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三賢」知青州

北宋“三賢”知青州

青州三賢祠

三賢祠坐落於青州城西範公亭公園內,青磚灰瓦,飛簷斗拱,頗具古風遺韻。它始建於北宋年間,後經歷代修繕而成,前鄰南陽河,後依明代古城牆。此祠規模雖小,但有賢則名。富弼、范仲淹、歐陽修三位北宋名臣先後知青州,他們胸懷黎民、心憂天下,政德卓著。後人為紀念這三位先賢而建此祠,故謂“三賢祠”。

關於富弼、范仲淹、歐陽修到青州任官,與北宋年間的“慶曆新政”有關。慶曆新政為北宋仁宗慶曆(1041—1048年)年間進行的改革。當時,內重外輕的政策導致“冗兵”“冗官”“冗費”的沉重負擔,國力衰微,民不聊生。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韓琦、杜衍同時執政,歐陽修、蔡襄、王素、餘靖同為諫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疏》,提出“明黜陟、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等10項以整頓吏治為中心的改革主張。歐陽修等人也紛紛上疏言事。宋仁宗採納了這些意見,施行新政。但由於新政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們的阻撓,各項改革被逐漸廢止,新政失敗。慶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人相繼被貶出京,任地方官。

富弼:救活數萬人,勝過當宰相

北宋慶曆七年(1047年),富弼以資政殿大學士加給事中的身份知青州,兼任京東路安撫使。當時,恰逢河朔一帶洪水成災,大批災民逃到青州,富弼都加以妥善安置。於是,災民互相轉告,紛紛湧向青州,聚集達60萬之眾。

富弼雖然離開京城,但政治處境依然險惡,處處受到保守派詆譭。有人勸富弼謹慎行事,不要接受這麼多災民,以防節外生事。富弼卻說:“我豈能以一己之安危,而棄數十萬性命不顧呢?”他動員所屬各州縣騰挪公私房舍10萬餘間,把災民分散安置;並下令山林坡澤中可供食用的,任憑災民採集。第二年,青州小麥豐收,發給災民作為返鄉路上用的食物,並從災民中招募1萬多名青壯年當兵。皇帝知道富弼的功績後,要獎賞他,他堅辭不受,說:“救災濟民是地方官的職責,能救活數萬人,勝過24歲當宰相。”富弼一生做過許多事情,取得很高成就,但從不誇耀,唯獨對青州賑濟災民多次津津樂道,並把此事寫成《青社賑濟錄》一書。

富弼在青州任職3年多,政績顯著,深得民心。離開青州時,青州民眾在瀑水澗旁,修築亭子,以作紀念,名“富公亭”,後改建為“富公祠”。

范仲淹:制“白丸”,為百姓治病

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被貶到鄧州。在鄧州任上,他曾寫詩給任青州知州的富弼,說:“直道豈求安富貴,純誠惟欲助清光。龔黃政事追千古,齊魯風謠及萬箱。”他主張以“直道”“純誠”建立清明政治,從而造就像龔遂和黃霸那樣的千古業績,讓老百姓的讚譽裝滿千簍萬箱,表現了他光明磊落、窮且益堅的高尚情操。

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從杭州調至青州,接替富弼任知州。雖然已是遲暮之年,但他不顧年老體弱,帶病處理繁雜的公務,還經常微服察訪黎民百姓,體恤民情。

當時,青州流行一種“紅眼病”,蔓延多年,難以治癒。范仲淹親自蒐集民間藥方,利用清澈的陽河泉水調製,合藥製成“白丸”,為不少人治好了紅眼病。為此,范仲淹把調製藥丸的清泉命名為“醴泉”,並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後來,人們把此亭叫“範公井亭”。 明嘉靖《青州府志》這樣記載:“范仲淹知青州,有惠政,洋溪側出醴泉。公構亭泉上,郡民感思,俱以範公目之。”皇祐四年(1052年),64歲的范仲淹被調往潁州任職,在赴任途中溘然長逝。

1934年,馮玉祥將軍拜謁範公祠留下了對聯:“兵甲富胸中,縱教他虜騎橫飛,也怕那範小老子;憂樂觀天下,願今人砥礪振奮,都學這秀才先生。”這兩句話準確概括了範公的一生。

歐陽修:與民方便,寬簡而不擾

歐陽修60歲時,因在皇帝喪期內穿紫衣而被革職,被貶亳州。第二年(1067年),轉兵部尚書知青州。這時,屢遭貶謫的歐陽修心灰意懶,決計退居山林,潔身自好,於是接連3次上書,堅辭不就。宋英宗6次下詔催任。王安石在替英宗皇帝擬草的詔書中勸道:“青州是海岱名都,曾是姜太公的封地,又是安撫京東路的軍事重鎮,只有你這樣的國家元勳才能擔當此任。”不知歐陽修是拗不過朝廷,還是被青州的地望所吸引,他最終到青州上任。

到青州後,歐陽修奉行“寬簡而不擾”的施政方針。兩年之後出現了“年時豐稔,盜訟稀少”的景象。當然,歐陽修的“寬簡而治”,不是無所作為、廢弛政事,而是不擾民、不滋事,與民方便、休養生息。

歐陽修對政事刪繁就簡之後,更多的時間寄情青州山水,賦詩作文。現存世的詩文中,有許多是謳歌青州風物的。如:“偷得青州一歲閒,四時終日對潺湲。須知我是愛山者,無一詩中不說山。”“醉翁到處不曾醒,問向青州作麼生。公退留賓誇酒美,睡餘欹枕看山橫。”此時,他還寫下了著名文章《瀧岡阡表》悼念養育自己的父母,並用青州盛產的大青石,刻成一丈餘高的石碑,運回江西老家,置於父母的墓前。熙寧五年(1072年),歐陽修卒於家中,享年66歲。

清光緒《益都縣圖志·營建志》中記載:“明末,富公、歐陽二祠並圮,乃移建於範公祠之左右,曰‘三賢祠’。”由此可見,三賢祠建於明末之年。如今,三賢祠院內唐楸宋槐,雖沐千年風霜,但依舊蔭翳蔽日、生機盎然,守望著“三賢”,蔭澤著世人。其蘊含的廉潔從政、勤政為民等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熠熠生輝,慕名而來瞻仰的遊人絡繹不絕。(劉紅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