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直銷

很多朋友可能會疑惑,傳銷和直銷究竟有什麼區別?

個人認為,目前的不同之處是直銷有合法外衣,而傳銷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可惡騙局!

我眼中的直銷

本人之所以對傳銷以及所謂的直銷如此深惡痛絕,主要原因是敗家娘們沒有心眼,一次次的輕而易舉被這些人洗腦,興沖沖的買了所謂的高科技產品拿回來樂滋滋的使用。

直銷,我們正常人的理解應該是廠家直接賣給消費者,沒有中間商的高額差價,這樣廠家可以適當提高點利潤,消費者又能得到些實惠。

而現實的情況則是,很多直銷企業打著高科技、新技術的大旗,做的是普通的產品,有些甚至是不合格的三無產品。價格卻高的離譜。各位不信,看我慢慢道來。

我眼中的直銷

對於產品來說,一般都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東西,然後加上一些高大上的名詞,其實是換湯不換藥的。如果不是您經常能接觸到的,那麼一定會是保健品或者醫療輔助器械類的。

他們通常的招數,大多會引用某位重量級領導人講話時候的某些截圖,以達到斷章取義的目的來引誘初次參與者增加絕對的信任度。(領導講話都是指導性的,絕不可能為某個企業站臺,這只是傳銷直銷企業撿取對他們有利的某個片段來為自己搖旗吶喊罷了,慣用的伎倆)

第二步,推出某政府高官或者著名企業高管現身說法,說自己當初如何身居高位,如何權大勢大,然後又通過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個產品,結果是一發而不可收,毅然決然的辭去工作,義無反顧的投入到直銷事業中。(所謂的高管高官真假無從知曉,這只不過是為了證明他們事業的可靠性編出的謊言而已

第三也很重要,因為一個團隊怎麼可能沒有幾個成功者呢,這時候所謂的成功者就開始大談特講自己如何如何運作,短短時間久開上了寶馬、奔馳、林肯等豪車,那真是講的人慷慨激昂,聽的人熱血沸騰。(

天下不但沒有免費的晚餐,連午餐也不會有,你想開上奔馳寶馬,那麼首先你的消費額度一定會超過奔馳寶馬的多少倍,否則你只能到4S店去看看寶馬)

如果這些還不足以打動你,那麼還有另一個招數--簡單。

說白了就是讓你無條件相信他,你可以不參與不運作這個東西,就請你簡單相信他一次。說的也很實在,你不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以及錢財,只要求你先把家裡的日常用品如牙膏、衛生巾、洗髮水先換成他們的牌子,一般人實在是不好意思拒絕,況且你買別的牌子只是消費,買這個還可能有返現,何樂而不為。(理確實是這麼個理,可問題是錢沒了。因為假如你平時日常用品每個月開銷100元,換成他們品牌後的開支可能要1000元!)

我眼中的直銷

正常的產品,價格一般都是公道的。所謂的直銷產品憑什麼能賣的比普通產品高几倍甚至幾十倍?放心吧,總得給你個多花錢的理由,這時候偽科技也就應運而生了。

人吃五穀雜糧,總有身體不舒服時候,讓直銷精英A來看,你這是缺心呀,剛好我們這款產品就是補心的,先來點試試吧。B來看了後,說這不是缺心一樣,還缺眼,我們這款產品補眼多麼好多麼好,您要不試試簡直虧大了。你一聽兩邊說的都有道理,乾脆兩樣都補,這樣既補心又補眼,多好。其實呀,您這種缺心眼的,正是人家要積極尋找的對象。

我眼中的直銷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這些人嘴皮磨破斯文掃地不厭其煩無微不至的來給你推廣這玩意幹嘛--答案其實只有一個字--利。

傳銷先不說,因為我沒接觸過,實在不知道里面的套路。直銷課聽過幾次,一般都是你的上家帶去,他幫你交會議、食宿費用。前面說的很好,你只管聽聽,瞭解一下,買不買的沒關係。你只要參與了,前面那一套截取領導講話片段、高管講如何辭職專心做這個,成功人士如何用不到一年時間開上了豪車等等套路來激勵你。而且帶頭鼓掌的,底下那些原來的會員充當捧哏的,臺上只要發問,就不用擔心底下冷場。讓你覺得這幫人激情澎湃,由衷的佩服人家的團隊意識。

說到團隊,現在的直銷企業幾乎都是團隊化運作,也就是說有專門的組織者負責開會、幫助新人瞭解等等工作。你只要帶了新人,那麼需要那類人來幫你搞定新人,總會有人出來幫忙。剛開始覺得奇怪,帶我來的人跟我說還可以理解,那些八九杆子都打不著的人憑什麼也來跟我做工作呢?

我眼中的直銷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這就是團隊化運作。一個圈子有組織者,比如佈置會場、講課等等總要有人幹,但是你幹這個工作就沒多少精力去拉新人啦,怎麼辦?團隊的協作精神就顯現出來了,只要是屬於這個團隊的新晉收入,那麼會有一個分配機制,大頭二頭主頭副頭會員各有多少都是有比例的。想必這時候您應該明白了,為什麼看似不相干的人也會給你做工作了吧。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這類產品的價格是很高的,比如一管牙膏賣七八十,一瓶洗髮水一百多,一個喝水的杯子一千多等等,不一而足。

小編參加過某知名直銷的大會小會兩三次,看到大部分新人都是顧忌朋友或者親戚面子去的,真正入夥的並不多(也不是沒有,也有冒充新人入夥的託),可見現在的人大部分還是比較理性的。

其實對於許多直銷企業來說,全國有幾萬人能加入所謂的會員也就夠了,因為很多直銷企業都是代加工,只要有個商標加上牌照,找個工廠按自己要求生產就可以,不需要投入太多。即使沒多少新人加入,靠幾萬會員撐著,上層領導們的小日子照樣過的滋潤的不行。

更重要的是,所謂的直銷參與人員幾乎都是40、50歲的為主,很少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加入,這點很值得慶幸,說明年輕人對於這種不勞而獲的行徑是嗤之以鼻的。也由此可見所謂的直銷還能走多遠。

可悲的是,參與者並不是不知道自己所從事的是什麼職業,但卻總是幻想自己是上游的一員,夢想著自己在不遠的將來也會成為那個管道理論的受益者,奢望著自己也是香車寶馬、豪宅美女的日子。

小編對於傳銷和直銷持絕對的抵制態度,更多內幕也不是太瞭解,歡迎各位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