情擴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