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在幼儿园摔骨折我也不会取消上铺

01


孩子上幼儿园,放学老师说孩子中午爬床过程中摔了一跤,反复强调:“没事,侧着滑下来的,没摔到头。可能胳膊有点疼。”

回去就听孩子说“妈妈,我的胳膊断了。”

我想这3岁的小孩子居然知道什么叫断了?

老师放学才轻描淡写说了一句,应该没那么严重吧?

也许最多是脱臼?也许是软组织挫伤?

上网查了查,很多都说小孩子骨头很软,骨折也挺不容易的。

慢慢放宽心,第二天我照常去上班。


不好意思,在幼儿园摔骨折我也不会取消上铺


早上,孩子爸爸说一向很乖的孩子,突然很恐惧,缩着不肯去幼儿园。

其实,我和孩子爸爸都知道,是想从医生口中得到最确定的安慰。

“孩子没事啦!你们大惊小怪。”

“小摔一下也紧张成这样?”

“X射线有辐射的知不知道?我一摸就知道,不用查了……”

挂上号了,排队拍片呢,排队等医生看呢……

12:20左右,午休时间,我的手机响了……

爸爸发过来三个字“骨折了”

我整个人懵掉了……

孩子太小,综合医院不收治,转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因为已经过了24小时,挂不了急诊。

专家号已经挂完,上楼求专家加个号。

门诊室外焦灼等待,在看骨科触目惊心的宣传科普。

底线不断被刷新,已经变成是:不打钢钉,不正骨,不要孩子受苦。

依然心存幻想是:小孩子骨结构不一样,也许没有骨折?

因为不是即时伤害,不能挂急诊,只能排队等门诊,一直排队等到16:20左右才看到医生。医生一看到片子的两秒钟就断定骨折了。

肩膀的地方,就是石膏固定手法需要专业,更麻烦。

那么小小的一个小人,还不到39个月,打好了石膏,兜了一个最小号的挂臂。


不好意思,在幼儿园摔骨折我也不会取消上铺

我家孩子打石膏的样子



不能洗澡,不能随意翻滚,不能横七竖八地睡觉了。

问医生:“这么捂着,皮肤会不会出问题?”

“不排除这种可能。没办法,先养骨头,再养皮了。千万不要出汗,不要进水。”

夜幕降临后,乖巧的小人,无法接受右手伸不进去袖管的现实。她开始哭闹,她不明白,右边的袖子怎么就成了摆设呢?

朋友们知道小妞受伤的消息,四面八方的祝福和主意都来了。

大家都一致认为要求幼儿园方索赔。

我此刻看着那个小小的人,只有一个要求:我要求孩子回到健健康康的时刻,可以吗?

有些人说:咱们是弱势群体,你一定是没送礼吧?要不就补上吧。

难不成我孩子在幼儿园摔伤了,我还要毕恭毕敬送红包谢谢老师不成?

即使这世界病了,而我没有!

02


小妞像个男孩子一样,玩车玩剑,她也像女孩子一样穿公主裙舞蹈。

我有梦想:我一直在等我的小妞长大,我,她姐姐,她,三人潇洒仗剑走天涯。

可是,等一个孩子长大,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自己的孩子,也许是自己的命根子,但只是别人眼里匆匆一年又一年的过客。

老师,是职业,是饭碗,甚至是婚姻的跳板,社会地位的象征。

现在幼儿园忙招生,忙评估,忙着升等级,却忘记了最基本的安全、责任和担当。

感冒发烧,气管发炎,半夜哭闹翻转,抱着前行……都是小事。

我想要的,只是你平安啊……

朋友们家有幼儿园小孩的,睡过上铺的要庆幸整学期的担忧中没有摔下来,正在睡上铺的开始为孩子胆战心惊……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此之心都没有,谈何保育?

保育保育,先保再育。

03


等待……除了幼儿园老师来家中探望以外,没有收到园方任何官方的说法。

孩子周三摔下,周四医院确诊骨折,周五去找园长,告知园长开会去了,吃了个闭门羹。

周一一早再去。门卫那里要通报要找园长。我们被关在大门外面等。

期间,有幼儿园老师出门,门卫打开放行,再把我们锁在门外面。

然后,门卫带我们去财务室,那个狭小的空间里,园长跟我们谈。

中国的教育面前,再牛逼的家长都是先做孙子的。

园长说:“你们的情况我知道了,看,我不是推掉了事情接待你们了嘛!”

推掉事情等我们?不主动来找我们,我们来找你们。门卫会把我们关在门外?这是耐心等我们的态度?

“好的。我知道了。责任在我们幼儿园,这个事情是意外。开园9年,班主任工作5年都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So,我们倒霉活该喽?我们是那种小概率事件?

意外?所以这是地震还是海啸?

“我们现在能做的是,跟别的孩子家长商量,换到下铺。医药费拿过来,医药费范围外,我们也没办法承担。将来,孩子恢复了,还是要来上学的嘛!以后我们重点关注,严加看管。”

所以,这就是整改的态度?

这就是我用骨折换来了一个下铺,我要感激涕零吗?

这是整个学校的危险源,安全责任要落实,危险隐患要排查呀!

所有睡上铺的孩子也都是家里的宝贝啊!

小班的年龄小的是如我家的3岁,大的也就才4岁啊!

“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取消上铺,包括把小班都放在一楼的诉求这是我们做不到的。”

“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我能做的也就是有限。”

这种态度对不对?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都偷他邻居的鸡,有人告诫说:‘这不是君子之道。’他却说:‘请让我少偷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改正。’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赶快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那些所谓的不可能不过是给自己找的借口。已经暴露出来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事故,明知道不对,居然还能如此强硬。

若你想要真心把所有孩子当成自己孩子,你定会拼尽全力去争取;若你不想,你便会有无数个借口去搪塞。

04

我说要维护孩子的权益。

一群人问我:“你是要转园吗?”

“你疯了吗?”

一个受伤孩子的情绪常常要崩溃的妈妈,正常的诉求,被视为自己的问题。

很多学校,被社会惯坏了。

好习惯,从我开始。

中国的网民,最富正义感,也最健忘。

不能说人心不够善良。

也许这世界需要“英雄”去批判和操心的事情真的太多了。

没有触碰到自身利益时候,语言的抨击,都会被冠上一个时效。

责任和过错方,默默等待度过这个期限好了,依旧歌舞升平,盛世太平。

不好意思,不纠正的理由太多了。

红黄蓝集团依旧上市,携程保育园后续怎样了?大家的记忆里都淡了许多。

我们都曾是无助充满依赖的孩童,我们大多数都会为人父母被小小的人儿依赖。

那个小小的火苗,真烧到自己的时候,那可没那么简单了。

愿人间没有伤害,愿未来对我们的孩子来说:

平安是你,健康是你,快乐也是你。

后记


我为什么要写这一篇的文呢?

鲁迅先生说过:有些人确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须我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

我不满,我喝不下茶,也睡不着,我需要解决!

那些正在做父母,或者将要成为父母的人,父母的心都会感同身受的心痛,我不希望大家有一天和我同病相怜。

所以,我要发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