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

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

中國人對“九”情有獨鍾,認為這個數字極其尊貴,後世逐漸演變成了只有至高天子才能享用此等祥瑞。

雙九“重陽”之日卻是上天給予普羅大眾的賜福。大家登高、曬秋、賞菊、飲酒、吃糕、彼此說著祝福的話,願你我能夠健康長壽,共享世間繁華。

《重陽》

宋代:曾幾

老去長爭一寸陰,良辰物色負幽襟。

中秋素月偏離畢,九日黃花未散金。

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復伴孤斟。

重陽何必今朝是,從此籬邊日訪尋。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桂枝香重陽》

宋代:黃裳

醱醅初熟。競看九日、西風弄寒菊。

姝子新妝,向曉淡黃千簇。

清香鬧處君須住,摻盈頭、醉鄉相逐。

馬臺歡笑,龍山縱逸,佳話重緒。

共盡日、登臨未足。更休問明年,浮世榮辱。

難得良辰,鬢髮見秋尤綠。

且邀月照金尊上,近人寒、如對飛瀑。

宴歸還趁人來,茱萸佩垂紅玉。

每逢佳节倍思亲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每逢佳节倍思亲

《旅中過重陽》

唐代:朱慶餘

一歲重陽至,羈遊在異鄉。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雲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重陽,漂泊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當中, 佛說到父母的恩德深重,重到眾生無論怎麼樣的回報,都沒有辦法回報他們的恩德,所以佛弟子應當要盡一切的能力來報答父母之恩。

在《阿彌陀佛經》裡面也說到:佛弟子要往生西方,必須要修集三福淨業;三福之中最起碼、最基本的就是世間福德,又叫作世福,它是指世俗本來就存在的人倫之道(人間的善法),例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等等。

如果這個基本的福德都沒有辦法具備,那就代表這一個人呢,他連做一個人的福德都不夠。所以佛法之中,孝養父母是最最起碼的事情,如果一個人連這一點也做不到,那就可以知道,他根本還不具備有修學佛法的因緣,所以即使他再怎麼努力,在佛法上也難有進步。

但是佛法中真正的孝,就只是孝順父母、奉養父母而已嗎?那這樣子與世俗人與儒家所說的孝,又有什麼不同呢?世俗的孝是“孝且能順”,是在世俗法上使得父母尊親能夠富足快樂,能夠不辱所生,能夠贍養送死。

一般的佛弟子則會知道,這樣子做只是讓父母這一生稱心快意,對於他們未來的無量生,不一定有實質的幫助;所以佛弟子會想盡辦法,讓父母尊親能夠和佛法結緣,能夠得到未來生的大利益,這才是佛法中的孝順。也就是,不但要救護父母的色身,還要能夠救護父母的法身慧命,這才稱之為大孝。

也就是說,儒家之道如果只是贍養父母的肉身,那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順,因為家中的犬馬,我們也都能夠贍養啊!必須要能夠照料到父母的心、意、識,讓父母歡喜、沒有遺憾,這才叫作孝順;但是佛弟子除此之外,更上一層樓,不但要照顧父母的色身,要照顧父母的心、意、識,更要為父母未來無量生謀取福德因緣。--摘自《什麼是佛法中的孝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