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京樓市涼涼,誰是下一個燕郊?

過去有多狂熱,現在就有多冰涼。

要說過去三年,中國樓市真正走出

過山車式行情的地方只有一個,不是廈門,也不是北京,而是與北京市中心30公里之隔的河北廊坊燕郊。

环京楼市凉凉,谁是下一个燕郊?

作為北京的睡城,燕郊曾經半年多房價翻倍,又在接下來的一年半時間裡房價腰斬,被打回原形,無數炒房客血本無歸,想要虧損套現卻無人接盤。

燕郊樓市悲歌,何嘗不是一些城市的縮影?

01

房價腰斬不是夢

燕郊隸屬於河北廊坊,與北京通州僅有一河之隔。這裡是北漂們的“睡城”,每天都有數十萬“北漂們”,從河北跨越到北京上班。

這塊飛地,與其說是河北的屬地,不如說是北京的“臥城”。

环京楼市凉凉,谁是下一个燕郊?

作為環京第一樓市,2016年到2017年,在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和北京副中心等概念的推波助瀾之下,燕郊房價曾經一飛沖天。

從1.5萬元到3萬元,房價翻倍,僅僅用了半年多時間。

环京楼市凉凉,谁是下一个燕郊?

然而,隨著2017年北京出臺史上最嚴樓市調控之後,環京跟隨加碼,燕郊開啟限購,外地戶籍需有3年社保或納稅證明方能購房,這幾乎將所有購房者都拒之門外,燕郊樓市開始一蹶不振,在全國率先開啟下跌之路。

到2018年10月,燕郊房價已從當初最高的3萬元,跌到如今的1.9萬元,跌幅接近40%,部分樓盤直接腰斬,被打回原形

以燕郊的首爾甜城為例,2017年3月初,首爾甜城的最高售價超過4萬元,到2018年10月,鏈家上的放盤均價僅為2萬元,有業主為了快速變現,將放盤均價調低到1.73萬元。

在燕郊,曾經摩肩接踵的“售樓一條街”如今冷冷清清,大部分中介門店,即使留守的中介也冷冷清清。

燕郊如此,三河、大廠、香河等“北三縣”也是如此。

02

無人問津

比降價更悲催的是,無論價格如何下調,接盤俠都無動於衷。

根據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數據顯示,2017年,燕郊商品住宅僅成交3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9%。成交額521億元,同比下降50%。

這是什麼概念?

一個市場的成交量突然下降了80%,這意味著整個市場已經進入冰點,說是“無人問津”,並不誇張。

到了2018年,成交量進一步下滑。今年1-4月,燕郊商品住宅累計成交僅65套,成交面積0.55萬平方米。

從帶看量上看,2017年3月,燕郊月帶看量高達41576人次,而到了2018年9月,月帶看量僅有9000人次左右,少了3/4。

环京楼市凉凉,谁是下一个燕郊?

當然,4月之後,燕郊房價暫時企穩,不少人判斷樓市觸底,抄底者開始進入。

根據中原地產數據,2018年8月,燕郊整體市場成交238套,成交面積2.52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0%。

然而,燕郊房價在短暫企穩之後,又開啟新一輪的下調,這與下半年全國樓市的大氣候息息相關。

8月開始,全國多地樓市開始調整,受此影響,北京及環京地區再次向下。

环京楼市凉凉,谁是下一个燕郊?

抄底者又被埋了一波。

03

開發商忍痛割肉

與無人問津相比,開發商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去。

在環京樓市叱吒風雲的華夏幸福,一度陷入資金鍊斷裂的傳聞之中。資金鍊斷裂顯然是誇大其詞,但庫存高企、現金流緊張卻是不爭的事實。

華夏幸福早已開始自救之路。

2018年7月,華夏幸福先是以137.7億元向平安資管轉讓19.7%的股權,堪稱賤賣。雙方還簽了對賭協議,如果2018華夏幸福利潤不足114億元,就要對平安進行現金補償。

接著,10月9日,再以32億的價格將環京十幅住宅土地平價甩賣——接盤者,正是高呼“活下去”的萬科

與此同時,華夏幸福股價連跌5個月,已經腰斬。

环京楼市凉凉,谁是下一个燕郊?

今年2月,華夏幸福曾經攀升45.98元的高位,到10月17日,股價僅為20.77元,跌幅接近55%

雖然這其中不乏整個市場動盪的因素。但與大盤相比,上證指數從年內最高點下跌了28%,華夏幸福則接近大盤跌幅的兩倍。

這顯然不只是大環境的問題。

04

環京樓市悲歌

有人說,燕郊房價明顯是被樓市調控按住的,只要限購取消,房價一定會反彈。

然而,問題在於,要論樓市調控,燕郊的嚴厲程度並非最高的,跟一河之隔的北京更是沒法比,為什麼北京僅僅只有10%左右的回調,而燕郊卻面臨腰斬的命運?

這就是環京樓市的弱點所在。

其一,本地需求嚴重不足,承接的主要是來自於北京的外溢性需求。數據顯示,廊坊樓市外地購房客佔比高達8成,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於北京。

其二,購房客中投資比例過高,同時投機情緒氾濫,這樣的樓市安全邊際較低。

其三,樓市走向易受政策影響,政策方向一旦發生轉換,樓市毫無招架之力。

這三點,一言以蔽之,缺乏基本面,僅靠概念炒作,顯然難以長久。

05

誰是下一個燕郊?

顯然, 燕郊和環京樓市不是孤例,而是無數中小城市的代表。

這些城市,要麼是享受大城市巨大的外溢效應,要麼是擁有一系列概念炒作的利好,要麼是隻有人口沒有產業的“睡城”。

這樣的樓市,可以共富貴,卻難以共患難

當然,不同區域、不同城市基本面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具體來說:

其一,對於環大城市區域,其房價與大城市有一定共振效應。如果北上廣深都出現全線調整,周邊輻射地區難免都會受到影響,其調整幅度可能更甚於大城市本身。至於調整幅度大小,要看其自身的人口、經濟等基本面是否有支撐。

其二,純屬概念炒作的地區,來得快去得也快。概念炒作如果有實錘落地,那麼概念起到的是短時期吞噬未來數年的上漲潛力的作用;如果僅僅只是概念而無實實錘,那麼概念最終會淪為泡沫破裂的催化劑。

其三,不要忽視政策的作用。很多人認為樓市調控沒用,但燕郊乃至環境的崩塌,正是政策加碼帶來的。與之類似,廣大四五線城市,也會受到政策雙刃劍的影響。藉助貨幣化棚改的利好,在樓市玩著擊鼓傳花的遊戲,看似市場一片繁榮,實則未來堪憂。

所以,不要看誰在樓市上行期笑得最歡,要看誰在樓市調整期還能笑得出來。

編者注:本文選自公眾號“國民經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