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幟而戰」的北宋名將狄青

成語“易幟而戰”出於宋代名將狄青。狄青(1008年-1057年),宋西河(今山西汾陽)人,行伍出身,原來只是禁軍中的一名士卒,後被提升為軍官。

“易幟而戰”的北宋名將狄青

宋仁宗寶元年間,西夏元昊進犯宋邊界,攻城略地,十分猖獗。宋仁宗指派部分禁軍前往邊境防守,狄青隨軍離開京都去了陝西。

四年中大小二十五戰,身中多箭,立下累累戰功。後在范仲淹的鼓勵下發憤讀書,研究兵法,不僅武藝高強,且為通曉行軍佈陣和兵法的帥才。“易幟而戰”就是他的實戰一例。說的是在和西夏征戰中,宋有一支新募的隊伍,名曰“萬勝軍”。

“易幟而戰”的北宋名將狄青

雖名曰“萬勝”,卻因未經戰陣,每戰皆敗。狄青統軍後,一天,他命令把“萬勝軍”的軍旗號幟統統換給“虎翼軍”。這“虎翼軍”是一支敵人聞風喪膽的勁旅,換上“萬勝軍”軍旗號幟後,狄青命令他們向西夏軍進攻。

西夏軍一看是“萬勝軍”的旗號,很不以為然,迎面衝了過來,結果被久經戰陣的“虎翼軍”全殲。宋軍大勝,從此有了“易幟而戰”這個成語。

還有一次,狄青率軍在涇原與西夏軍相遇,敵眾我寡。狄青想,這一仗不能硬拼,必須出奇制勝。於是他命令軍士全都扔掉弩弓,手執短兵器。

“易幟而戰”的北宋名將狄青

當聽到第一次鉦聲時,要停止前進;待聽到第二聲,更要裝出要後退逃跑的樣子,但待鉦聲一停,馬上反身向前衝。大家都按他的交代去做。當士卒聽到第二次鉦聲時,個個裝作要後退的樣子,西夏軍大笑,說:“誰說狄天使(對狄青的畏稱)驍勇善戰,怎麼沒交手就準備跑了!”話未說完,鉦聲停止,宋軍突然反身衝了過來,西夏兵猝不及防,互相踐踏死亡者不可數計。

後狄青班師回朝,官封樞密使,主管全國軍事,宋仁宗一朝有“文包武狄”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