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我们感知到的,以及我们内心的状态根本无法与他人一起分享,别人也难以真正理解。我们的世界由各自的心创造,我们以为在抱团取暖,但我们抱的只是一个总相,只是一个幻觉而已,我们从来没有抱到一群实有的道友。

在二战期间,有个英国的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被德国俘虏了。

可怜的是,他刚好是犹太人,所以被直接送到了集中营,纳粹集中营的可怕大家应该是有所耳闻的,这个士兵在集中营里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二战的火焰烧遍整个欧洲大陆,德国人自己也分身乏术,集中营里缺少一个搬运尸体的汽车兵,所以纳粹就在这些战俘中寻找会开汽车的人。但是,没有战俘愿意为纳粹开车,因为这份工作就是每天把自己的同胞运送到焚尸炉。但是,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这个新被抓的士兵,竟然争抢着去做这份工作。而且大家发现,他是如此积极地每天运送同胞的尸体。甚至于说,有一些受到虐待后的战俘,明明还没有死,他也会粗暴残忍地把他们扔上车。

这种行为在战俘中引起了公愤,战俘们以各种粗暴的方式警告这个士兵。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做,士兵依然我行我素。如此,大家从开始的警告转为武力的威胁,大家找各种时机疯狂殴打报复他,有几次,他险些被这些昔日的战友打死。这种长期的殴打任何人都难以承受,最终,这个士兵在一次难以控制的群体性殴打后,在一个雨天,孤独凄惨的死在集中营里一个阴湿的角落。

随着德国的战败,二战结束了,时光邵冉,这个士兵的事情很快湮没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但是六十多年后,有一篇叫《救我的人,是我最恨的人》的文章,出现在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上,这篇文章讲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集中营里有一个叫罗迪克的叛徒,强行把生病的我扔上卡车,

对纳粹说准备把我埋掉。可是,车到半路,他停了车,

扛起奄奄一息的我,放到一棵大树的隐蔽处,

并留下了几块黑面包和一壶水,急促地对我说,

如果你能活着,请来看这棵树。然后,他就匆匆开车走了。”

报刊又收到了十二位老兵的电话,他们都讲了同样一个故事。

后来他们找到了这棵树,在树洞里发现了一个日记本。

上面写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我又救出了一位战友,这已经是第28个了,但愿他能活下去。

昨天深夜,战友们又一次狠狠地打了我,

可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如何也不说出真相,

那样,我还能救出更多的人。

亲爱的战友们,我只有唯一的希望,

如果你活着,请来看看这棵树。”

这个罗迪克,说的就是那个士兵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据说,只有14%的美国人可以两个方向都能看见。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那个女人是真实的还是拼图里的?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不敢相信吧,中间的横线其实都是水平的!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到底有多少个小黑点?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这只恐龙歪头看我了!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再给你提供一个新的姿势观察一下呢?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第一次见到这么灵活柔软的铅笔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好破的球!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转转地球仪解闷总可以吧?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行行行

看点书总可以吧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你这个滚法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啊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这莫非就是江湖上的乾坤大挪移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小哥快闪开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看到最后我懂了

这条路啊

就叫套路!

▼▼▼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看完再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我们眼中的世界,往往不是真实世界的全貌。

一个人让你恨之入骨,却可能爱你最深。

一个人假装在爱你,

却可能在你背后含沙射影,暗箭伤人。

对你伸出手的,未必是想要帮你。

向你扔石子的,未必是想要害你。

每天对你笑面常开的,不一定是你的朋友。

而经常对你破口大骂的,不一定是你的敌人。

AT潮牌--See is not always believing

眼见不一定为实,日久见人心(别想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