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六旬老人买防癌险前体检 发现真的“癌”起了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19日讯(记者 刘佩佩)10月15至20日,是全国早期胃癌防治宣传周,今年以“防治胃癌 从筛查开始”为宣传主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10月19日在院内举行了大型义诊,科普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对早期胃癌防治的认知。

震惊:从没不舒服 却被查出早癌

60多岁的罗华(化名)为了买防癌险便到医院接受了常规体检,结果内镜检查发现胃黏膜萎缩明显,胃小弯发现黏膜颜色也不正常。取活检之后的结果把一家人惊呆了:早期胃癌!“怎么可能!是不是弄错了?”没有过任何消化道症状的老人家,一开始还有些难以相信。好在,经过及时的内镜切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术后3个月复查,胃黏膜创面已经完全愈合。

无独有偶,患者张强(化名)因胃癌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结果检查发现食道有一片黏膜的色泽不对。取活检一查,就发现是食道部位的早癌。依据检查的结果,医生在处理胃癌的问题前,便先将尚在发病萌芽状态的食道问题解决了。之后的五年随访时间里,张强的状况都较为良好。但是,如果当时没能发现潜伏在食道的病变,只处理了胃的疾病,可能术后不久就会出现食道癌。

变化:早癌确诊率连年提升 中老年成主要群体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孙晓滨说,该院从2010年起,便在成都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消化道早癌筛查的工作,当时一年确诊的病例大概为10例。近年来,随着内镜检测手段的更新及诊疗技术的提高,早癌发现率也是逐年提高,仅2017年就确诊了60多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群体主要为40-7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因此这部分人群接受筛查尤为重要。

“发现癌症的早晚,可以导致结果的全然不同。”孙晓滨表示,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治疗后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5%,接近正常人;而疾病一旦发展到进展期,5年生存率则降低至不足30%。不过数据显示,我国早癌发现率总体不到15%,因此公众对内镜筛查意识的提升尤为重要。

预防支招:40岁以上群体应接受内镜常规筛查

消化道早癌一半以上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少数人会出现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反酸、食欲减退、呕吐等类似于胃炎、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所以很难让人引起足够重视。

因此,建议有吸烟饮酒、喜好烟熏烧烤、腌制食品、胃癌家族史等胃癌高危诱因的市民,特别是患有胃溃疡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人群,在40岁以后应常规接受筛查。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决定再次复查的间隔时间。此外,在发现一处消化道肿瘤后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这部分患者中约10%合并有消化道其他部位肿瘤。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