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帜而战”的北宋名将狄青

成语“易帜而战”出于宋代名将狄青。狄青(1008年-1057年),宋西河(今山西汾阳)人,行伍出身,原来只是禁军中的一名士卒,后被提升为军官。

“易帜而战”的北宋名将狄青

宋仁宗宝元年间,西夏元昊进犯宋边界,攻城略地,十分猖獗。宋仁宗指派部分禁军前往边境防守,狄青随军离开京都去了陕西。

四年中大小二十五战,身中多箭,立下累累战功。后在范仲淹的鼓励下发愤读书,研究兵法,不仅武艺高强,且为通晓行军布阵和兵法的帅才。“易帜而战”就是他的实战一例。说的是在和西夏征战中,宋有一支新募的队伍,名曰“万胜军”。

“易帜而战”的北宋名将狄青

虽名曰“万胜”,却因未经战阵,每战皆败。狄青统军后,一天,他命令把“万胜军”的军旗号帜统统换给“虎翼军”。这“虎翼军”是一支敌人闻风丧胆的劲旅,换上“万胜军”军旗号帜后,狄青命令他们向西夏军进攻。

西夏军一看是“万胜军”的旗号,很不以为然,迎面冲了过来,结果被久经战阵的“虎翼军”全歼。宋军大胜,从此有了“易帜而战”这个成语。

还有一次,狄青率军在泾原与西夏军相遇,敌众我寡。狄青想,这一仗不能硬拼,必须出奇制胜。于是他命令军士全都扔掉弩弓,手执短兵器。

“易帜而战”的北宋名将狄青

当听到第一次钲声时,要停止前进;待听到第二声,更要装出要后退逃跑的样子,但待钲声一停,马上反身向前冲。大家都按他的交代去做。当士卒听到第二次钲声时,个个装作要后退的样子,西夏军大笑,说:“谁说狄天使(对狄青的畏称)骁勇善战,怎么没交手就准备跑了!”话未说完,钲声停止,宋军突然反身冲了过来,西夏兵猝不及防,互相践踏死亡者不可数计。

后狄青班师回朝,官封枢密使,主管全国军事,宋仁宗一朝有“文包武狄”之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